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旋转”教学法研究

2017-06-28 16:30周金声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旋转注意力感官

刘 建, 周金声

(1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提高大学公选课教学效果的“旋转”教学法研究

刘 建1, 周金声2

(1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为提高大学通识公选课教学效果,针对目前高校公选课教学效果普遍不够理想的窘况,探索创新“旋转”教学法,以师生互动和视觉、听觉、动觉、情绪、感悟等元素为研究对象,在公选课教学中轮换运用视频、音频、游戏互动、故事分享等手段,激活学生的视、听、动觉等多重感知通道和情感体验,调动其注意力和学习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校公选课; 旋转教学法; 教学效果

目前通识公选课已成为各高校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公选课的期望值也与日俱增。从各高校的公选课教育实践上看,公选课教学效果却喜忧参半,多数大学生对公选课“选”课热情高,“学”课热情低,逃课、课中玩手机等现象很普遍。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是当前高校公选课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笔者通过10余年的公选课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选课“旋转”教学法,彻底改善了教学状况,笔者在本校主讲的五门人文艺术类公选课,选课率高,200人的名额,总是第一时间被学生抢完,而且修课积极,平均到课率95%以上,课堂上玩手机或做其它科目作业现象较少,大部分能专注听讲和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此,笔者将实践经验简要总结,希冀能对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1 “旋转”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及其脑科学依据

“旋转”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改变教学展示方式,教学时将精心挑选的视频、音频、游戏、案例故事等教学素材轮换呈现与展开,利用丰富的多样性刺激情景,增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联想等多种感觉。多感觉共同参与,互相映照,能兴奋和刺激大脑沉浸在全神贯注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图1)。

图 1 “旋转教学法”示意图

当下手机上网已成为支配大学生行为的主导方式,呈现随时、随地化特点。手机进入课堂会严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缺乏专注度的特点,给高校公选课的教学带来了明显压力。

社会生活、时尚品味和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需要新的教学形式和新的课程形态来吸引学生,对于通识教育公选课这类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迫切需要一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的新型教学方法。

笔者根据多年公选课教学实践,创立“旋转”教学法,从注意力吸引、情感调控、深度体验三方面改进公选课教学艺术,以此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取得明显的效果。

1.1 注意力吸引

脑科学研究表明,注意力调控并不是单一脑区的行为,需要额叶、顶叶、枕叶和上丘等多个脑区的激活和协同配合。大脑皮层各区域的分工大致为,顶叶进行注意的表达;丘脑提高大脑的激活水平,实现对注意循环网络的激活与维持;额叶进行注意的控制,选择被注意的对象,负责相应脑区的激活提高和持续时间。[1]注意力调控的神经回路见图2。

图 2 注意力调控神经回路示意图

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随着老师讲课内容的变化而跟随转移,则教学活动无法有效进行。注意力集中需要相关脑区神经状态的唤醒参与,人感知外部世界,依赖眼睛、耳朵、嘴巴、鼻子、四肢等感觉器官,如果能把听觉、视觉、动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全部调动起来,就能增强大脑各部位的激活水平和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系,有助于建立注意力调控所需的神经网络连接优化。

传统教学是一种“静观”的学习方式,而“旋转”教学法要求全感官的开放,视觉、听觉、动觉、感觉共同参与,建构具有多重感知体验的交互空间。运用看到、听到、口唱、手动、感受等各种教学手段,可以激活多重感官的实时交互感知能力,使大脑神经接受丰富多样的刺激,形成综合化认知情境,营造一种沉浸感极强的氛围,引导学生从“旁观”学习者逐渐转变为主动体验者。

“旋转”教学法改进注意力吸引的设计思路就是,从学生的五官和肢体去发掘学生身上潜在的热情,通过多感官轮换刺激和实时交互的情境教学,实现身心扩展和感觉器官的延伸,让学生获得完全不同于静观与被动接受时的更丰富的感受体验,其多变的表现形式和互动参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

