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君
摘要: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提高了课堂效率。它突破了教学难点,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但多媒体的应用不应拘泥于形式,而违背教学宗旨。灵活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优势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圖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它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历史教学,能够有效的渲染课堂气氛,能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美国学者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表明,要学生对自己讲述的历史感兴趣,就得想办法刺激学生的感官乃至心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和复杂,年代久远,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自主学习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实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利于学生参与交流的情景,在教师引导、启发和激励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给学生思考的内容、机会和方法,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表达、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好处。
4.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现行的历史材料,内容较多,按传统教学方式来讲授难以完成。多媒体课堂教学不仅提供了教学新思路,且使知识信息传递快,可以有效调控教学。所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节省授课时间,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以及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须将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带入课堂供学生查阅。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调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这一难点,达到多媒体软件不可取代性的教学要求与效果。
5.运用多媒体技术,陶冶学生情操,加强思想教育
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在逐步形成和确立。历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设良好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以教师为主多媒体为辅
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不是教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教师应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课堂中教师应居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言、态、情对学生起着巨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2.多媒体的应用不应拘于形式,而应注重内容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动、思维活跃是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学生很容易被一些新异的东西吸引,他们的思维活动、注意力如果难以集中,最终就必然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简化艺术效果,突出教学内容和重点。
3.多媒体的使用要理智,注重实效性
运用多媒体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而有些教师盲目使用,忽视传统教学手段,对那些传统教学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不明显。有人喜欢把图片、影视或文本转换为计算机演示,而由于受技术因素影响,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往往受到限制。与其花那么大精力去把他们制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仪或挂图来得方便。
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确定教学方法,灵活机动地处理好各种教学手段。这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推动历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周健.浅析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2016,(08).
[2]邓燕敏.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文教资料,2010,(11).
[3]曾宪贵.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企业家天地,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