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学生所读作品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写作技巧,导致阅读与写作的分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问题。窃以为,要想在阅读名家名作中汲取营养,多角度全方位借鉴名作技巧,模仿、化用、融合、创新,不失为消除阅读与写作的一大良方。
模仿。著名作家莫怀戚曾说过,“作文写作并不难,学生作文的基础是模仿。模仿是一切写作的基础,精彩的模仿是创作的源头,是写作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有模仿的潜力,如果被激活,通过训练被放大,就可以形成一种稳定的能力。这种写作的能力,不仅在小孩子的写作中存在,而且在高中生中照样存在。”常见有仿写与扩写。仿写,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根据名家句段的结构形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使用精练的语词,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使得仿写语言优美、生动、深邃、传神。扩写,即通过添加一系列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生动形象的语段。
莫言也曾说模仿很重要,“孩子在初学作文时,反复有意识的描写名家,模仿多了,自然發现,第一步很像。有很多的中学生写的作文很像鲁迅的风格,因为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课文里比较多。”那么,假如有学生既熟悉鲁迅的风格,又熟悉沈从文的风格,慢慢地从各种作品中发现更多的作家风格,就会融入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化用。每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个体的生活环境、经验都不一样。作文的灵感,其实是生活积累和写作规范积累的综合效应,如何有序调动这些积累,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作文的过程,就是对生活再现的过程。因此,在写自我的独特生活时,我们不仅要善于借鉴,还要化用精彩语句,融会贯通。
融会。即融会贯通,把各种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以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我们可以借鉴各种经典名作中的部分语句,联系自我的独特生活,同时加以发散思维,融合自我生活的独特性,整合成文。
创新。汪曾祺说:“小说即语言。”汲取乡土、民间的、毛茸茸的乡土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我们在作文中,如果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叙述风格,即使普通的故事,也会有自己的审美趣味。
【名家名作】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方圆几百上千里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它小野兽。山谷中常有鹞鹰盘旋。寂静的群山没有一点阴影,太阳正热的凶。
“把三弦子抓在手里。”老瞎子喊,在山间震起回声。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湿润了一大片,起来的黄土干的呛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天长,村子里的人吃罢晚饭都不呆在家里;有的人晚饭也不在家吃,捧上碗至路边去,或者到场院里。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一晚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理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远远近近的蝉鸣也舒缓了许多。
“小子!你不能走快点吗?”老瞎子在前面喊,不回头也不放慢脚步。小瞎子紧跑几步,吊在屁股上的一只大挎包叮啷哐啷地响,离老瞎子仍有几丈。
小瞎子悄悄把耳机子塞到挎包里去,跟在师父身后闷闷地走路。无尽无休的无聊的路。
“你就爱瞎听那些玩艺儿。听那些玩艺儿有什么用?天底下的好东西多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琴!三弦琴!你爹让你跟了我来,是为了让你弹好三弦子,学会说书。”
大山的阴影在沟谷里铺开来。地势也渐渐的平缓,开阔。
接近村子时,老瞎子喊住小瞎子,在背阴的山脚下找到一个小泉眼,细细的泉水从石缝里往外冒,淌下来,积成脸盆大小的水洼,周围的野草长的茂盛,水流出几十米便被干渴的土地吸干。
泉水清凉凉的。小瞎子又哥哥妹妹的哼起来。老瞎子挺来气:“我说什么你听见了吗?”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我就听过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我听说过一千遍了。”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
“笑什么笑!你以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弹断了的才成。”小瞎子不敢吱声了,听出师父又要动气。每回就是这样,师父容不得对这件事有怀疑。
老瞎子也没再作声,显得有些激动,双手搭在膝盖上,两颗头一样的眼珠结着苍天,像是一根一根地回忆着那些弹断的琴弦。盼了多少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一晚上一晚上地弹,心里总记着,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尽心地弹断了才成。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老瞎子知道自己又没什么能要命的病,活过这个夏天一点不成问题。“我比我师父可运气多了,”他说,“我师父到了儿没能睁开眼睛看一回。”
老瞎子骨头一样的眼珠又对着苍天。那儿,太阳正变成一汪血。两面脊背和山是一样的黄褐色。一座已经老了,嶙峋瘦骨像是山根下裸露的基石。另一座正年青。老瞎子七十岁,小瞎子才十七。小瞎子十四岁上父亲把他送到老瞎子这儿来,这是让他学说书,这辈子好有个本事,将来可以独自在世上活下去。
这天晚上,小瞎子跟着师父在野羊坳说书。又听见那小妮子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
散了书已经不早,老瞎子在下殿里安顿行李,小瞎子在侧殿的檐下生火烧水。去年砌下的灶火稍加修整就可以用。小瞎子蹶着屁股吹火,柴草不干呛得他满院里转着圈咳嗽。
灶膛里腾的一声,火旺起来。小瞎子再去添柴,一心想着兰秀儿。
正殿里好半天没有动静。之后,琴声响了,老瞎子又上好了一根新弦,他本来应该高兴的,来野羊坳头一晚就又弹断一根琴弦,可是那琴声却低沉、零乱。
山深夜静,有一点风,墙头的草叶子响。夜猫子在远处哀哀地叫。听得见野羊坳里偶尔有几声狗吠,又引得孩子哭。月亮升起来,白光透过残损的窗棂进了殿堂,照见两个瞎子和三尊神像。
一上午,师父逼着他练琴。直到响午饭后,小瞎子才瞅机会溜出庙来,溜进野羊坳。鸡也在树荫下打盹,猪也在墙根下说着梦话,太阳又热得凶,村子里很安静。
小瞎子踩着磨盘,扒着兰秀儿家的墙头轻声喊:“兰秀儿——兰秀儿——”
屋里传出雷似的鼾声。
他犹豫了片刻,把声音稍稍抬高:“兰秀儿——!兰秀儿!”