1.2 情感调控

“旋转”教学法要求对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做有意调控,将情感作为教学进程的基本推力。脑科学研究表明,情绪是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它可以影响学习状态和调控脑获取信息的效果[2]。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脑神经细胞传递的质量。当情绪处在兴奋状态时,可以增加大脑细胞数量,优化细胞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大脑细胞的增多又会促进信息的交换和处理效率[3]。当情绪处在抑制状态时,大脑细胞就会降低传递和存储的速度,甚至会处于停滞状态。[4]

情绪通过影响个体的唤醒度和心境从而提高当前任务的完成。[5]学习过程心态的唤醒度和愉悦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认知表现,这就是情绪对学习影响的增强效应。因此,善于利用情绪感染对课堂教学进行细心设计、准确操控相关情感因素,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中可利用的情绪感染信息有两类:一类是教师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气、语调等身体语言,另一类是教学素材中蕴含的情绪信息,2种情绪信息都对学生有感染作用。

教学其实是一门现场表演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感染有助于引领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丰富的表情、合适的手势等感官情绪信息。同时巧妙组织利用教学素材中的情感资源,使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与教师的激情讲演相互渲染,把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肢体语言双重通道充分传递,让学生心情不知不觉地被诱导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通道情绪刺激的感染效果要好于单通道情绪刺激的感染效果。[6]

情感的有意调节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感受。笔者在教学时就充分考虑到情感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对自己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是停留在讲得好的层面,而是要讲得让大家感动到哭!根据每堂课的主题有意设置能引发泪点或笑点的素材,例如讲到感恩、包容等课程主题时,学生们通常都会泪洒课堂,尽情的宣泄内心情绪;而讲到出彩人生、超越等课程主题时,又会引发满场大笑,开心快乐!想让学生们大哭或大笑并不是轻易能做到的,需要从视、听、感悟等多通道予以感官刺激与情绪渲染,全方位积累调动情绪,结合教师的激情讲演,引导学生的情绪逐渐增强到爆发的状态,这样才会达到教师想要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论哭过或是笑过都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能明显改善学生身心体验的情感资源的运用,使笔者的公选课受到学生的喜爱!

1.3 深度体验

促进学生身心感悟就是深度体验的内涵,深度体验是将学生的各种身体感官行为和思想意识打通,使他们感悟事物与自我的联系,并由此激发行为和动机的改变。人对现实的认知就是一种体验,丰富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体验,也就是延伸了他们的精神思维。

教学时把视频、音频、游戏、案例等教学素材围绕讲课主题串成“线”,连成“片”,形成“块”,调配成有层次感的深入讲授。采用螺旋上升推进模式,在教学进行的同时也把学生的感动和感悟逐步推向高潮,创造出蕴含动力的整体课堂情境(图3)。

图 3 多感觉循环刺激的动力课示意图

多感官参与、多感觉互通、多感受融合交互体验可以创造出临场感、真实感极强的浸入式教学“场域”,引领学生融入到当下教学活动的体验探索中。

课堂上学生的深度体验感受,还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是有系统性和跨越性的深度知识。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非常便利和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课堂教学停留在知识的复制、描述、解释或概论式的介绍讲解,难以引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需要的是有个性、有激情、有思想深度的课程,公选课教师要做的是筛选、整合、提炼知识,弥补学生开放性、深度性知识不足的欠缺。

因此,以深度体验为目标,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态的素材设计成“旋转”轮换的整体来传达教学目的,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扩增延伸学生的感觉和知觉维度。通过多媒体元素的循环展示与渲染,强化多感官体验情境,使他们在这种可看、可触摸、可听、可感觉的综合化认知情境中,获得触碰心灵的深刻感受。此时,感受不是仅仅停留在身体感知的直觉反应层面,而是因心灵触动而激活身体内在活力的更深层次的能量转换体验。深度体验有利于增强公选课的吸引力,也是公选课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

2 “旋转”教学法在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其调控

长期以来高校公选课教学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主要以授课老师的擅长和专业背景来组织教学内容,也没有明确规定公选课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一方面让很多教师不知该怎样上好公选课,另一方面也给公选课教师留下了很大的自由探索空间。

