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06-26 13:49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金融管理实训金融

王 梅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11)

关于加快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王 梅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11)

当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对加快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

金融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要面向行业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快实践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

一、目前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金融实践教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金融理论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用金融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但是在目前的金融实践教学中,尽管很多高校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开设实践实训课,尽量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但是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简单,一般以社会见习、社会调查、校内实训室模拟教学以及课堂模拟教学等为内容,脱离了日新月异的金融形势和最新的金融技术,没有融入到金融业真实的从业环境,学生无法亲身感受金融发展对自身能力的冲击力,对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都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大部分是根据理论学习设置实践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特色,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时间较短,内容比较单一,缺乏综合性的实验环节,设置不科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校师资力量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这些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他们缺乏金融业从业体验,缺少金融实务方面的经验和技巧,不了解真实的金融操作程序和实际操作技能,很难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指导。而那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意进入高校工作的金融行业的实战精英,往往其学历又达不到高校的用人要求,难以进入高校工作,并不能成为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的师资。在这个意义上说,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金融业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是目前高校金融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最大障碍,师资力量的缺乏严重制约了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

金融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实训基地模拟与实习是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的最重要内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校金融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近几年金融管理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高校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使金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滞后,模拟软件不能适时更新,无法适应金融业发展的形势,不能满足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很多高校与金融业界的交流仍比较欠缺,导致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情况不理想,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业界的资源。

(四)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检验。目前在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考核仍然以单一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无法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失去对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二、加快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校企合作共同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与金融企业紧密合作,根据区域金融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等,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就业状况,开展专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与金融机构的专家共同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和规范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实训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等,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在综合考虑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及未来就业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式、一体化、多层次”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借助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引进真实岗位任务,以项目和任务带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岗位技能,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能较好地实现“课程——岗位”零距离对接,满足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的需求。“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即学生经过“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专业专项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四个环节的职业能力培养,从基本的金融岗位认知走向企业顶岗实习,实现职业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从课堂走向岗位、从学生走向员工、从学校走向社会。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具备“开放式、一体化、多层次”的特点。“开放式”强调实践教学的开放性,体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即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各类实训项目紧密衔接配合,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多层次”即专业群形成“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专业专项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岗位能力训练”四个相互衔接配合的实训层次,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梯级渐进培养。

金融专管理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二)强化“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高超的实践操作技能。高校应积极为教师搭建企业锻炼平台,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轮流到金融企业培训和挂职锻炼的制度,提高专任教师实践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使教师熟悉金融机构的工作流程并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吸引实践经验丰富的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为金融管理专业担任顶岗实习、专业讲座、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和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任务。

(三)优化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1.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在校内针对典型岗位任务进行操作的重要场所,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平台。通过改造、扩建等手段建设高度仿真实际工作环境的金融实训室,如保险实训室、银行综合业务实训室、投资理财实训室等,购置先进的金融实践教学软件,使学生在一体化的实训室及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各类金融业务的操作,提升学生的金融业务实践操作能力。校外实践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提高金融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渠道,加强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企业与学校"双向互助”教学实践基地。

2.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的人文环境建设,按照企业标准引入行业工作流程、行业规范制度、行业技术质量要求等,从设备、技术、管理及运行等方面全面仿真职场环境,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严格依照企业工作流程进行设计与布局,将实训过程中涉及到的操作规程、技术规范、业务指标等及重要技能点、知识点制成标牌,营造有形的金融职场文化氛围,形成具有真实企业特征的职场化教学场所,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验金融企业工作氛围,培养员工意识与职业素养。引进企业化管理模式,创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企业深入合作,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在生产性实训过程中,积极贯彻并落实“以训养训”的原则,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型管理模式,构建出合理的生产管理运行机制,为教师在实训基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供制度保障。

(四)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过去以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为主评价教学质量转变为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评价教学质量,这种实践能力包括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与金融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合作,确立以能力为本的学生评价标准和方法。实行过程控制评价、指标量化评价和多元主体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目标,采用实际操作、技能竞赛、答辩项目、职业资格考核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

G712

:A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7.06.017

* 本文系 2015 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适应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高职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545)及 2015 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YG15015)的阶段性成果。

王梅,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猜你喜欢
金融管理实训金融
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理中应用刍议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