狗叫起来。屋里鼾声停了,一个闷声闷气的声音问:“谁呀?”
小瞎子不敢回答,把脑袋从墙头上缩下来。屋里吧唧了一阵嘴,又响起鼾声。
他叹口气,从磨盘上下来怏怏地往回走。忽听见身后嘎吱一声院门响,随即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向他跑来……
野羊坳里已经昏暗,羊叫、驴叫、狗叫、孩子们叫,处处起了炊烟,野羊岭上还有一线残阳,小庙正在那淡薄的光中,没有声响。
小瞎子又蹶着屁股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来。
夜风在山里游荡。猫头鹰又在凄哀地叫。
小瞎子在梦里笑,在梦里说:“那是一把椅子,兰秀儿……”
就是这天晚上,老瞎子弹断了最后两根琴弦。两根弦一齐断了。他没料到。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小瞎子吓了一跳:“怎么了,师父?”
老瞎子喘吁吁地坐在那儿,说不出话。老瞎子这才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辈子的辛苦是值得的。能看一回,好好看一回,怎么都是值得的。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他想起这药方进琴槽时,自己才二十岁,便觉得浑身上下都好像冷。
小瞎子也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他弹断了多少根?”
“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他说最多十天就回来。谁也没想到他竟去了那么久。
老瞎子回到羊坳时已经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连接着白色的群山。没有声息,处处也没有生气,空旷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顶发了黑的草帽就尤其躜动得显著。他蹒蹒跚跚地爬上野羊岭,庙院中衰草瑟瑟,窜出一只狐狸,仓惶逃远。
村里人告诉他,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人们想了好久,都说是在兰秀儿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明白。
众人劝老瞎子留下来,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去?不如在野羊坳说一冬天书。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们见琴柄上空荡荡已经没了琴弦。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他说得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不信,请了多少識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老瞎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脸色也变成骨头一样的苍白。有人以为他是疯了,安慰他,劝他。
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象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不错,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小瞎子哭了几天几夜,老瞎子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守着。火光和哭声惊动了野免子、山鸡、野羊和狐狸和鹞鹰……
终于小瞎子说话了:“干嘛咱们是瞎子!”
“我想睁开眼看看,师父,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
老瞎子把篝火拨得更旺些。
雪停了。铅灰色的天空中,太阳象一面闪光的小镜子,鹞鹰在平稳地滑翔。
“那就弹你的琴弦,”老瞎子说,“一根一根尽力地弹吧。”
“师父,您的药抓来了?”小瞎子如梦方醒。
“记住,得真正是弹断的才成。”
“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你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怎么是一千二,师父?”
