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

2017-06-27 15:39宋迪杨超
商业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企业创新

宋迪 杨超

内容提要:本文引入高管团队断层理论,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基于财务金融背景而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与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所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CEO权力强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抑制作用,股权集中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促进作用。以上结论说明,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管团队断层;企业创新;CEO权力强度;股权集中度

一、引言

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认为,创新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选择,具有风险高、投资大和不确定等特点,不仅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还会受到高层管理者的有限理性与认知模式的制约。高层梯队理论所隐含的假设是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多重人口特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从而能够将个体层面的特征整合起来构造团队层面的特征变量,研究其分布并检验其影响效应(Thatcher等,2003)。然而,个体特征在本质上是多维的,并且不同个体特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多重个体特征之间的这种聚合作用会对企业绩效做出贡献或者造成损害,因此相关研究难免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者遗漏重要变量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Lau和Murnighan(1998)从团队断层视角对高层管理团队的多样化特征进行了重新解读:“断层(Faultline)”的概念源自地理学,原指最容易引发地震的地带;团队断层则是指基于群体成员的一个或多个相似特征,从而将团队群体划分为若干子群体的一组假想的分割线。在子群体内部,由于成员间的忠诚和信任,个体能够获得相似性的满足,而在各子群体间形成的对比差异能够使团队成员获得独立性满足(Brewer,2007)。Li和Hambrick(2005)将组织派系小集体(Factional Groups)的概念引入到高管团队断层研究中,进一步论证由于派系小集体的存在而产生高管团队断层。派系小集体被定义为组织内一些小团体,成员具有相似特征,能够在小集体中找到明确的归属,但不同派系小集体之间容易形成偏见与歧视。由于这种派系小集体广泛存在,从而产生派系断层(Factional Faultlines),并且这种派系断层越大,任务冲突(例如监管政策、风险策略、控制体制以及危机事件处理方法等)和情感冲突(例如组织内人际关系的不相容等)越激烈。

相较于高层梯队理论,团队断层的理论视角考虑到了个体特征的多重性及其聚合作用,从而能够更为准确地对高管团队内部机制进行研究。并且,团队断层理论还认为,断层会导致团队内部发生分化,从而会损害团队运作过程和运作绩效(Lau 和Murnighan,1998)。学者们已经从不同角度构建检驗团队断层影响效应的模型,基于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年龄、性别、种族、教育背景、职位、任职时间、职业背景等)划分团队断层,并验证了高管团队断层强度会对企业并购活动(Wan和Zhou,2014)、企业竞争力(Ndofor等,2015)和企业成长性(Alessro等,2010)等方面造成影响。同时,近年来还有学者发现与任务相关的冲突主要来源于不同的教育背景或工作经验(Cooper等,2013)——当前在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中,普遍存在一部分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他们对公司的投资、融资、现金流量、资本市场动态等方面问题更加敏感,与具有研发、市场、法律等经验背景的其他高管在很多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观点。尤其是对于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的企业创新,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会更加关注创新投资过程中的资金支持与风险收益等问题,而不是关注创新的实用性或技术可行性。这种基于经验知识所形成的认知差异,会在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与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间形成一种“天然断层”。

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从事创新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因此本文以2009-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具有财务金融背景和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强度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同时还关注CEO权力强度和股权集中度对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是一种风险较高、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战略决策,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资金,还需要高管团队的相互合作与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沟通与信息交流,保障企业创新的成功实现。

不同的职业背景往往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具有差异化的工作经验、思考角度以及认知模式(马富萍和郭晓川,2010),能够在高管团队进行经营决策时,促进多角度问题分析和多样化方案的提出。基于成员职业背景多样性,高管团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复杂问题、全面清晰地看待并解决问题,进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决策质量(Alexiev等,2010)。当具有不同职业背景的高管成员针对相关经营或战略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沟通时,不同领域的知识得以相互碰撞、激发更多灵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Talke等,2011)。而高管团队断层的存在将会阻碍成员间相互合作、沟通、协调等群体行为过程,较强的团队断层甚至会导致代表不同利益或具有不同背景的高管之间产生分离,激发派系小集体的形成,从而导致信息难以在派系小集体之间顺畅地流动并且成员间无法实现真正的合作与沟通,最终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能力。

