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

2017-06-27 19:45孙郁
美文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刘先生一代人学术

孙郁

看了友人悼念刘锡庆先生的文章,忽想起许多的往事。我最后一次见到刘先生大约在十年前,后来音讯甚少。听到他去世的消息,眼前一直闪动的是他那个高大、朗健的身影,连同远去的那段岁月,一切仿佛离今天不远。

我与刘锡庆只是泛泛之交,相处的时间也非常短暂。但在京城的教师中,他是一个可以深谈的前辈,旧式文人的遗风,在他那里也有一些。他的离去,给了亲朋不小的忧伤。翻看微信里朋友的挽联,想起古人“仰视天之茫茫”之句,不禁暗生感叹。

北京的学界有几类教师,一是只躲在象牙塔里,和世风不甚接触,埋头在自己的学问里,所谓为学术而学术者是。二是社会活动家,参与各类的文化活动,在媒体上颇为走俏。但刘锡庆先生不属于这两类人物,他沉浸在学术里,却又关注现实。一面深染学理之趣,一面又在当下经验里寻觅审美的新意。这使他与学院派区别开来,也与流行的批评家大为不同。所以酸腐的理念和时髦的词语在他那里是看不到的。

北师大文学院有着很深的民国学术传统,但到了刘先生这一代,风气已经大变。张梦阳回忆录里说,他入学的时候已经是反右运动之后,许多名师因为是右派不能上课,刘先生作为新人开始成为教学的主力之一。刘先生留校,政治上定然合格,这是那时候的必有的要素。但他的学术思想,却与前人有衔接的地方。我们看他文章中对于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论述,都有一种血脉的联系,而他自己也是自觉汇入那样的传统的人物。这在那时候是很难得的选择,他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与恪守这样的传统有关吧。

九十年代,我偶尔参加一点文学批评的会议,我们便渐渐熟悉了。他的口音是纯正的京味儿,声音听起来很美。我们见面的时候,都很客气,自然也没有彼此厌恶的那些套路。印象里他十分低调,很少和人去争论什么。他讨论当代问题的时候,看法往往和主流的意识相左,所思所想,是另一套话语。但他不去强迫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只是提示大家注意作家的个性化的生长的可能,那语调背后,总有些余味慢慢缭绕着。

有一次在红螺寺参加小说的评奖,我与先生隔壁而居。那次会议上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对于作品各持己见。刘先生是组长,他听了大家的意见,显得耐心和气,与众人微笑地商量着相关的话题。我发现他是一个很能听不同意见的人,其宽厚、包容之心,散出旧式学人才有的古风。他的协调过程让众人十分舒服,且得出了大致相近的结论。会议结束后,他把我找来商量工作的一些细节,自己亲自写出评语。和他谈天可以毫不拘束,好像是久违的朋友一般,全没有长辈的架子。人与人以神遇而得心愉,乃至达到无话不说的程度,是一大幸事。儒家所说的仁爱者,当属于刘锡庆先生这类人物。

那一次会议上得到他赠送的一本关于散文的专著,对于其学术兴趣和基本思想才有所了解。大致说来,他的散文理论有一种个人主义精神,是与一般教科书不同的审美意识。行文中置陈言于体外,得妙意于心中,许多思想都逸出了学院派的藩篱,对于僵化的左倾写作模式有一种本然的抵制。刘先生的研究文章通透、自然,于古今的文章脉络有一种切实的心解。他从先秦谈到五四,对于文章的气韵、格调、文体有一种贯通式解析,把握现代散文的起伏之迹,殊多真言。九十年代初,他就一再强调散文的文体意识,并对于极左的思潮颇为警惕。他的许多学生后来在文学探索的路上走得很远,也易让人联想起这位老师当年的熏陶。

他对于新出现的作家的文本十分关注,一些活跃的新人很快被写入散文的教材里。能够感受到他对于文坛单一色调的忧虑,在他的眼里,希望出现没有被污染的新一代,则是按捺不住的渴望。

忘记在哪一次聚会上,听他谈论文坛的情况,颇为兴奋。他向我介绍新发现的几个学者散文集,大加赞赏。而对于几个有争议的作家的评价亦颇公允。他对于那些异端者的文字的欣赏,看得出其内心的热度。一个忠厚老实的人,思想却在异端者流的韵致里,这是刘先生耐人寻味的地方。

他的许多学生都是我的朋友,有时候也偶尔参加他们的聚会。有一年他从南方回来,邀我和张梦阳、李静等人小聚。席间讲起文坛新出现的思潮,他关切得很,好似也疑虑重重。那时候他的几个弟子思想是较为活跃的,他担心受到一些冲击,并强调包容的重要性。他不去刻意表述自己的主张,但你能够感受到他的主见,而同时自己又能够努力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存在。他知道自己这一代人的限度在哪里,故能够避免武断的产生;又会虚心去瞭望陌生的存在,和时代的某些鲜活的精神就暗自吻合了。这时候他的快乐,从其语气里可以感受一二。在教学的时候,这种感受都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们。

作为从“文革”过来的一代人,他的许多学术思考,都留下了与那段记忆的搏斗的痕迹。那些灰暗的经验成了他思考新的文学的内因之一,他的奔涌的神思乃对于早期记忆的挣脱,而审美意识最为深切的部分,都与此有关。这种执着的学术努力,和今天一些浅薄的学术言论比,显得异常凝重。这可以说是我们了解那一代人的精神入口。

现在,刘锡庆先生已经长眠在遥远的南国,走完了他一生的道路。那里有比北方更多的绿色,环绕他的,是花草的馨香。知識人生的一生,有的写出境界,有的活出境界。刘先生是两者兼有之人。在我所结识的学者中,他算是一个微笑的异端,可谓学林中苦苦的探索者。经历过“文革”风暴的人,大凡还能独立思考和写出新的文字者,乃因为有人性的定力。他们的内觉之深,后人未必了然于心。现在想来,这些在今天越发显得珍贵。那是风暴后留下的奇迹,对于这一代人的经验,我们所知所思,的确都很不够的。

猜你喜欢
刘先生一代人学术
一代人
旧事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我们见证了
父子间的硝烟
重要言论
我们的春节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