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代史是高职历史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职中国历史学在学生评价方面存在不少的弊病,出现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主动学习意愿和动力不足等现象。为此,研究高职院校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学生评价现状,探究高职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关于学生学习评价层面的改革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职;中国古代史;学生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方式
中国古代史是高职教育历史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课程知识主线为史前社会到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内容涉及整个时期中国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覆盖面广,跨度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为满足市场对历史学专业人才的要求,高职中国历史学课程改革除了要注重“教”方面的改革之外,更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学”方面的改革,完善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促进高职学生实现专业基础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现状中关于学生学习评价方面存在的弊端
所谓教学,既包括教,又包括学。只有达到教与学的相互适应、相互配合,课程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整体提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国古代史学科在教方面的改革已经颇有成效,不仅使学科地位和重要性得到一定的提升与重视,而且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也有所提高和进步。然而,在“学”的层面,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改革仍然不到位。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国古代史学科教学现状中,在对学生学习评价方面主要存在的弊端如下:
(一)评价方式单一
众所周知,恰如其分的教学评价一方面能够客观的反映教学成效,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鼓励学生争取更大的进步。然而,在高职教育中,中国古代史一直都被视为“死记硬背式”学科,因而在针对该学科进行评价时,也往往采取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以及计算学生日常出勤率来进行考核。这种趋近于机械化、公式化的评价方式单一、刻板,缺乏创新,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该考核方式还偏重理论、忽视实践,偏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凸显出明显的片面性,难以全面、科学地评价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评价主体一元
目前,高职院校中国古代史学科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体为任课教师,“出题——阅卷——评分”全过程几乎只有教师一方参与,忽视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和作用。在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一元化评价格局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得到有效提升。更有甚者,还会滋生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通过“套近乎”的方式拉拢任课教师以博得更好的成绩。当前,这种主体一元的评价模式已经严重阻碍高职院校中国古代史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针对这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中国古代史教学关于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在高职教育中,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而在于更好地激励学生实现理论、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学习中国古代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高职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关于学生学习评价层面进行改革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促进知识学习的原则。通过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方法及内容,有效激发高职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二是促进能力提升的原则。中国古代史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等方面。在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改革时,应当以促进高职学生能力提升为主,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历史信息中蕴含有丰富内涵的知识与内容,通过不断完善评价方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现、探究、合作,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能力。
三、中国古代史教学关于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策略
(一)及时转变评价观念
观念转变是高职院校中国古代史教学评价趋于科学、合理的首要任务。转变观念,既要转变高职历史学教师教学评价观念,又要转变学生对高职中国古代史学科学习观念,以更加客观的视角进行学科评价、学生评价,将高职中国古代史放置在其应有的地位,同时对学生实施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革新评价方式、内容
在观念得以成功转变前提下,高职中国历史学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构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革新评价内容,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应用的观念和做法,坚持理论和应用实践并重,在评价内容设置上尽可能全面,做到既能考查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深度和广度,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及过程,进而更加立体、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情况;二是革新评价方式,摒弃传统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转而采取开卷、闭卷、论文、口试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上尽可能多元,为全面地评价和了解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平台”。
(三)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史情况进行评价过程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为主的一元化评价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此,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还应当积极发动学生参与自评或互评,构建多元的评价主体,丰富评价内容和方式,从而使学生学习评价更具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改革高职教育中国古代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内容及评价主体时,既要做到有效克服传统评价模式下的诸多不足,又要坚持公平、公正、全面、客观的评价原则,及时更新对学生学习評价的观念,革新评价方式及内容,完善评价主体,以此来践行“以学生为本”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实现更好、更优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华语.浅谈中古史教学中的课外延伸活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
[2]张晓辉,赵善德.暨南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探讨[J].历史教学,2015(6).
作者简介:
康晓玮(1986—),男,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