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7例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7-06-24 13:55莫小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药源性附件中药

莫小俊

(广西贺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门诊部,广西 贺州 542899)

2117例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莫小俊

(广西贺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门诊部,广西 贺州 542899)

目的:分析我市2013年1月-2016年1月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的致病药物及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对其致病药物及皮肤附件损害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2117例,其中,主要为感染疾病用药(50.44%),中药及其制剂(24.52%)。主要皮肤附件损害类型为斑丘疹(85.92%),红斑疹(10.25%)。引起斑丘疹、红斑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均为感染性疾病用药和中药及其制剂。好转1239例,治愈869例,有后遗症9例。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预防和减少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

皮肤附件损害;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及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临床上引起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的药物种类也不断增加。为研究近年来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其发生相关因素的情况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我院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因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的患者211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市上报的药源性皮肤附件不良反应报告2117例,均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评价的有效报告。

1.2 方法

2117例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报告按患者基本情况、药品种类分布、潜伏期、用药关联性评价、报告类型及转归情况、治疗等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2117例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报告中,男1028例(48.56%),女1089例(51.44%)。男女比例为1∶1.06,女性略高于男性。年龄1~90岁,平均年龄35岁。见表1。

表1 药物引起皮肤附件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2.2 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的药品种类分布

感染疾病用药1068例(50.44%)、中药及其制剂519例(24.52%)、肠外肠内营养、电解质,酸解平衡用药197例(9.31%)、神经系统用药53例(2.50%)、消化系统疾病用药52例(2.46%)、解热镇痛用药44例(2.08%)、呼吸系统疾病用药37例(1.75%)、肿瘤用药36例(1.70%)、心血管疾病用药25例(1.18%)、其他86例(4.06%)。2117例药物所致皮肤附件损害中,抗感染药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两者总和占74.97%,见表2。皮肤附件损害类型与常见致敏药物间的关系见表3。

表2 皮肤附件损害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构成比

表3 药物与皮肤附件损害类型的关系

2.3 潜伏期

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第一次用药后4~20天内发生。若重复用药,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则会在24 h内发生,而敏感者则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本文中大多数皮肤附件损害均为用药后数分钟内发生,有明确潜伏期者416例(19.65%),潜伏时间最短为使用药物2 h后,潜伏时间最长为用药40天后。

2.4 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用药关联性评价

2117例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报告中,很可能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1390例(65.66%);可能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353例(16.67%);肯定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374例(17.67%)。

2.5 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报告类型及转归情况

2117例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报告中,一般不良反应1800例,严重不良反应317例,新发现的不良反应105例。经过对症、停药等处理后,大多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症状治愈或者好转。其中,好转1239例(58.53%);治愈869例(41.05%),有后遗症9例(0.42%)。

2.6 治疗

2117例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患者多数为轻中度皮肤附件损害,对轻度皮肤附件损害患者停用致敏药物或/和更换输液管给予冲管,同时使用抗组胺药或/和外用药物对症处理为主,经对症后,皮疹1 h后消退。对中度皮肤附件损害或反复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或肌内注射地塞米松。多数患者病程较短,经过治疗多在3~7天内治愈。部分患者病程稍长,如1例头孢呋辛与利巴韦林引起的多形性红斑患者40天后仍然有部分红斑未完全消退;1例氨苯砜片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约需24天皮损才能完全消退。对病程较长的皮肤附件损害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天后减量并改为口服泼尼松片,同时口服抗组胺药物等对症处理。

3 讨论

3.1 性别和年龄结果分析

从年龄分布来看,0~9岁(20.08%)与>50岁者(31.65%)占大多数,即药源性皮肤附加损害多见于儿童和中老年人,这可能是由于这两个年龄段机体免疫功能较弱,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关[1]。本组数据提示男女性别对皮肤附件损害发病无明显影响,这与文献报道[2]一致。

