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海兵
摘 要 随着 “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施,借助于“班班通”这个教学平台,使得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在文中主要就如何利用班班通上好语文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 班班通 语文课 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029-02
班班通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可谓意义重大;同时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那么,怎样才能立足“班班通”这个教学平台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呢?通过“班班通”工程实施近一年来的使用、研究与探索,本人得出以下心得:
一、立足“班班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用“班班通”构建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是为了給学生以悦耳的声音和五彩斑斓的画面,更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深奥、抽象、难懂的问题时,能够借助于这个形象、直观的教学平台,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插秧》一文时,老师问:“课文中说农民伯伯把秧苗插在哪儿呀?”学生回答:“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师接着问:“农民伯伯怎么可能把秧苗插在绿树、青山、白云和蓝天上去呢?”对于一年级的学生,面对这个问题理解起来确实比较困难。于是,我利用“班班通”的多媒体课件播放农民伯伯插秧的情境: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下面是青山、绿树、鲜花、小草,还有一平如镜的水田映照出这片美景,农民伯伯正在水田里弯腰插秧。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再现,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顿时打开了他们的思路。因此,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能够使课文的重难点知识在轻松的环境中予以突破,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立足“班班通”,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新课改、新理念、新大纲对教学工作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但是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班班通”,给学生呈现以形象、生动、精彩的画面,往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如教学一年级《雨铃铛》一文时,课文中有一个问题:“雨声还像什么?春雨还在招呼谁?”让学生来自由发挥想象,这是课文的一大重难点。因此,我特地准备了一段有关春雨的视频:伴随着叮咚、嘀嗒的雨声,春雨打在瓦片上,落在房檐下,洒在大地上,落在田野中,飘进果园里……这样就在音频、视频的演绎中把春雨搬进了校园,给了学生以想象的实物和空间。顿时学生灵感大发:有的说雨声像嘀嗒走动的钟表声;有的说雨声像哗啦啦的流水声;有的说雨声还像噼里啪啦炒豆子的声音。学生的精彩回答和奇思妙想,都要归功于“班班通”这个教学平台搭建起来的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正确、适时、巧妙地运用。
三、立足“班班通”,培养学生识记能力
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教学,如单凭课本和教师的口头讲授,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笼统。如果能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那么对于学生掌握字音、了解字形、理解字义都将是一个质的飞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字与画》一单元时,我首先把课文中“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字的实物图片制作成幻灯片,然后利用“班班通”这个教学平台来播放这些幻灯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事物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图画与字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将字与实物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能对号入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识记能力的目的。
四、立足“班班通”,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不少学生面对口语交际的时候总是觉得思绪全无、无话可说,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其实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及时地给学生口语交际的主题积极创设情境所致。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而最有效的应数借助“班班通”的多媒体技术手段的适时运用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明确地给了学生一个口语交际的主题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塑造主题情境。如:通过“班班通”播放一些有关的音频、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表达真情实感,以达到切实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已经告别了“老师说,学生听。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取而代之的将是科学化、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它能让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给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赋予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利华,周益发,陈学军.班班通背景下班级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03):86-90.
[2]熊便伟.班班通环境下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2):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