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7-06-23 21:12夏既妹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创设数学

夏既妹

摘 要:面对现今科技社会的进步,对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积极改变现今的数学教学状态。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前提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功底,进行数学课程情境的合理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猜想,并且相互交流、进行推理等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夯实数学基础,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一、前言

所谓情境,指得就是情景、环境。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情境一般是指由特定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氛围和环境。具体到数学领域,数学情境就是指从事数学活动的氛围,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教师根据数学课程的目标以及内容进行创设的具体的数学活动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场景中去主动探究事件或者解决问题。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开启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思维,引发学生求知的自主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一种学生教师的双赢模式。

二、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应该遵循的原则

1.情感性。

情境教學,是以情感调节为手段,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情境教学需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重视情感对认知的促进。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特别要注意把握情感情原则,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引导他们利用情感认知。教师创设的情境首先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然后帮助学生建立起思维活动的框架。这个情境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前所闻所见所想或者是未曾有所感受但是趋向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有新旧知识融合的可能性,这样的情境,学生会觉得富有趣味,愿意主动接受挑战。而且,教学过程中,师生感情融洽,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情感与认知相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生活性。

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所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必须遵从生活性原则。通过学生平常生活问题或者将来可能面对的问题,挖掘发现生活中数学与数学课程的相互联系,让学生自己探究数学,解决问题,建立社会责任感。

3.问题性。

我们求知的欲望都是由问题所引发的,出现问题,研究如何解决问题,给定思维一个思考方向。因此,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含有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创造问题情景,鼓动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热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相关措施

1.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设置的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越感兴趣,然后学生接收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时,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现数学问题。比如,教师在讲授“平面图形”时,可设计一下生活场景:“自行车停放时,把脚撑放下去,车子就可以停好的事实中,看到了什么问题?如果脚撑不放下去可以吗”通过平常生活中的实际物件,引导学生认识平面,了解平面的概念,得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结论,然后引伸到别的事物中,比如怎么就锁住一道门(两个合页、一把锁)?公园里的花圃的篱笆门,它是怎么固定在一个面上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对平面这个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得出结论。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观察与概括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通过实际操作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自己动手探索是一种学习的极佳方法,学生利用身边可用的材料或者教师提供一些物件,由学生自己来动手实际操作,观察、思考,从而建立对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相应的规律、性质以及联系,形成数学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将普通的、有趣味的和发散思维的数学学习活动设置成学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给学生探索、相互沟通、自主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领物数学真谛,将“学会”转化为“会学”。比如,搭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棍,搭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火柴棍,搭三个三角形需要7根火柴棍。那么,搭1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跟火柴,搭40个三角形需要多少火柴,搭x个三角形需要多少火柴,需要的火柴根数表达式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来认识代数式概念。学生自己操作,思考,建构数学知识。

3.通过自主评价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有效地继续扩展和延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对数学活动和探索进行自我评价,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问题和结果进行分析思考,优化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同化迁移知识,进一步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摆脱惯性思维,寻求最佳方案。通过自评,教师带领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四、结语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一步一步引导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并不断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严木章.创设有效数学教学情境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0,(24).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创设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