3.2 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2117例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以抗菌药物为主(50.45%),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占62.73%(以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美唑、头孢西丁最为多见)。其余为氟喹诺酮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致敏原可能是因为这类药物是一些高分子杂质或内源性聚合物,容易聚合成抗原,抗原与抗体结合,释放组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过敏的症状[3]。519例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其中中成药注射液369例(71.10%),随着中药及各种制剂的应用,其所致皮肤附件损害发生率也在增加,特别是中药注射剂,有关其皮肤附件损害不良反应时有报道,一方面是由于其成分复杂、分子量大,且含有多种致敏原,且受到提取工艺等技术因素影响,不能保证提取物纯度,掺杂了一些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杂质,例如蛋白质及鞣质等致敏性成分[4-7];另一方面是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配伍造成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中药注射剂并加强临床观察。一般认为,肠外肠内营养、电解质及酸解平衡用药等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但从表2看出,其发生率比较高,占9.31%(主要为氨基酸类、维生素类、脂肪乳类、微量元素类等),与徐洪玉等[8-9]报道一致,随着营养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良反应报道越来越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3.3 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类型与药品种类分析

2117例皮肤黏膜损害不良反应中,主要皮肤黏膜损害为:荨麻疹、剥脱性皮炎、风团疹、多形性红斑、水疱疹、斑丘疹、红斑疹。损害类型与涉及主要药物种类与例数见表3,引起药物皮肤黏膜损害主要为斑丘疹(85.92%)。感染疾病用药、中药及其制剂可以导致各种类型的皮肤黏膜损害。重症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及水疱疹是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皮肤附件损害,尽管发病率较低,临床用药时,也必须应引起高度重视。从表3可知,不同致病药物与不同皮肤附件损害类型之间存在某些内在联系,不同的皮肤附件损害类型与临床表现、脏器累及程度及预后有直接关系,这可提供临床医生在诊治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时参考。

药源性皮肤附件损害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只有加强用药监测,特别是加强感染疾病用药、中药及其制剂的用药监护,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才能避免或降低皮肤附件损害的发生率。同时,还必须完善皮肤附件不良反应报表的收集和上报工作,这样才能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1]许建新.我院近6年皮肤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回顾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4):269-271.

[2]庞晓文,杨雪琴.皮肤药物不良反应14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9):573-574.

[3]马妮飞.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业, 2001,10(3):61-62.

[4]杨东.我院2013年度19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564.

[5]马冠群,邝俊健.109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0,7(9):558-560.

[6]王慧.12例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死亡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0(4):189-191.

[7]刘宏明,许莉莉,崔冉,等.66例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2):107-110.

[8]徐洪玉,郑磊.167例住院患者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4):223-226.

[9]李钟勇,何清华.我院2014年营养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1C):171-172.

本文编辑:张钰

Analysis of 2 117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 of Drug-induced Lesion of Cutaneous Appendages

Mo Xiao-jun
(Department of Outpatient, Hezhou Hospital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Guangxi Hezhou 542899, China)

s】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lesion of skin appendages due to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in He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Methods:The data on lesion of skin appendages caused by ADRs in He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ata bank of Monitoring Center of ADR to analyze the drugs causing the lesion and the type of lesion. Results:A total of 2 117 case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50.45% were caused by drugs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24.52%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 The lesions were mainly maculopapule (85.92%) and erythematous eruption (10.25%), both of which were mainly caused by the drugs for infection diseases and TCM. A total of 1 239 cases were improved, 869 were cured, while sequelaes were observed in 9 cases. Conclusion:Rational drug us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 skin caused by drugs.

Lesion of Skin Appendages; Adverse Drug Reaction; Rational Drug Use

R595.3

A

10.3969/j.issn.2096-3327.2017.04.018

2017-02-03

莫小俊,男,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E-mail:89570353@qq.com

猜你喜欢
药源性附件中药
大型外浮顶储罐安全附件常见问题
人源性药物代谢及其介导的药源性毒性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发展历程简介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老人慎防药源性疾病
“中药零食”怎么吃
三联疗法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一例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