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驰
(佛山市口腔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口腔门诊检查的传统辅助手段是全景片、根尖片,其中以X线检查使用率最高,截止到当前,该种方法依然是牙体及牙髓性疾病诊断的主要辅助技术手段,但由于根尖片属于二维影响,常有影响重叠情况发生,因此无法完全精确反映出患者牙齿、根管等牙体的三维信息,容易造成漏诊[1],从而延误病情治疗。因此针对锥形束CT(CBCT)进行应用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技术的辅助功用。
选取2015-01—2016-12间佛山市口腔医院口腔门诊患者150例,患者年龄4~81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骨岛病患者19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15例,牙周炎患者15例,根管再治患者20例,根尖周炎患者35例,埋伏牙23例,牙齿折裂患者19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检查仪器:德国制造SIRONA牙片机;planmeca公司生产的Pro-Max3Ds椎体束CT。
X线检查:焦点设置0.5 mm,扫描0.16~0.40 s。
CBCT检查:指导被检查者站立并固定其头部,将曝光电压设置为74~77 KV,在7 mA曝光电流区间范围内左右辐射2~5s,按204°扫描角进行14 s扫描。
启用标准扫描模式,眶耳平面平行于地面,利用颏兜、头架对头颅进行位置固定,待三束激光定位后,使扫描基线处于咬合平面,自眶上缘部位至颏部,并利用Galaxis 1.9和Sidexis 2.5.6专用软件完成图像处理。
根据外科诊治结果为基准,观察传统X线与CBCT两种检查方法对口腔牙科患者的测定准确情况,主要包括牙槽骨缺损、埋伏牙位置的判断准确性,以及牙齿折裂检测灵敏性,其中牙齿折裂检测灵敏性=(存在牙齿折裂线+牙齿折裂线明显)/例数×100%。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本研究中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共计30例,患牙为212颗,分别进行CBCT与X线片检查其颊舌侧。测定准确结果,见表1。
表1 牙槽骨缺损测定准确率
23例患者中共有埋伏牙27颗,经外科拔牙结果比对,偏后侧,偏后侧准确判断率达到100%。高于X线,检测准确性情况。见表2。
表2 埋伏牙位置判断准确性
牙齿折裂检测灵敏性为18例(94.74%),其中包括存在牙前折裂线3例,牙龈折裂线明显15例,较于X线有明显优势;检测灵敏性为94.74%,显著高于X线。上述指标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检查方法骨折检测灵敏性
CBCT是近年来新近出现的口腔诊断技术,相较于传统CT,不但辐射剂量更低,而且还带有空间分辨率更高等突出特点[2],体素大小能够达到150 μm,而最小断层在精确度上也可达0.2 mm。通过计算机相关的专用性软件,能够在任意方向上予以重建,处于扫描范围之内的所有层面、方面和不同间隔间的截面图,都能成功获取,从而使得主治医师能够对患者口腔进行细致而立体地病灶观察。CBCT仅需投照一次,就能够得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三维图像,主治医生只有结合自身需要,就可使颊舌向、远近中向以及冠跟向上的牙髓腔三维解剖式结构图像清晰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够按照断层厚度、角度的不同性对患者根管形态及结构观察清楚,帮助主治医师对根管走行情况做到明确掌握和清晰了解,继而成功确定横断面与矢状面的根管数量、走向和形态,也能够实现根尖对应根尖孔具体位置的确地,从而对变异根管进行及时、正确处理。
所谓埋伏牙,是埋伏阻生牙与埋伏多生牙的统称,是指牙萌出阶段,由于位置不够,亦或者周围有阻力影响,而无法在正常位置萌生的牙。通常情况下,浅部垂直阻生性埋伏牙的初步性诊断多以根尖片、咬合片以及全口曲面体层平片等来完成,但是针对部分埋伏较深,特别是水平阻生和倾斜阻生者,X线检查受照射角度及牙片放置弯曲的影响,常常造成影响放大或变形,加之人体口腔颌面在组织结构上极具复杂性特点,在传统X线技术局限性的协同干扰下,实际的三维立体组织结构被摄成二维平面型图像,严重降低了图像分辨率,乃至于周围其他结构相重叠,无法进行准确、客观而全面地定位。
本研究显示,CBCT技术在牙槽骨缺损、埋伏牙位置的判断准确性,以及牙齿折裂检测灵敏性上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由此可知,CBCT有助于主治医师对牙患进行准确定位,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因此应提高使用率,并予以推广,本结论与夏小雪等[3]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CBCT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应予以推广。
[1] 吴宝江,牛忠英,史亮,等.CBCT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5,13(4):200-204.
[2] 周斌,何展飞.CBCT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139-140.
[3] 夏小雪,王守东,滕蓉,等.关于CBCT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J].饮食保健,2015,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