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广东省肇庆市学校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6-27 12:28全秀松
教师·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肇庆市传统美德思想品德

全秀松

一、广东省肇庆市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意识有待提高

中共十八大召开至今,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了要提高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教育。为贯彻相关的精神,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笔者通过研读《纲要》,认为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有充分必要通过渗透性的灌输教育,在小学生中强化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这除了宏观层面上的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考量,在微观层面上,作为学校教育者,对于小学生的未来,也应该负起育人的责任。比如,诚信,君子言必信、行必果;仁爱,与人为善;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其实质也是为了培养现今的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小学阶段,如果以传统的美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口,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要本着增强实践性、传承和发扬、知行一统的原则,通过浩瀚五千年中华古代道德文化资源中挖掘适用于当今小学生的若干的传统美德,比如,见义勇为、勤俭节约、宽于人严于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孝敬友爱、诚实守信,等等,重心要放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与自信心上面[1]。

然而,纵观肇庆市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普遍仍存在着欠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还没有达到“知行一统”。因为传统美德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既然是行为规范,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面,即要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小学生通过行为实践去真正掌握它。在肇庆市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方面,还没有认真去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实践性比较薄弱,学校没有指定相关的行为规范要求,作为课后的行为强化训练,也没有一个道德评价机制,来帮助学生自我养成美德的行为,并且帮助他们去养成区分善恶美丑道德判断能力。因为学校教育沒有达到“知行统一”,因此学生的传统美德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不强。

(2)对传统美德教育欠缺针对性,忽略了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县区、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客观上存在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简单粗暴地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没能做到按照不同的小学群体的差异性,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灌输,即缺乏了把传统美德灌输于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或者格言中。总体评价,肇庆市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参考了肇庆市的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两个问题的反馈,问题1:你的传统美德的故事是从哪里知道到的呢?“老师课堂教授”占了80.6%,“家长灌输”占5.4%,“从课外读物等其他渠道知道”占10.5%,“同学间交流”占3.5%。由此可见,对于传统美德故事的了解,大多数来自课堂上老师的灌输。而对于传统故事的理解,问题2:反馈的对孔融让梨故事的理解,选“孔融做得对,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占了 94.9%。由此可见,小学生主要是通过传统美德故事来吸收古人的优秀品德的,而且也反映出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主要来自学校老师的课堂教授。

2.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活动效果有待提高

笔者纵观肇庆市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方式欠缺生动具体,主要表现在:①还局限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方式;②缺乏课堂上的师生互动;③缺乏课后的实践环节。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是以“情”为关键,而现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还停留在传统上的一味强调和灌输知识和概念的层面,没有对小学生的情感品质给予充分的重视,忽略了启发和激励,这就明显违背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思想品德在学生中就难以产生内化作用。而且现今的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加强的阶段,单纯地局限于课堂,而忽略了课后实践的效果检验,从根本上说,也限制了小学生对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因此,肇庆市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2]。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学校没有把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育人放在首位

小学是7~12岁阶段的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培养习惯、打好人生基础的重要阶段。作为教育方,小学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阶段的学生培养成日后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诚信友爱的良好公民,这就要求通过加强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并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娃娃开始抓,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我们国家国民的整体思想道德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未来优秀的建设者和事业的接班人,都有长远的助益。这些年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强调需把小学品德教育放在学校德育的中心位置,要求小学充分认识到小学品德教育对于社会,起到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重要意义。但是,根据笔者在肇庆市范围内的调研观察,发现多数小学校没有把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一个首要位置上,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生动具体化的弊端。具体表现在,肇庆市的大多数小学普遍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后,进行“动之以情,付之于行”的直至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跟进和引导。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队伍欠缺,大部分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程由班主任代为教授,而当学生面临应试压力的时候,比如在教育检测阶段,期中检测或期末期检测,班主任的专业授课任务重,学生也跟着忽略了思想品德课,更谈不上“知行统一”了。

三、对策研究—注重提高肇庆市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实践性

传统美德教育在当前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急需被积极融入各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美德教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伦理。针对教学方式的僵化,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音、形、声、色感染学生,让他们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感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美德的灌输教育,不要“跟风”“走过场”,教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挖掘一些传统思想品德的优秀部分放在课堂教学,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与他们年龄相称的可被接受的经典读物,如《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作为课外的拓展补充,帮助他们在课后进行思想道德的深入和内化。真理从实践中来,终归要回到实践中去,学习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堂学到的知识“付之以行”,直到养成好习惯。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学到“孝”,就要在课后、在家里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做饭、洗洗衣,孝敬老人、兄弟姐妹和睦,等等。只有通过实践去检验,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小学思想品德的课程,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应该始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观,从而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小学生都从身边做起,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湘西:吉首大学,2013.

[3]王有兵.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东方教育,2015(6).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肇庆市传统美德思想品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肇庆市排舞运动的推广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