“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
这地方偏僻荒凉,群山不断。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免、狐狸,或者其它小野兽。山谷中鹞鹰在盘旋。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节选自《史铁生小说选》,有删节)
[点评]小说中的老瞎子以为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就可以重见光明,结果是大失所望,这不过是老师傅一个善意的谎言。在自然界面前,人是渺小卑微的,但是,只要有了信念,人也可以高大。小说中各种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综合运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结合等艺术手法,长句短句相结合,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将山村的景象刻画得细致入微,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村风俗画卷,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让我们感到悲凉与厚重的同时,更让读者感到山村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盎然生机,一种顽强生存的信念:人,时时处于困境之中,但又不会彻底绝望。
【佳作展示】
看戏
“粽子糯米包,五月端阳到,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瘦西湖内龙船摇……”
我在外婆的村庄生活了十四年,虽只看过一场草台子戏,至今却记忆犹新。
外婆家住后庄西头,村子口有个公用的打谷场,一到农忙收获稻麦时节,打谷场上热火朝天,家家户户收起的庄稼,都放在那里。平常这里也不停歇,成了村里公共的娱乐场所。暑日里,西边的日头刚刚斜落,热气还未消散,屋内闷人得很,庄户人家不愿呆在屋里,三三两两的端着饭碗走到打谷场上。即使有条件吹风扇的人家也不例外,不单因为这里自然风凉爽,在这里吃饭时吹吹牛,心里也凉爽,仿佛饭也会吃得格外香。
麦场还有一个独特的用处,按庄上的风俗,无论红白喜丧,都要搭台唱戏。这大块空地自然也被充分利用,有了用武之地,再加上庄里大都是本家,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了,看戏时,台上台下分外的融和。
草台搭在了前庄村口,看戏得走到东头过桥到前庄。外婆家晚饭吃的迟,等我出来时,我的玩伴们都早已过去了。外公从厢房里扛了条长凳,慢悠悠地朝着场上走去。我搬起自己的小板凳,急匆匆往桥头跑,留下屁股后外婆慢慢跑的叫喊声。
日头全都落了下去了,月亮颤巍巍地出来了。月光照得小路格外皎洁,黑黢黢的草垛里虫子着急地叫着,仿佛在催促人们赶快去场上进行他们的盛会。不知谁的一声兴奋地叫喊,突然惊起了树梢上的飞鸟,呼啦一声向野外飞去。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星星零零的乡村灯火,更顯得打谷场的热闹,我愈加兴奋激动,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到了打谷场,戏已经鸣锣开场了。村民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度高过了曲声。我望着黑压压的人群,举着板凳,在人缝中见缝插针,小心地寻找着玩伴们。
“锅前灶后细寻找,仍然不见我狸猫,心儿急,放声高,左邻右舍细听好,谁人见到我家猫……乔奶奶四面八方将猫找!”一声声戏曲传来,震得耳膜嗡嗡作响,此时我的心情就好像那戏里的乔奶奶,她找的是猫,而我找的是人。
“刘二,这儿!这儿,刘二!”见到何三在叫我,我的心倏地轻松了下来,身体也嗖地钻到了他身边。如果见到何三,也就离“大部队”不远了。他一边走,一边告诉我这出戏是《乔奶奶骂猫》。
我、何三、冯四和朱裳躲到了戏台下,悄悄地躬进了后场,猫腰躲在一处草垛后面。这边的戏棚子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人,有的拿衣服,有的拿斗篷、坎肩、箭衣……甚至有的手里拿了三件,腰上缠的、肩上挂的、头上戴的……旁边摆着一堆的刀叉斧钺棍棒,看得我们男孩的心里直痒痒。何三趁人没在意,偷偷拿了一把三戟两刃刀耍了一通,好不威风。
他过足了瘾,我们又跑回了前场,听到旁边的大人在讲上回的戏:“这个老太婆狠呢,对亲身骨肉也没它亲!”
“一年不还骂三年,三年不还骂九年,三九二十七,九九八十一,一天到晚骂不歇,看你着急不着急!”听乔奶奶这一骂,观众都惊住了,我们几个更是心里毛毛的,想着偷玩戟的何三会不会被指桑骂槐,吓得我们远远地跑出了麦场。
许多年过去了,我还心念着乔奶奶是否找到了她心爱的狸猫。
[点评]《看戏》文章看似随性而写,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与《命若琴弦》的某些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戏》表面看似平平淡淡,但也自有风味,娓娓道来,通过扬州地方戏曲《乔奶奶骂猫》串联全文,刻画了一幅扬州地方民俗风俗画卷,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学以致用,可以说是将仿句、化用、融合运用得炉火纯青,是进行创新的典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智慧。
写作时必须具备三种眼光,“一是蚂蚁的眼,要观察得非常细;二是蜻蜓的眼,要从各个角度观察;三是鸟的眼,要能飞得高,俯瞰大地。”“拥有蚂蚁的眼,要观察得非常细”,指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拥有蜻蜓的眼,要从各个角度观察”,指要从不同层面多角度描写;“拥有鸟的眼,要能飞得高,俯瞰大地”,指要从视角变化来描写。总之,要善于模仿,借鉴,汲取营养,融会贯通,甚至进行自我创新。如果我们能够这几方面综合起来,一定会写出让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的佳作。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弘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