本文以是否具有财务金融背景作为高管团队派系小集体的划分依据,对任务导向的高管团队断层进行分析。该划分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大部分公司高管层中均有具有财务会计或经济金融背景的高管成员,其负责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主要是关于投融资等方面的决策,关系到企业日常运营以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很难被其他高管替代;另一方面,与具有其他背景的高管相比,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对资本市场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能够与投资者、银行等资金提供方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在资本筹集、运作以及投资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姜付秀等,2012)。在企业创新这个长期过程中,拥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更加重视资金链的安全性,确保资金充足收益稳定;而拥有研发、市场、法律等经验背景的高管更加注重企业创新的实用性、推广性或合法合规性等方面,两类高管在企业创新方面的关注角度存在较大差异。

在进行企业创新决策过程中,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和非财务背景金融的高管会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产生分歧与争执。例如,当具有技术研发背景的高管认为公司目前正在从事的研发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应投入较大资源进行开发;而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更注重企业的整体收益以及资金配置,认为该研发会在消耗公司大量资源,甚至造成公司短期亏损,应谨慎实施。当两方的观点分歧较明显时,具有相似观点的高管就会聚合起来形成派系小集体,不同的派系小集体间则引发较强的高管团队断层,从而触发高强度冲突与争执,影响高管成员之间的正常交流、沟通与合作,最终降低企业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并且,随着派系小集体之间在成员的其他特点(如年龄、性别、任期和职业背景)上进一步产生差异,高管团队断层强度会进一步扩大。现有相关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断层强度过大一方面会造成团队内部互相隔阂、缺乏沟通(王端旭和薛会娟,2009),另一方面会降低团队信息处理能力(Hutzschenreuter和Horstkotte,2013),从而影响企业创新过程,阻碍技术创新的有效实施。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有负向影响。

(二)CEO权力的调节作用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与战略决策的核心领导者,CEO的行为和认知对高管团队乃至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与战略决策都有较大的影响(Adams等,2005)。当高管团队断层较强时,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进行协调统一,以保证派系小集体间的有效沟通,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冲突管理,避免出现较大的冲突与争执。本文使用CEO权力强度来刻画高管团队中领导者的协调与控制能力。Finkelstein(1992)在首次提出CEO权力强度的概念时认为,CEO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并处理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需要具备组织权力、专家权力、所有制权力和声望权力等四方面权力。其中,组织权力由组织结构和职位层级所决定,组织权力越大则对他人的控制越强;专家权力反映了CEO的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较强表明CEO对公司相关知识和信息有着更为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关键问题;所有制权力描述了CEO在公司中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当CEO既是管理者又是股东时,对公司有着更为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对高管团队以及公司的整体控制力更强;声望权力反映了CEO的社会影响力(王帅等,2016),声誉较高的CEO可能会出于对自身与公司形象的注重,认为一个和谐友善的高管团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姚冰湜等,2015)。CEO作为企业日常事务的最高领导人员,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负有主要责任。而其他高管主要由各分部门领导组成,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基于自身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提出的,较少考虑到企业整体情况。此时,便需要CEO来平衡利弊以及总览全局,选择整体最优的战略决策,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Adams和Ferreira,2005)。

当高管团队断层较强时,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與其他高管对于企业创新问题的冲突和争执会变得更加激励,此时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进行协调沟通,权衡各方所关注的利益点,决定最佳的创新投入水平,并且保证未来创新产出能力,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EO权力强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抑制作用。

