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比喻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能把笼统、抽象的东西,立马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东西。古人写文章最喜欢用比喻。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把抽象的“愁”,形象化为“春水”,具体可感;荀子的《劝学》,通篇用20个比喻,把要学习的抽象道理,论述得形象、生动。
总之,无论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还是进行说明或讲道理,都可以采用比喻来进行。比喻不仅可使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骤然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化繁为简,使深奥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化、具体化。
故此,比喻是一种绝佳的构文、作文法,它好用、实用,人人皆可用之。
【范文引路】
趣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孙立平
话说笔者有一次去外地出差,听说当地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包子铺,就去那里吃包子。吃着吃着,笔者就联想到现在人们讨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笔者看到:很多包子做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通常说的内需不足或产能过剩)。此时,店家就从需求侧做文章,大力叫卖,吸引人们买包子。但从效果看,人们买包子还是不踊跃,这意味着在需求侧做文章的空间已经不大。
于是,店家把目光转到了供给侧。原来,包子做得有问题,好吃的包子很有限,无法下咽的包子却做了一堆。这样,新的思路就有了:多做好吃的包子,少做或不做无法下咽的包子(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兴产业,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去库存,消灭过剩的产能)。
这个思路对不对呢?当然对。但没想到的是,大量好吃的包子做出来了,结果销量还是没增加多少,很多人还是不买包子,而是弄两个馒头夹点咸菜凑合着吃。
一问人们,清楚了。“你们为什么不买包子而选择吃馒头?”答:“因为我们买不起,包子10块钱一个(夸张点,为了好算账),这一笼就100块。而馒头1块钱一个,吃两个两块钱就搞定了。”嗯,看起来还是需求的问题。但需求的问题在哪里呢?哦,对了,价格,10块钱一个的包子实在是太贵了。
于是,笔者找到老板:“你的包子卖得这么贵怎么行啊?降降价,销路不就上去了吗?”
老板也是一肚子苦水:“我也知道这包子贵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一个包子里,税就占了5块钱,面、肉、菜虽然不贵,可运费贵啊!每个包子的物流成本就合1块钱,房租1块钱,再加上人工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你知道我一个包子才赚多少钱吗?两毛钱!我怎么降价啊!”
现在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了吧?就在供给和需求的中间地带。由于这个中间地带的扭曲,就造成了企业生产什么,什么不挣钱;消费者买什么,什么贵得不得了。结论:只有疏通中间,才能打开两侧(供给与需求)。
(选自《人生与伴侣》2016年第13期)
【手法鉴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绝对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抽象的概念,一般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是很难理解的。可是,作者却妙手回春,用个比喻,就轻轻松松地化解了这个问题,让我们人人都能够理解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了。文章通篇用比,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喻成卖包子,生活化、情趣化、通俗化,让人读来,既觉得说得明明白白,又觉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爱不释手。好,绝对是好文章,是比喻挥就的佳作。
【佳作展示1】
会开花的树
高晶晶
阳光下,那棵槐树的枝头,仿佛开了无数朵艳丽的鲜花,在肆意飞扬。
——题记
老人一脸慈祥地倚在槐树下,幸福在她脸上漾开了皱纹,春风在枝条上荡着秋千荡下了漫天飞舞的槐絮,轻轻地,洒满了她一身。
我兴奋地朝槐树跑去,直扑入外婆的怀抱。她的怀抱不一定是最结实的,但却是最温暖的,连春风都要在她怀里撒娇。这温暖,足以暖和我整个童年。那在槐树下无比温暖的定格,至今也留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后来,外婆仍会倚着那棵安详的槐树,槐絮还是像细雨一般静静飘落在她的身上,却怎么也遮不住她眼中的哀伤。自外公走后,她总是去抚摸那棵树干,眼中带着些许残留的美好——我知道,她又想念外公了。
