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志坚
华为花了三年时间,2016年底才基本杜绝收入造假!原来大公司财务内控这么难搞!
文 | 蔡志坚
2011年,是我入职十多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年,曾一度想离职。当时,我是南美南地区部的CFO,发现一个市场项目选用了隐含极高法律风险的商务策略,导致项目上升至公司最高层决策,最后被否决。我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在华为,财务的定位是为业务服务,一般很难干涉业务运营。而拉美的案例让大家意识到,决不能不顾风险一味冲锋。安然和世通等公司因财务造假导致公司破产和高管坐牢的事件,更提醒着华为必须要确保财经法律法规的遵从合规和风险可控。
因此,2013年初,公司决定建设财报内控体系,实现账实相符,以规则的确定来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我被选定为项目组负责人。而华为的财报内控到底要怎么做,当时在项目组内部还存在不少争议。
连续十多年,毕马威对华为财报的审计报告都是“无保留意见”,说明总体上华为的财报是公允可靠的,但这并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每到结账期,上千名会计通宵达旦连轴转,200多家子公司,每个子公司30到50个会计监控点,一个月约4万单合同;到季度、年底业务冲刺期,会计几乎每天检查监控点;因业务操作不规范造成数据异常,会计更需要与业务人员反复沟通调整;有时一笔异常数据的调账,需手工匹配几万行的明细信息,甚至电脑都跑死机了……
这样“人拉肩扛”式的工作方式,显然难以负荷华为越来越大的体量。在海量调整的背后,也隐藏着业务操作不规范,甚至业务造假导致的“账实不符”。那华为的财报内控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财报真实、自然地反映业务?
为了摸清现状,我们先聘请毕马威顾问进行一次严格的财报内控评估。
评估工作刚开始不久,项目顾问找到我:“我们十个专家,在两周时间内阅读了几千份流程文档,还是很难看懂华为财报的数据流向。”他指出现存的问题:财经与业务之间未完全拉通,存在断点,缺乏完整的逻辑,缺乏统一语言,缺乏既定的对话及融合机制,从交易开始到最终核算的全过程无法通过基础数据清晰呈现。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让财经和业务真正握手,统一语言和一逻辑,实现“1+1>2”,这意味着华为的财报内控必须要走财经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道路。
集团CFO孟晚舟撰文写道:“业务数据的客观、完整、准确,直接决定了财务报告的质量”。是的,财务并不直接产生数据,所有的财务数据都来源于业务部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前端流下来的水是干净、清洁的,后端的财报才能准确。因此要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就必须从业务数据的质量管理做起,这就是财报内控。
变革,先要改变人的意识,才能改变人的行为。那么,如何在大家的头脑中建立财报内控责任意识?
2013年底,正是业务全力冲刺时,账务共享中心收到一封某业务主管发来的投诉邮件,字里行间流露出极度不满:“还有多少收入要反冲的?都是等到最后一天才告诉我,文档不合格,回款没拿到,要被反冲,有些合同都触发都快一年了。你们作为监管部门,总要提前预警下吧。”
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在业务人员看来,财务数据质量是财经的责任,业务只负责拿订单、打粮食,却没有意识到,只有业务人员输出正确的业务数据、管理好相应的文档,财经才能产生正确的财务数据。
我们不能怪业务人员没有这种意识,因为公司政策制度也是一片空白。必须先“有法”,才能够“守法”和“执法”。因此,财报内控“场”的建设必须先行,于是,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指示陆续出台。
2014年7月,集团CFO签发《财务报告内控管理制度》,在公司层面正式明确了各级CEO、CFO、流程OWNER的财报内控责任,通过建立一套财报内控机制确保结果的可持续性。
2014年8月,财经委员会签发《对虚假确认销售收入行为处理的决议》,规定“将收入造假行为按BCG违规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旗帜鲜明地表达对收入造假的 “零容忍”。