(三)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以往大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会影响高管的行为和认知。而股权集中度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高管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Cronqvist等,2011)。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控股股东对公司的管控能力较强,可直接监督和控制高层管理人员的行为。另外,部分学者发现当控股股东的控制能力较高时,其对高管的监控会抑制高管自身特质的发挥,即弱化高管根据偏好做出的经营与战略决策(姜付秀和黄继承,2013)。同时,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差异和法治环境等问题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由于新型经济制度和法治环境较为薄弱,企业股权集中容易增强控制股东追求个人利益的意愿(Wu等,2011),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源,进而导致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当控股股东为谋求自身收益最大化而根据自己的偏好权衡风险与收益,进行资源配置决策时,控制股东倾向于规避风险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引发对高管人员过度干涉和控制,抑制高管人员的创新动力(杨建君等,2015)。

基于此,本文认为如果具有财务背景和非财务背景的高管间存在较强的断层,那么可能会引发冲突与争执,导致企业创新能力减弱;控股股东能够以自身的控制能力对高管团队产生影响,但为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控股股东也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来进行决策,从而更易偏向一方的意见或建议。因此,当股权集中度较高即控股股东控制能力较强时,其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偏向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派系小集体或另外一方,导致由高管团队断层引发的冲突与争执更为激烈,从而降低高管团队的沟通与协作效率,抑制部分高管成员参与经营战略决策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权集中度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关系有促进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

本文以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创新活动较频繁,最符合本文的研究情境。上市公司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www.sipo.gov.cn/)以及国泰安数据库(CSMAR);研究中其他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对于初始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ST公司以及金融、保险行业公司;(2)剔除相关变量有缺失的数据;(3)对照上市公司年报对高管团队人员进行手工整理。本文的高管人员包括CEO(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高管的财务金融背景被认定为曾经从事过与财务、会计或金融相关的职业。国泰安数据库中提供了大部分高管人员的职业背景信息,对于职业背景缺失的高管人员,笔者通过查阅上市公司年报或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查找其职业背景,并剔除当年任期时间小于8个月的离任或退休高管。剔除高管团队人数小于4人的公司,这是因为人数较少无法使用高管团队断层公式计算断层强度;剔除高管团队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人数少于2人的公司,这是因为一个人无法形成派系小集体,从而无法形成高管团队断层。

根据上述处理方法,最终得到847个观测值。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的1%和99%百分位进行Winsorize的处理。

(二)变量定义

1.企业创新能力。本文使用企业年度专利申请数量以及授予数量作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王超恩等,2016)。相较于研发支出,以专利数量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代理指标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与效果(Hsu等,2014)。

2.高管团队断层。高管团队断层强度用构成最强团队断层特征的变差的平方和除以全部可能构成团队断层特征的变差的平方和来计算(Thatcher等,2003)。而本文中的最强团队断层为是否具有财务金融背景为划分依据的高管团队断层,同时本文的高管人口统计特征还包括了性别、年龄、学历、和任职时长。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Faug=∑pj=1∑2k=1ngk(jk-j)2∑pj=1∑2k=1∑ngki=1(ijk-j)2g=1,2…S

其中,Xijk代表第j个特征的k派系小集体中第i个人的值,j代表高管团队中j特征的平均值,jk代表在k派系小集体中特征j的平均值,ngk代表k派系小集体中的人数(k=1,2),断层强度Faug则为基于是否具有财务金融背景所形成的高管团队断层的强度。同时由于性别和学历为哑变量,年龄和任职时长为连续变量,为将这两类变量整合到同一个团队断层强度计算公式中,本文对它们分别进行重新编码——首先,对哑变量做变量转换,把每列哑变量与2相除,使各类别个体间欧氏距离相等,且为1;其次,对连续变量做重新编码,把年龄除以10,任期时长除以8。Faug的取值在0,1之间,值越大说明断层越强。為保证实证检验的经济显著性,在实证过程中笔者取100倍Fau的自然对数作为高管团队断层的衡量指标。

