王佳
摘要: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班级中,应有效地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并充分发挥辅导员及学生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的主要基地。在同一校园文化中,不同的班级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但体现了不同班级的个性特征,更反映了班级发展水平的差异。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着学生个性发展的水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纽带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班级作为学生的集合体,班级事务涵盖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如学生的日常生活、住宿环境、学习、情感问题等,班级文化也就依托这些方面而建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文化。
(一)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环境文化是由班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班级的物质环境能够迅速为学生提供感觉刺激,给学生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班级文化。优秀的班级文化总是通过班标、班级环境、班级文化设施等物质表现形式来体现的。班级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班级师生学习效率和情绪,舒适幽雅、空气清新的教室可以安定情绪、启迪思想、陶冶学生情操。
(二)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班级的组织结构和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级师生总是在一定的学校制度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各项班级的规则。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同时,精神文化必须得到制度文化的支撑才有可能实现。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师生行为规范的模式,包括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和班级根据自身管理实际制订的规则。
(三)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班级的精神文化,是在班级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师生共同持有的价值、行为准则等的总和。这些精神文化只能来自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因为,班级领导——班主任所倡导的班级精神文化不一定是真正的班级文化,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师生中形成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做事方式才是班级真正的文化。
(四)班級理念文化
班级理念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指班级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学校文化传统、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是班级整体面貌集中的体现。具体看来,班级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同时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也就是说,既然是一种教育类型,在教书之外,其育人的功能就不能被忽视。高职院校输出的人才大多为应用型人才,意味着大多数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要踏上工作岗位,日后再接受学校教育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高职教育对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影响尤为重要,在高职院校内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三、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一)师生合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学校领导应该从抓好校园文化的战略高度来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建立一整套指导和评价班级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形成班级文化创建的浓厚氛围;辅导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利用“威信效应”,从“爱心”做起,对学生进行思想疏通,用心灵沟通彼此,用爱心融通彼此,从而达到互信互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和谐同学关系,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学生,应该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树立“人人是形象”的观念,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培育和维护班风,把班级文化的各项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以班级文化作为自己成才的培养基础,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能力,展示才华,自觉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
(二)以生为本,通过精神文化来引导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最终要依靠班级学生来落实,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绝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要通过研究本班级学生的专业、特长,强化精神文化的引导,确定班级精神文化的特色,并围绕这一特色组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落实。
(三)民主管理,通过制度文化来约束
精神文化确定以后,包含辅导员在内的班级所有成员都要为之去努力。高职班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拥有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必须通过“民主立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制度,并通过班会、讨论、班级日志、留言等方式征求大家意见,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四)结合专业,通过物质文化来熏陶
物质文化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教室要布置得整洁有序、美观大方,墙报、黑板报要定期组织班级成员进行策划,BBS 论坛、QQ群要定期有人维护。更重要的是,作为高职院校的班级物质文化一定要和班级专业相结合,以此体现职业性的特点。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班级可以多布置些汽车资料、图片、模型,美术专业的班级可以多布置些名人字画、经典艺术作品等,以此来提升职业素养,规范职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为自身将来从事所学专业打下良好基础。班级文化建设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是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健康成长意义深远。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 应不断探索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广川,张海军,周勇.高职学生工作信息化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0,(6).
[2]陈罅,郭李红.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