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琴
[摘 要]《美术课程标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并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美术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美术教育多样化发展服务。而“核心素养”的提出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挖掘有效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润泽我们的艺术课堂,是美术课程的主要途径和目标。
[关键词] 资源 素养 挖掘 整合
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有效课程资源来营造一个和谐的美术课堂。挖掘多彩有效的美术课程资源,让美术课堂有美术素养的品质,有美术素养的境界;有美术素养的智慧;有课堂素养的融通。因此,挖掘有效课程资源,润泽美术课堂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成为我美术教学的一种追求。
创造性地利用本土的资源与开发本土资源。挖掘出具有地方性、时代性、生活性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以弥实际教学中资源的不足。作为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挖掘生活中的美,尤其是乡镇农村,有很多古代传承下来的本地文化,更要去发掘它们的美。《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我们乡镇农村是个朴素广阔的天地。香山风光自然美、双山岛屿情趣美、农民新居时尚美、码头建设现代美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术教育资源。打造有效的教學资源,让学生在特色资源里润泽艺术素养。
一、挖掘最美家乡景——我画家乡好风景
向生活开放 美源于生活。陶行知说过:“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美术课堂向社会和生活开放,学生会感受到无所不在的自然与生活之美。生活之美为美术表现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创造灵感和创新思维在鲜活的生活情境和开放的探究环境中更容易激活。
1.画画田野风光美
四季的农田风光是美丽可爱的。水稻、油菜、小麦、菜地······都是学生观察、绘画极好的题材资源。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热爱之情,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2.画画乡村景观美
“门口小桥流水,田里青蛙欢唱,草丛中蛐蛐在欢乐地伴奏,春风吹拂着门口的老槐树树,像是在为这大自然的美妙乐曲指挥着!”对于乡镇农村孩子来说,乡村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土坡、草地、小河,岸边的杨柳、荆棘,江上的巨轮、渔舟,芦苇丛里的螃蜞会挖洞会爬叶······这些都是孩子们绘画的好材料。学生从感知美到表达美的过程,也是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
3.画画农村新居美
党的各种政策,给乡镇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时尚小区一幢幢、商业高楼一处处,宽阔的马路连接了一条条乡村小道,长江里有一艘艘巨轮和一叶叶小舟汇成一道道亮丽别致的风景线。新居、新貌、新风景是我们身边的真实写照。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孩子们爱家乡之情,绘画中更能表现真情实感。
二、挖掘家乡人文美——我展家乡文化风
我们家乡每一寸乡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独特的物产、各自的人情,蕴涵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知识。乡镇农村生活更注重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这也是乡镇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面的一大特色素材:如婚俗寿礼、满月抓周、乔迁庆贺、开业造桥的规矩等等庆贺节日,为孩子提供多样的选择空间,帮助他们寻找自己所独有的视觉表达方式,不断改进自身的创意构想,进而优化美术创意实践。 使自身艺术素养、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三、挖掘劳动体验美——我绘实践场景图
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美术表现”素养主要是用各种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在表现自己的体验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它是一种自觉运用美术的表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出力流汗,得到的劳动果实,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每一名学生都是—个独立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体,在美术表现活动中把学生的快乐体验放在第一位,再进行艺术素养体验。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有效资源,创新整合资源,用老师的教育智慧润泽教学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滋养和完整生命的成长。教学空间的开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挖掘无限的美术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润泽每个孩子的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