3.CEO权力强度。根据已有文献,本文将从组织权力、专家权力、所有制权力和声望权力四个方面对CEO权力强度进行衡量。其中,组织权力由CEO是否同时兼任董事长代表,是为1,否为0;专家权力由CEO是否具有高级职称来代表,是为1,否为0;所有制权力由CEO是否持有本公司股票来代表,是为1,否为0;声望权力由CEO是否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来代表,是为1,否为0(姚冰湜等,2015);从而CEO权力的强度区间为0-4。

4.股权集中度。本文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衡量股权集中度的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

5.控制变量。根据Hsu等(2014)的研究,本研究选取公司年龄、公司规模、研发支出比率、有形资产比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持有比率、营业收入比率、市值账面比、融资约束指数以及托宾Q作为控制变量。主要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计

根据研究假设和变量设定,设计模型(1)来分析检验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innovationi,t=β0+β1LnFaui,t+Controli,t+∑Ind+∑Year+∑State+δ1i,t(1)

其中,innovationi,t分别由创业板上市公司t年专利申请数量LnApp和专利授予数量LnAcc测量,LnFaui,t代表i公司在t年的高管团队断层强度,Ci,t是一组控制变量,由t年相关数值代表,Ind代表行业控制变量,为虚拟变量,行业划分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共包括了十二个大类,Year代表年度控制变量,为虚拟变量,年度区间为2010-2015年,共六个,State代表经济区域控制变量,为虚拟变量,经济区域划分,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东北、泛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海峡、中部、西南、西北八大经济区划分为八大类,δ1i,t为随机误差项。

使用模型(2)和(3)来检验假设2和3。同时对交互项进行中心化处理,以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

innovationi,t=β0+β1LnFaui,t+β2CEOpoweri,t+β3LnFaui,t*CEOpoweri,t+Controli,t+∑Ind+∑Year+∑State+δ2i,t(2)

其中,CEOpoweri,t是i公司t年的CEO权利强度数值,LnFaui,t*CEOpoweri,t为交互项,δ2i,t为随机误差项。

innovationi,t=β0+β1LnFaui,t+β2Top1i,t+β3LnFaui,t*Top1i,t+Controli,t+∑Ind+∑Year+∑State+δ3i,t(3)

其中,Top1i,t是i公司t年的股权集中度,LnFaui,t*Top1i,t为交互项,δ3i,t为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展示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LnApp和LnAcc的均值分别为1861和1521,标准差分别为1299和1230,说明这两个指标在样本中的分布有差异性;而LnFau的均值为2677,最小值为-0676,最大值为4499,标准差为1097,说明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强度属于中下等强度,并且企业间有一定差异;CEOpower均值为2992,中位数为3,说明CEO强度普遍偏高;而Top1均值为34491%,中位数为32290%,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普遍集中,存在控股股东问题。

(二)相关性分析

表3给出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表3数据显示,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创新产出的两个代理变量均显著负相关,说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负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与H1相符。另外,各个解释变量的VIF均小于5,表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结果分析

为了控制模型中可能遗漏的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固定因素,本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假设进行分析。表4给出了假设1-3的回归检验结果。其中(1)和(2)检验了假设1,(1)以LnApp为因变量的检验结果,(2)以LnAcc为因变量的检验结果。在控制了企业层面的各项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变量后,本研究发现LnFau的系数均在10%水平上显著。从而表明当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强度增长1%时,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降低0224%和0291%,因此随着高管团队断层强度的增加,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会随之降低。控制变量中,研发费用支出与LnApp与LnAcc在10%上显著正相关,说明研发费用的投入可以有效提高专利申请数量以及授权数量。其他控制变量大部分都在10%以上显著,说明控制变量有效。

接下来加入CEO强度交互项,以分析CEO强度对高管团队断层和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从(3)中可知,LnFau*CEOpower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说明当CEO权力强度越强时,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专利申请数量的负向影响越弱。同时,从(4)中也得出相似结论。LnFau*CEOpower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