年轻时候,她们勇敢地走到了一起,想要共度一生,不离不弃。
凭着这信念,将槐树深深种下。槐树陪伴着他们,经历过一切美好或不幸。
年老后,小小的树苗,渐渐也长成了参天模样。
在午后,阳光很好,好到让人觉得一生都太过漫长。外公外婆便会在槐树下散步,就两个人,手牵着手。他们有时会一起念诗,外婆钟情于毛泽东的诗。于是他们就一遍一遍的重复,直到可以将它们背下。他们头上,仿佛飘下了无数白花瓣,其实,是年轮的增加……
“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这种爱,在时光流动下,渐渐沉淀下来。这种爱,是相濡以沫,这种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槐树依然茂盛地生长着,树下却只剩下外婆一人惆怅……
周围的一切,除了那棵已埋下深根的老槐树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了,而唯一不变的是槐树上承载的浓浓的情感。老槐树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是不灭的信念。
也許爱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同,但它的本质是一样的。因为爱,才使得外婆陪外公走到生命的尽头。
在他们心中,这就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些“花儿”,开在枝头,在他们心中肆意飘洒。那些“花儿”,会一直随着微风开放,直到永远永远……
[点评]小作者真可谓是把比喻的手法学到家了。你看她的文章,一会儿写树——老槐树,一会儿又写人——外婆外公;亦人亦树,亦树亦人,树人合一,难分彼此。文章把外婆外公的爱,比作槐树所开的花絮,花絮满树,爱满人生,通篇用比,形象贴切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外婆,这棵“会开花的树”,那些“花儿”(爱),开在枝头,在他们心中肆意飘洒。那些“花儿”(爱),会一直随着微风开放,直到永远永远……全文语言跳跃,诗意盎然,用比恰切,文采斐然。
【佳作展示2】
行走在那片森林里
谈平
这森林,就像一张网,将我们裹在它的世界里。
——题记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只小小的动物,在这片偌大的森林里,寻找着自己的寄托,探索着自己的出路。星辰满天,我们摸着黑前行,阳光遍地,我们顶着阳光奔跑。尽管日日夜夜都在赶着路,那黑暗却无比的漫长,森林里黑得让我害怕,我迈出自己的脚尖,一步一步地缩短我与太阳的距离。森林里的杉木在凉风的吹打下,提醒着人们不要打破这夜的寂静。
光芒似乎已远离了我吧,森林在清冷的月光下投下的阴影就像无法让人遗忘的梦境般虚无缥缈。晨,走了,夜,却由此進了我的世界。无止无息的夜代替了原本活泼开朗的晨。人生从此被颠覆。这或许就是在告诉我,我做错了吗?这或许就是在告诉我,上天是在惩罚我,让我无休止地行走在这片黑色的森林里吗?
如渔网般的错综复杂,我在这森林的缝隙里,寻找到了他们,一些让我鼓起勇气,让我重头开始的人。可是时光总是顽固,将我的回忆肢解,留下那段记忆的碎片。我疯了似地拼凑,却总是无法找回曾经的自己。直到那记忆的碎片,划开我的手心,现出那殷红,我才恍然明白,曾经的曾经,早已化为我的精神支柱,支撑着如今如行尸走肉的空壳。
天还是未亮,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却都会在这黑暗的感染下,因为利益,因为权力,因为金钱,因为一切不易得到的东西,在这里贪心地寻找着,疯抢着,在诱惑的面前,追逐那鲜为人知的宝藏,背信弃义,众叛亲离。最后落得人财两空,迷失了自己的道路。一个个地离你而去,他们最后或许找到了宝藏,走出了这片硕大森林的束缚,又或许还在苦苦地前进着,面对着黑暗猛兽的威胁。但那又怎样?失去与获得正是对立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人生态度我们应该具有。
只可惜,走出森林得到了宝藏,却失去了相知相伴的朋友,又能怎样?往前走是一个人,就决定你会终身孤独。往前走是两个人,就决定你会快乐一生。试问,朋友和利益,你会选择哪边?
如若你选了利益,就是曾经的好朋友,偶然遇见,也不过是各走各的道,擦肩而过,也不会有半句寒喧。或许偶尔望你一眼,也不过是看着你身后的另个人,和她高兴地从你身边走过。看着原来的三个人,变成了二个人,原来的铁三角打打闹闹的情景,慢慢地退出你的世界,淡出你的轮廓,只剩一地的残败不堪。你不再属于那个欢乐的世界,纵使你有金钱,也买不回曾经的美好。
我停留在这幽暗的森林里,找不到回来的路。
——后记
[点评]这是一个迷蒙少年心路迷茫、徘徊、失落、孤独、挣扎……的真实写照。作者真是一个写文章的高手,他没有直接说自己迷茫了,而是委婉含蓄地表达,用一个比喻,说自己“行走在那片森林里”,“这森林,就像一张网,将我们裹在它的世界里。”通俗地说,就是将自己于人世路上所遭遇的艰难、磨难、痛苦、坎坷、挫折、打击……比喻成行走在黑暗的森林里,说自己“停留在这幽暗的森林里,找不到回来的路”。从而形象地写出了人生多艰、多难,彷徨而探索的心路历程。感情真挚,启人思索。
[作者通联:江西樟树市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