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伟+李雁+赵兴海
【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术后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的4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进行膝关节评分,并对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及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5.4±13.8)min,止血带应用时间为(50.0±11.1)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3±12.5)min,止血带应用时间为(54.8±11.5)min,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无论是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还是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骨折; 关节镜; 空心螺钉治疗; 缝线固定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1.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1-0061-02
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类型,这种类型的骨折主要是由运动性的损伤所导致的,另外在一些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的创伤中也容易出现胫骨髁间棘骨折[1]。对于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患者来说,其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的功能会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因此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措施不恰当,将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2]。本文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术后效果,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4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和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及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的4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这45例患者全部符合胫骨髁间棘骨折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38.81±6.87)岁。观察组患者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3~58岁,平均(39.01±5.1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均已获得所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关节镜准备:(1)对两组患者都进行有效的麻醉处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平卧的姿势,同时将患者的受损的一侧肢体进行悬空。(2)使用膝关节镜进行观察,并在患者的内侧及外侧插入相关的镜头及操作的具体器械,完成上述的操作之后,借助于关节内镜对患者的关节内结构进行检查,同时对患者的损伤进行有效处理。(3)使用刮匙将患者骨折部位的相关碎屑及血结痂等进行清理,并使用持物钳对患者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在完成复位操作之后还要使用抽屉试验对患者的前交叉韧带进行有效的检验,以确定患者的骨折复位是否合适。
对照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使用1~2枚克氏针对患者的骨折的地方进行固定,同时使患者的膝关节弯曲45°,经过患者的膝关节内侧的高位进行入路处理,插入空心螺钉对患者的骨块进行有效的固定。然后借助于C臂的透视功能来观察患者最终的骨折复位质量。
观察组:进行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在关注的膝关节内侧及外侧的边缘位置,钻出两个直径为0.14 cm左右的骨隧道,然后把硬膜穿刺针经过钻好的骨隧道插入到患者的膝关节内,并使用缝合线穿过患者的前交叉韧带,然后在患者的胫骨节位置进行固定。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再次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检查,以确定患者的骨折是否良好复位,并借助于C臂的透视功能来观察患者的最终的骨折复位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及治疗前后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是通过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来进行衡量,得分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Lysholm评分为(55.1±7.2)分,HSS评分为(53.3±6.2)分;对照组Lysholm评分为(49.1±4.1)分,HSS评分为(52.3±5.4)分;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来说,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近年来我国的胫骨髁间棘骨折人数有所增加。传统的临床医学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将患者的膝关节切开,然后再对其进行复位和固定手术,虽然说这种治療方式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因此患者恢复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给患者带来并发症[3]。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通过传统的切开复位和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其术后的膝关节比较僵硬,活动的灵活度不好,甚至有些患者会发生肌肉萎缩等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4]。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节镜技术也实现了良好的进步,并且在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5]。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和缝线固定治疗都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良好的修复,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膝关节的损伤进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的膝关节周围组织造成的危害很小,所以患者在接受相关的治疗之后恢复起来比较快,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日常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和缝线固定治疗都是治疗在胫骨髁间棘骨折领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6-8]。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术后疗效,本次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4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和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相似。在关节镜的辅助治疗下,两种治疗方法既节约时间,又有显著效果。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术效果显著,缝线固定特别对18岁以前,骨骺未闭合的患者尤为适用。
综上,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术后效果非常好,无论是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还是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都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建忠,陈新军.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固定治疗移位的胫骨髁间棘骨折21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2(4):359-362.
[2]张晓星,邓志龙,曹治东,等.关节镜下PDS线交叉缝合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5):398-400.
[3]项毅,续力民,孙振军,等.关节镜下经髌旁上入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J].重庆医学,2011,40(10):980-981.
[4]谢虎,张继平,李永忠,等.关节镜下细小钢丝置入内固定修复新鲜和陈旧型胫骨髁间棘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7):2730-2734.
[5]李烨,汤洁,胡勇,等.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或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28(11):2014.
[6]宋登新,刘成文,张明贵,等.关节镜下治疗不同时期胫骨髁间棘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2):155-156.
[7]洪忠,刘汉民,张州平,等.关节镜下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J].当代医学,2016,22(21):55-56.
[8]张鹏,刘开祥.关节镜下双隧道交叉鋼丝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41-742.
(收稿日期: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