最后将股权集中度的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带入回归方程,作为交互项。从(5)中可知,LnFau*Top1的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负,说明当股权集中度越集中时,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专利申请数量的负向影响越强。同时,从(6)中也得出相似结论。LnFau*Top1的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负。

(四)进一步研究

在前文的研究中已經验证了公司内部环境差异对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而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必定对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也有深厚的影响。从已有文献可知,货币政策直接影响了公司的融资能力,当货币政策较宽松时,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较高的融资规模,尤其能够为创新活动融到期限更长、数量更多的资金(Hsu等,2014)。因此在进一步探讨中,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作为公司外部环境背景,探讨在货币宽松和货币紧缩阶段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强度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根据陆正飞和杨德明(2012)的研究方法,设计如下公式(4),MP越大代表货币紧缩时段,越小代表货币宽松时段。

MP=-(ΔM2M2-ΔGDPGDP-ΔCPICPI)(4)

最终,本文认定2010和2011年为货币紧缩年度,MP=1,其他年度为货币宽松年度,MP=0。最终分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由实证结果可知,相对于货币宽松时期,在货币紧缩时期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更强,且分别在5%和1%上显著。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首先,本文根据Bezrukova等(2009)提出的高管团队断层强度测量改进方法,即先求出高管断层距离,如下公式所示:

Dg=∑pj=1(j1-j2)2g=1,2,…,S

其中j1和j2表示在j特征下,两个子群体的特征均值。然后计算Fau*D,再对Fau*D的100倍取对数,得出LnFauD作为高管团队断层的新代理变量。通过检验结果(1)和(2)可知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负向关系在5%以上显著。

其次,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根据周建等(2013)学者的研究方法,以影响高管团队断层强度的相关外生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进行OLS回归,以求得内生变量的预测值。本文以高管规模(lng)、高管多样性(d)、高管平均任期(t)、高管持股比例(p)、和公司规模(s)作为工具变量,使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原有的模型。通过检验结果(3)和(4)可知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负向关系在5%以上显著。

最后,鉴于企业创新过程所好用时间难以准确判定,因此借鉴Cornaggia等(2015)的研究方法,将t-t+2期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予量加总,分别作为因变量,然后带入回归模型进行验证,最终结果如表6所示。通过检验结果(5)和(6)可知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负向关系在5%以上显著。对于整体而言,最终结果均与表4一致,实证结论未发生较大改变,说明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健。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本公司2010-2015年的横截面数据,以是否具有财务金融背景为依据探究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基于CEO权力和股权集中度等角度探究在不同情境下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及授予数量均有负向影响,表明当具有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与非财务金融背景的高管间形成较强断层时,将会降低企业专利技术的申请数量与质量,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同时,CEO权力强度可有效抑制并缓和由较强的高管团队断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常发挥;然而,由于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促进了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损害企业整理利益。

本研究的贡献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引入高管团队断层理论对高管团队行为进行深入刻画,克服了运用高层梯队理论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发掘具有财务金融背景与非财务金融背景高管间的“天然断层,以此为基础分析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也拓展了有关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以CEO权力和股权集中度为调节变量,分别从高管层面以及公司层面对高管团队断层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基于不同情境下的高管行为对企业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较全面的探讨了不同情境下高管团队断层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高管特征变量选取的局限性,由于数据收集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本文主要考察了高管是否具有财务金融背景、年龄、性别、学历、任期四个特征,而关于高管价值观、认知等方面更直观影响高管团队断层的特征变量很难获取;此外,本研究只选取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所以样本量上有一定局限,后续研究可将样本拓展到全部A股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1]Hambrick D C, Mason P A. 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2]Thatcher S M B,Jehn K A, Zanutto E. Cracks in Diversity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Diversity Faultlines on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J]. Group Decision & Negotiation, 2003, 12(3):217-241.

[3]Lau D C,Murnighan J K. Demographic diversity and faultlines: The compositional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group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2): 325-340.