2014年9月,集团CFO签发《关于启动财报内控责任函签署的通知》,共计290名CEO及CFO、41名流程OWNER及1032名业务主管在财报内控责任承诺函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2014年10月,EMT通过《关于对业务造假行为处理原则的决议》,明确“业务造假导致财报不真实问题,将给予直接责任人解除劳动关系”。
至此,“业务需承担财报责任”在公司“法律”层面上得以明确。但究竟该怎么评估业务结果,又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难题。
根据集团CFO孟晚舟的要求,我们要建立“一套可量化、可衡量、可管理的财报内控评估机制”。
如何确定关键性指标?我们采取新旧结合的方式。“旧”是指在财报内控工作开展之前,账务有很多监控业务合规性的指标,我们对这些零星指标进行体系化整理;“新”是指新识别出来的问题。最终确定的关键性指标将嵌入到业务流程中,进行度量。
我们对前端业务文档进行抽样,平均每个代表处每月抽样1500份,对异常数据的抽样覆盖率达到100%。检测、归集出不合规数据,再匹配管理层容差率,就形成了对各代表处、各流程的评估结果。经过半年多的摸索和优化,我们建立了一套华为自己的财报内控评估机制。
测评的开展,也带来业务管理的改进。以前虽有评估,但不系统,评估与后续的改进脱节。现在则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全球基于同一把尺子统一语言和标准,形成了合力,成为全面牵引改进的利器。GTS流程内控主管向我们反馈,财报内控测评成为了业务管理改进的得力抓手,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IBM顾问赞叹,有了这个管理工具,华为的财报内控管理已经比很多上市跨国公司更先进。
得到内外部的基本认同后,2014年底,我们对全球各区域和各部门的财报内控进行摸底测评,并首次公开晾晒结果。其中有两个地区部的测评结果为“很不满意”,地区部总裁当场责成下属改进:“问题在哪里?好好检查检查!作为业务管理者,账实相符是我们管理的底线。连底线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尊严?我们一定要做好财报内控,要为尊严而战!”同时,P国的收入造假事件也被公开通报,代表处CEO及相关业务主管随即被弹劾。
财报内控首次公开晾晒便锋芒初露,让业务人员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开始整改。但是各级管理者是能否真正担起责任,有效改进?
要让业务人员真正意识到财报内控的重要性,仅有“外部推动”是不够的,只有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财报内控给业务带来的收益,他们才会打内心里认可。
2015年初,集团财经签发文件,明确各级CEO、CFO、流程OWNER作为“账实相符”的责任人,围绕落清责任、讲清问题、自我改进为主线,提升财报质量。
于是,财报内控工作迅速在公司全面布局,遍地开花。各区域纷纷采取行动,清历史、控新增、抓落实,开展业务场景的梳理、解决方案的拉通、作业人员的赋能、组织架构的调整……很快,压力传递到一线作业人员,财报内控影响力度空前提高。通过这种“短平快”式的改进,财报内控的部分TOP问题得到快速改善。
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必然会对原来的业务操作习惯和思维模式带来冲击,难免会出现管理动作变形,甚至会带来反对的声音。
果然,公司的一份文件中披露了某地区部要求客户重复签字盖章,同时在心声社区上也出现一些质疑财报内控的声音。这两个事件引发了热议,部分员工一度认为“财报内控管理过度,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甚至对业务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声音,财报内控项目OWNER杜延新组织大家多次深入讨论和思考,在认真分析形势及一线反馈的问题后,大家统一认识:财报内控的大方向是对的,局部收益及价值已逐渐显现,我们必须坚定地做下去。当前变革已进入深水区,必然会触发那些累积已久的矛盾。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出现质疑不是坏事,一线把声音发出来了,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顺势而为,让财报内控工作更好地落地。杜延新要求项目组下到一线去,加强实地考察和调研,充分听取一线的意见并思考如何系统性改进。
