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伶,杨光会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贵州 遵义 563002)
睡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其生理及病理因素的共同影响,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更有研究报道认为睡眠障碍往往是COPD患者继呼吸困难之后反映最多的不适症状,其发生率可高达75%[1]。为进一步探讨提高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方法,2015-06—2017-06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以180例住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5-06—2017-06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85例,年龄41~76 岁,平均年龄(63.5±11.0)岁。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符合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的相关标准[2],且均处于COPD稳定期;(2)无交流沟通障碍,能够自觉配合本次调查研究及自主完成相关量表填写;(3)住院时间>2个月,均住我院普通病房。排除标准:(1)急性加重期或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2)入院前4周内有助眠药物服用史患者;(3)合并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研究方案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及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1 调查工具及调查方法:(1)一般情况调查:调查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医疗费支付方式、婚姻情况、宗教信仰、家庭支持情况等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夜间氧疗史,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入院时的焦虑症状进行评价,低于5O分为正常,高于50分提示焦虑,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2)采用国内李建明等[3]编制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d)、住院2个月两个个时间节点进行睡眠质量评估,统计每位患者各项目评分及总评分,最高分50分,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以SRSS总分≥23分为国内成人不良睡眠的参考值,<23分提示睡眠良好、23~29分为轻度睡眠障碍、30~39分为中度睡眠障碍、40~50分为重度睡眠障碍。
1.2.2 护理方法:对本研究所选180例COPD患者实施我院COPD稳定期住院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即常规入科宣教,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及采取的治疗方法,常规基础护理及出院宣教等,再针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各种可能性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1)认知干预:制作小手册、画报、微信短视频等形式的健康睡眠相关的宣教资料,向患者介绍COPD相关的临床知识,并强调良好睡眠对疾病转归的重要影响,告知患者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的各类因素,强调坚持夜间氧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开展音乐疗法、肺康复锻炼、放松训练等有助于睡眠的各类活动,告知患者助眠药物的危害,并尽可能避免使用。(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个人病情及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分析患者产生影响睡眠的担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原因,了解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经济条件的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能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3)环境干预:从改善病区环境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保持病房内光线、温度、湿度适宜,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加强患者作息制度方面的宣教,按时熄灯,夜间保持安静、注意动作轻柔,护理人员做好就寝前晚间护理;各项医护工作尽量集中在白天进行,夜间诊疗或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某一固定时段,以避免打断患者睡眠;尽可能减少陪护人员,并强调陪护制度,嘱咐陪护人员尽量避免夜间活动;关闭一些不使用的发声仪器。(4)生活习惯干预:指导患者建立良好规律的睡眠习惯,杜绝晚睡、久睡等容易造成失眠的情况,制订睡眠周表,嘱患按周表计划进行康复锻炼及按时睡眠、定时觉醒等规律行为,监督患者睡前杜绝茶、咖啡、可乐、烟草等兴奋性物质,可指导患者进行右卧位屈膝睡眠,达到肌肉松弛、呼吸舒畅的效果。
SRSS量表调查显示,COPD患者的睡眠不足、睡眠时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睡眠不稳、觉醒不足、早醒、噩梦惊醒、服药情况、失眠后反应10项得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其中SRSS总分<23分有62例(34.44%)、SRSS总分≥23分有118例(65.56%)。
表1 180例COPD患者与国内常规SRSS各项目评分及总分 分
性别、年龄、有无医保、是否吸烟均为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夜间氧疗对COPD患者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合并有睡眠障碍的COPD患者的SA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18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未参加住院2个月时的睡眠质量测评,入院时有118例(65.6%)患者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碍,住院2个月后这一数据降至75例(42.7%),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患者SRSS总分也较入院时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2 COPD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
表3 180例COPD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
“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是医学研究者根据近年来人类睡眠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所提出的新观点[4-5]。COPD患者病程迁延不愈,发作时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均会对患者睡眠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COPD发病率不断升高,如何通过有效的非药物方式改善COPD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焦点问题[6-7]。我院采用SRSS量表对180例稳定期COPD住院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其总评分达到(29.94±6.33)分,明显高出国内常模(22.14±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OPD患者普遍存在不良睡眠的现象,这与国内外相关调查结果基本一致[8],同时进一步调查得出影响我院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医保、是否吸烟、焦虑、有无夜间氧疗等,为此我院护理人员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制订了“认知干预、心理干预、环境干预、生活习惯干预”四个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策,并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全程开展,发现在住院治疗2个月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比例从入院时的118例(65.6%)下降至75例(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者SRSS总分也从入院时的(29.94±6.33)分降至(22.76±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但受研究条件限制,本研究只对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进行了评价,尚缺乏客观睡眠质量的评价指标,另外本研究并未对患者进行长期追踪随访,特别是患者出院后的睡眠质量及护理干预方法尚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综上,笔者认为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COPD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认真查找可能影响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各类可能因素,并制订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COPD患者睡眠质量,这对于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及COPD患者的康复均有着重要意义。
[1] 赵春玲,叶利军,王晓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5):47-5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1-42.
[3] 李建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简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2):1851-1851.
[4] 沈霞,邹继华,赵庆杰,等.住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361-364.
[5] 李刚,罗勇,沈礼娟,等.BMI、睡眠、情绪及文化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9):1592-1595.
[6] 卜丽娜,宋爱玲,贾卫红,等.肺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5):799-801.
[7] 刘俊,何子纯,傅铁军.综合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9-11.
[8] 徐晓妮,徐健,张野.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49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