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如今,世界是越来越小了,仿佛触手可及;世界也是越来越大了,填充着新发现的或者新生长的各种事物。對于写作者而言,这本应是件好事。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面对似乎在靠近却又是渐远的世界,很多作家慢慢失去了写作的重心,如此,写作的失衡就成了作家创作的一种常态。在此状态下,将自己的眼光退回一些,依旧退到自己的内心,退到自己周边的事物,倒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尤其是,散文都是以“我”为叙述主体加以展开的,写一些切近的事情,也是散文文体的特点所决定的。当然这对于写作者自我是更有所要求的,散文中“我”的深浅、宽窄,便决定了散文作品的深度和宽度。因此,古代为文很讲究“为文先有五车书”的道理,腹中是满满的干货,就会意深义高,就算文辞平易粗陋些,对于文章的整体艺术水准,倒也没有大妨害。由此,每次读诗,总觉得“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不如“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好,原因就是后者比前者多了一点“我”的精思。我们知道,思之愈精,造语愈深,但现在对此似乎不太讲究了,不再像古代的文人,“游于心者”,要有“六艺之教”,而本期选取的这四个作者,在这方面还是体现出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他们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做得好些,就是因为他们的思虑还是深的,写作的素养还是深的。可见,如果一个作家肚里空空的,或是草莽一样,就算有冲天的才气,也总会有用完的时候,而且单单凭着一股灵气来写,终究不会成为浑成气象。由此我想,散文中“我”的背后,肯定藏着一个深思熟虑、内功深厚,甚至是狡黠、满是写作“阴谋”的人,而不是一个目光散乱、形体瘦小、思想浅薄干瘪的人。古人讲“会心处不必在远”,其中应该包含这一层意思。因此,一个作家在写作之初,就要先修好内功,在看什么的时候,如果能看得透彻些,那么他写什么许能写得到位些,笔下的文章也就渐渐会有“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之意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