也在此时,集团CFO孟晚舟再次强调:“账实相符是财报诚信的基础,财报内控责任制是业界通用的流程内控手段。”这给项目组打了一剂“强心针”。
于是,项目组一方面优化财报内控测评和评价规则,牵引区域开展长效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对区域CFO的授权,“让一线听得见炮火的人员进行决策”。
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财报内控推行落地的环境和氛围。但要让业务人员真正意识到财报内控的重要性,仅有“外部推动”是不够的,只有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财报内控给业务带来的收益,他们才会打内心里认可。
M代表处曾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当地媒体曝光,引发了不小的风波。华为的声誉受损,项目拓展受影响。究其原因,是代表处付款流程不畅,导致对供应商付款延迟比例高达70%。其实在媒体曝光前,账务就发现了异常的“应付账款”,并多次提醒代表处,然而未引起足够重视。供应商把活干完了却一直拿不到钱,华为财报上应付账款却迟迟付不出去,财务账和业务实质不匹配,没有实现“账实相符”,属于典型的财报内控问题。
南太地区部采购主管说:“通过财报内控的牵引,打通了流程,整体处理环节缩短了,供应商干完活验收后就能拿钱,更乐意为华为提供更好的服务了。”
后来一线财报内控项目组成员与业务人员充分沟通,共同找寻解决方案。代表处对症下药,打出一套“组合拳”:首先优化流程,使全流程状态可视可管理;其次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及人员培训赋能,提升业务人员操作技能;三是有序清理小供应商342家,强化与45家战略供应商“强强联合”;最后加强对合同赎期的管控,提升合同质量。终于及时扭转了被动局面,付款延迟比例下降至3%以内,代表再也不用为付款问题而胆颤心惊,可以更聚焦于为客户服务了,财报内控成熟度也快速提升。
N代表处项目经理小赖在2015年7月底接手项目时,真是一地鸡毛:收入目标1.12亿仅完成了30%;存货积压成仓,3000多万成本无法及时结转,ITO高达200多天,应收款退票高达每月800张……,客户投诉不断。项目组的活早就干完了,收入却进不来,应收款也未被准确记录,资金不能及时回流,导致财报内控测评结果很差。
小赖根据测评揭示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根源在于客户与华为的流程未有效对接。随后项目组立即整改,对接华为与客户的验收流程,打通流程实现IT系统集成,一举攻克难关。存货库存由2800万降至200万,收入确认效率提升3倍,超长期存货余额减少62%。到2015年底,项目组超额完成收入目标,从客户那里收到的再也不是投诉,而是好几封感谢信。
2016年以来,财报内控促经营的故事越来越多,也被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主动拥抱财报内控。
印尼代表处交付主管说:“2015年我们启动‘清历史,挖土豆’行动,挖了1100万收入,清理了存货440万,荷包里多了7百万美元!清理过程中,打通了流程,把路走通了,站点一验收,项目收入马上就能确认,不像以前每次都和账务搞通宵,各种争论吵架。现在项目计划也准了,心里更有谱了。”
南太地区部采购主管说:“通过财报内控的牵引,打通了流程,整体处理环节缩短了,供应商干完活验收后就能拿钱,更乐意为华为提供更好的服务了。”
2016年8月,华为内部审计部对集团销售收入风险管控评级,首次给出 “满意”的结论,跨年风险收入比例明显下降,达到华为史上最佳水平。
2016年底,华为集团整体财报内控测评达到了“基本满意”的标准。收入造假问题基本杜绝,期间会计调账率下降50%,付款合规性大幅提升,支付准确率的部分指标达到业界最佳水平。
外部审计师指出,华为的会计处理和内部控制持续改善,报表质量逐年提升,审计识别的差异及调账事项持续下降,尤其是收入成本改善明显,调整率低至0.019%。
但我知道,革命尚未成功,我辈仍需努力。怎么能让财报内控更好地为一线的“促经营”服务,在确保财报结果真实、公允的同时,建设长效的财报内控机制,保证财报结果持续满意,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来源:华为心声社区、华为人,原标题:华为财报从何而来?数据流向曾让业界顾问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