[4]Brewer M B.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we: human nature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7,62(8): 728-751.

[5]Li J,Hambrick D C. Factional groups: A new vantage on demographic faultlines, conflict, and disintegration in work tea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5): 794-813.

[6]Wan G, Zhou J. 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icFaultlines, Firm Visibility and Firm Acquisition Activity in China[C]//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14, 2014(1): 15342.

[7]Ndofor H A, Sirmon D G, He X. Utilizing the firm′s resources: How TMT heterogeneity and resulting faultlines affect TMT task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11): 1656-1674.

[8]Alessro M, Guido C, Macmillan I C. Top Management Teams in Family-Controlled Companies: “Familiness”,“Faultlines”, and Their Impact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0,47:205-222.

[9]Cooper D, Patel P C, Thatcher S M B. It depends: Environmental context and the effects offaultlines on top management team performa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5(2): 633-652.

[10]馬富萍, 郭晓川.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以高管团队行为整合为调节变量[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186-191.

[11]Alexiev A S, Jansen J J P, Van den Bosch F A J, et al. Top management team advice seeking and exploratory innov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MT heterogeneit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0, 47(7): 1343-1364.

[12]Talke K, Salomo S, Kock A. Top Management Team Diversity and Strategic Innovation Orientation: The Relationship and Consequences for Innovativeness and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 28(6):819-832.

[13]姜付秀, 黄继承, 李丰也. 谁选择了财务经历的CEO?[J].管理世界, 2012(2):96-104.

[14]王端旭, 薛会娟. 多样化团队中的断裂带:形成、演化和效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5):122-128.

[15]Hutzschenreuter T, Horstkotte J. Managerial services and complexity in a firm′s expansion proces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the firm[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13,31(2):137-151.

[16]Adams R B, Almeida H, Ferreira D. Powerful CEOs and their impa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5, 18(4): 1403-1432.

[17]Finkelstein S. Power in top management teams: dimensions,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35(3):505-38.

[18]王帅,徐宁,姜楠楠.高管声誉激励契约的强度、效用及作用途径——一个中国情境下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3):69.

[19]姚冰湜, 马琳, 王雪莉,等. 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CEO权力的调节作用[J]. 中国软科学, 2015(2):117-126.

[20]Adams R B, Ferreira D. Powerful CEOs and Their Impact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5, 18(4):1403-1432.

[21]Cronqvist H, Makhija A K, Yonker S E. Behavioral consistency in corporate finance: CEO personal and corporate leverag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1, 103(1):20-40.

[22]姜付秀, 黄继承. CEO财务经历与资本结构决策[J]. 会计研究, 2013(5): 27-34.

[23]Wu J, Xu D, Phan P H. The effects of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corporate debt on corporate divestitures in Chinese listed firm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 28(1): 95-114.

[24]杨建君, 王婷, 刘林波.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基于行为动机视角[J]. 管理科学, 2015(2):1-11.

[25]王超恩, 張瑞君, 徐鑫.集团财务公司效率与企业创新[J]. 管理科学, 2016, 29(1):95-107.

[26]Po-Hsuan Hsu, Xuan Tian, Yan Xu.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Cross-country evidenc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4, 112(1):116-135.

[27]陆正飞, 杨德明. 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D].北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2.

[28]Bezrukova K, Jehn K A, Zanutto E L, et al. Do workgroup faultlines help or hurt? A moderated model of faultlines, team identification, and group performa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20(1): 35-50.

[29]周建, 金媛媛, 袁德利. 董事会人力资本, CEO 权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3): 170-180.

[30]Cornaggia J, Mao Y, Tian X, et al. Does banking competition affe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5, 115(1): 189-209.

猜你喜欢
股权集中度企业创新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机制对旅游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股权集中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新常态下吉林市企业创新现状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
实施细胞激活工程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西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TIROLE 可变投资模型的最优资本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