“旋转”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引导教学方式,其教学策略涉及身体所有的感官,不再满足于把教学仅仅看作抽象活动,而开始寻求学生心态和现场表现对教学的支持作用,教与学融合形成共同的推力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实验性的新型教学形式,其价值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深入挖掘。笔者运用“旋转”教学法的体会和经验是:

首先,如果使用“旋转”教学法不能取得较好效果,原因可能是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和引导练习,“旋转”教学法要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或制造悬念,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练习、启发性讨论和老师的及时点评。学生遇到困惑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容易产生挫败感并失去兴趣,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性难题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或问题探讨,知识学习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身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所获得的体验,能帮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

其次,要精确取舍素材,合理调配使用。任何视频、音频、游戏、案例等播放或讲解时间都不能超过15 min,要有意调控感官刺激的时间段,把文字、图片、声音、影像、游戏等各种形态教学素材轮换进行,量化控制呈现时间,用有效的多感官刺激保持学生的观看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笔者曾经观察到有公选课教师运用从央视“百家讲坛”上下载的视频材料教学,不做处理连续40 min左右的不间断视频播放,这样的教学如何能将学生兴趣从手机吸引到课堂中来!

第三,“旋转”教学法由视频、音频、游戏、案例故事四大模块组成基本的教学框架,这四大教学模块综合运用通常不会有长篇大论的讲解时间,但衔接四大模块的讲解和点评片段一定要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精华的部分。笔者的经验是课堂上一旦涉及讲解,一定是将知识与个性融通,学问与个人感悟、思考相结合的独到见解,既能对学生“晓之以理”,又能以融合了个人感悟的生活智慧感染学生,力争达到有丰富个性、有激情澎拜、有思想深度的教学境界。

第四,坚守质量,严格要求,重视意见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公选课的学生来自各年级各专业,背景不同,学习兴趣、心理需求差异很大,可谓千人百面各有所求。但课堂管理不能松懈,比如每堂课点名是笔者多年坚持运用的手段,不用担心管理太严,下学期学生不选自己的课,关键是课要讲得好,部分学生虽然是被点名逼着来上课,但听完课后体会到这个老师的课有值得一上的价值,下学期选课时学生还是会疯抢。另外,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笔者每学期都会以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发邮件回答:1)本门课对你影响最深或最成功的是哪部分?2)最失败或可有可无的又是哪部分?3)对本门课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对认真回答的同学给以奖励加分,同时认真分析整理学生反馈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在新学期的公选课教学中予以改进。

实践表明“旋转”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公选课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公选课的课程魅力。不但能保证公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入学生视野和心灵,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热情,获得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 陈嘉威.视觉注意计算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 2009(6):74.

[2] 张迎春,解建团. 论教育理论中的脑科学误区[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19 -122.

[3] 杨雄里. 脑科学和素质教育刍议[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2):1 -10.

[4] 马建社. 探讨脑科学,研究学习记忆过程中的生理基质[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12):60 -60.

[5] Cristy H, Oliver M, Charles 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emporal dimension ofthe Mozart effect: Evidence from the attentional blink task [J]. ActaPsychologica, 2007,125(1):117-128.

[6] 张奇勇.情绪感染的发生机制及其调节模型——以教学活动为取向[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4(4):114.

[责任编校: ]

Study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Rotat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University Elective Courses

LIU Jian1, ZHOU Jinsheng2

(1ArtEducationCenterforCollegeStudent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2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oor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urrent electiv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rotation” teaching method.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vision, auditory sense, kinesthesia, emotion, inspiration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e teaching of elective courses, we use video, audio, game interaction, story sharing and other means to activate the students’ vision, auditory sense, kinesthesia and other multiple perception channels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mobilize their attention and enthusiasm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rotating”; teaching effect

1003-4684(2017)03-0113-04

G40

A

2017-03-01

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5043);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2016b106); 湖北省教研项目(2016b106)

刘 建(1965-), 男, 四川内江人, 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选课教学法

周金声(1957-),男,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旋转注意力感官
让注意力“飞”回来
感官训练纸模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感官训练纸膜
《旋转》单元测试题(二)
《旋转》单元测试题(一)
后外侧加后内侧入路治疗旋转加垂直暴力引起的三踝骨折46例
刍议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特性与训练方法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