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的回顾性分析

2017-06-24 13:55凌云何修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药制剂注射剂药师

凌云,何修方

(绩溪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安徽 宣城 245300)

16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的回顾性分析

凌云,何修方

(绩溪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安徽 宣城 245300)

目的:分析了解本地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总体情况和规律,提高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中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水平,促进涉药单位指导公众合理运用中药,守护基层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安徽平台筛选本地2012-2016年上报的中药ADR报表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66例中药ADR纳入研究,≥45且<65岁年龄段ADR发生率最高,为44.58%;注射给药方式单品种的ADR发生率最高,达到5.3例/品种;合并用药会增加ADR发生的风险、一般ADR占比高,为96.39%;严重不良反应占比3.61%,需重视;药师占上报人职业的比例为66.87%,是ADR报告的主体。结论:应重视中药ADR,强化ADR监测,促进中药制剂工艺、标准和作用机理研究,完善药品说明书,发挥药师职能,深入拓展药学服务,降低公众用药风险。

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更是中医学的灵魂。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提取、提纯技术为基础而制成的中药制剂(中成药)不断增多。人们的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药性缓和,安全无毒副作用,加之一些媒体广告为逐利而进行夸大、误导式宣传,致使不少患者盲目、长期、随意、超量使用中药制剂,导致各类因使用中药制剂产生不良反应甚至药害事件的发生[1]。作为工作在基层一线的不良反应监测者,有必要正确地认识、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通过深入剖析原因、研究对策、守卫公众用药安全。本文对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本地区中药制剂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加深对中药ADR的认识,促进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安徽平台,以Excel电子表形式导出绩溪县2012-2016年ADR报告1086例,筛选出中药制剂(中成药)ADR报告166例,对患者年龄、ADR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药物联用(合并用药)情况、ADR类型和ADR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

166例中药制剂ADR报告在不同年龄段中均有分布。患者年龄2个月~86岁,平均年龄(27.5±13.8)岁。其中,≥45且<65岁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占44.58%,14岁以下婴幼、儿童发生ADR占7.23%。各年龄段ADR发生例数、构成比见表1。

2.2 发生ADR的药品剂型和给药方式

按通用名称进行统计,在报告的166例中药ADR中,共涉及品种80个。对中药剂型和给药方式进行ADR统计,其中,通过注射给药品种10个,发生ADR 53例;各类口服给药品种45个,发生ADR 81例;外用药品16个,发生ADR 24例;其他给药方式品种共计9个,发生ADR 8例,见表2。

2.3 发生ADR时的药物联用(合并用药)情况

按合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单独用药ADR报告91例,占54.8%;涉及合并用药ADR报告75例,占45.2%。其中,二联用药ADR报告28例,三联用药ADR报告49例,见表3。

2.4 ADR发生类型

在所收集的报告中,一般ADR占大多数,有160例(其中新的41例),占96.39%;严重的ADR为6例(其中新的1例),占3.61%,见表4。

表1 ADR患者年龄分布

表2 ADR药品剂型和给药方式

表3 ADR药物联用(合并用药)情况

2.5 ADR报告人的职业类型

上述报告中,由于药师职业遍布各涉药单位,因此来自药师的ADR报告占比最高,达66.87%,其次为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见表5。

表4 ADR发生类型分布

表5 ADR报告人的职业分布

3 讨论

3.1 年龄对ADR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来,中药制剂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人群。其中,以≥45且<65岁中老年人群ADR发生率最高,这与进入中老年后,参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主要组织器官代谢功能下降有关[2],同时亦与该年龄段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不断增大相关。

3.2 不同剂型、给药方式对ADR的影响

从表2来看,166例ADR报告中,通过注射给药品种10个,发生ADR达53例;由于样本量较低,注射给药品种总体ADR比例虽低于口服药物ADR发生率(口服给药品种45个,发生ADR 81例),但值得注意的是,注射剂型的单个品种的平均ADR发生率远高于口服给药剂型或其他剂型组,且3例严重ADR报告均来自注射剂。分析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高且严重的原因,本文认为:中药制剂成分复杂,传统汤剂为口服,现代注射剂(直接入血)的应用机理研究尚需深入,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理研究尚浅,尤其是中药制剂具有多成分、复方配伍等特点[3],在应用其有效成分的同时,制剂中还混杂大量未知其安全性的成分;同时,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制备注射剂添加的各类助溶剂、稳定剂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增多。为此,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各类中药注射剂的抽样检验力度和覆盖面,明确中药注射剂的市场总体质量、工艺情况,以利于制药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减少ADR的发生。

3.3 ADR报告人职业与用药风险防控

药师既是药学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更是保证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者,在ADR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但在表5中,3例严重不良反应均为医生或护士上报,说明在ADR监测中,药师需要更进一步深入临床一线,配合医护,利用自身对药动、药效学和对药物归经性味或是化学结构的认知优势,深入把握各类ADR发生的特征和规律,进一步发挥药学服务的主观能动性,防范公众用药风险。而不只是简单充当“发药工”或“卖药郎”的角色[5],这一点对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更有启示意义。

3.4 中药的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重视

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多方面的,在药学实践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不少群众秉承“中药无毒性、无副作用、无过敏反应”“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理念,使得中药应用的合理性问题显得更为复杂。长期用药、超剂量用药、忽视配伍禁忌合并用药等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6]。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的增多,基层ADR监测工作中应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通过安全提示、厂家预警、公众科普等多种方式,提醒广大公众注意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纠正用药误区。同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督促厂家加强对产品的上市后监测和不良反应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药品说明书,填补“尚不明确”的空白[7],提高公众合理安全用药水平。

[1]黄之训,王悦晴,张惠芳,等.中药药害与不良反应之探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3,10(12):26-29.

[2]魏戌,谢雁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发生机制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 2748-2751.

[3]叶祖光,张广平.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1-6.

[4]李春玲.浅谈药师对临床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86-87.

[5]王建青,郝加虎,吕雄文,等.健康素养融入临床药学教育体系必要性的思考[J].安徽医药,2015,19(6):1025-1028.

[6]李娆娆,张志杰,王祝举,等.近60年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213-216.

[7]陈伟,穆秀珍,马金兰.110份中成药说明书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5):676-677.

本文编辑:鲁守琴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66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Ling Yun, He Xiu-fang
(Jixi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hui Xuancheng 2453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regularit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eparations in J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China, improve the monitoring level of the ADR by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romot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to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f TCM in public and protect the safety of drug use. Methods:The data on ADRs caused by TCM preparations reported in Jixi County, Anhui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6 were downloaded from the Anhui Platform of National 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A total of 116 cases of ADR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incidence of ARD in age group of ≥45 and <65 years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44.58%. The incidence of ADR caused by a single drug by injection route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5.3 cases/kind. Combined adminstration of drugs increased the risk of ADR. General ADR accounted for 96.39% of total cases, while severe ADR accounted for 3.61%,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 portion of 66.87% of ADR were reported by the pharmacists. Conclusion:ADRs caused by TCM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on which the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 and mechanism of TCM should be promoted, while the drug instruc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pharmacists should take part in and expand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drug use in publ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Analysis

R286

A

10.3969/j.issn.2096-3327.2017.04.019

2017-03-24

凌云,男,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品监督检验及不良反应监测。E-mail:jixily@126.com何修方,男。研究方向:药械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E-mail:jixifda@126.com

猜你喜欢
药制剂注射剂药师
药师“归一”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4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10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讨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药制剂研究开发平台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团队介绍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