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的特色及解决方案

2017-06-23 09:12黎永胜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开放式互联网

黎永胜

摘要: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既不是传统图书馆的简单线上复制也不是单纯将图书数字化和集中化,而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平台的支撑,有着自己独特的运作模式和资源优势,真正从读者需求出发,力图为广大用户提供最实际最实在的电子图书资源和阅读渠道。文章探讨了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的特色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

1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概述

1.1时代背景与阅读环境

在大数据背景下作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的图书馆也面临一个全面整合、开放获取和共享共建及馆际互借等协同服务的问题。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启动了三大数字文化建设项目: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后,启动又一个重要的数字文化建设工程。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移动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丰富了“阅读”的内涵——移动阅读得以产生。移动阅读是指使用手机或带有通信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等通信终端进行的移动化、口袋化、个人化的电子阅读行为,阅读的内容既包括图书、杂志、报纸、原创文学、博客等,也包括专门定制的手机杂志、手机报、动漫及各类互动资讯等内容。

人们的传统阅读时间已经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打散,使得阅读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显得较为奢侈,而移动阅读恰恰可以充分挖掘传统阅读无法覆盖的碎片时间,如工作之余、排队等候、上班路上等等,使人们的时间得以有效利用。拥有一个具备通信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成千上万册书即可尽收眼底,这极大地刺激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是在移动阅读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突破了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在时间空间的诸多限制,成为新时代公众进行文化建设的理想平台。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是由实体纸质图书馆、光盘电子馆藏、数字图书馆等多个部分组成,统一门户网站提供一站式的内容导航,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登录。方便读者一目了然了解图书馆的最新信息和服务内容。

1.2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站在“互联网+”时代,不难发现,人们的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接收,各种各样的公众号推送内容要点开,朋友圈文章要读,新闻客户端要浏览。

不可否认,这些由微信、微博、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介编织起来的立体网络,把人们带进信息知识丰富海洋的同时,也渐渐拉远了人们与纸质图书的距离。当电子阅读、移动阅读成为阅读的新常态,阅读文化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那么,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和各种高科技阅读终端多元化的今天,人们该如何去获取需要的信息?以往阅读图书,只能局限于私人阅读,和其他读者之间很难有任何交流,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不一样,新兴的阅读方式更在意读者的分享与交流,原先的读书心得变成了公开交流会,读书的乐趣也不一样。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如何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为众多读者带来了福音。

2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的特色与优势

2.1与传统实体图书馆的对比优势

传统图书馆,指拥有实体结构和纸质馆藏并具有一定管理的图书馆,在过去,传统图书馆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最受读者青睐的阅读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提高,传统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实体图书馆对比有着巨大的优势。

(1)传播面广,受众群大。传统图书馆的缺点:印刷型文献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多;图书馆的开放和利用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传递慢;资源共享困难。数字图书馆的优点: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丰富、文献信息密度大、体积小。数字图书馆的利用不受时空限制,传播面广,受众群大,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通过任何方式(手机、电脑、平板等)访问数字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的使用。数字图书馆信息传递速度快、资源共享性好、资源利用率高。

(2)兴趣阅读,互动交流。互联网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使得人与人之间,将阅读、学业、人生的经验和体会进行展示和交流。数字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阅读平台,更是一个交流社区,广大读者都可以在此自由发言,以书会友,随时分享阅读的收获和快乐,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阅读区,极大提高读者的积极性,培养读者更好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3)读书活动,效果显著。提供校内新闻、组织活动、书评、书友相互交流互动、推荐图书等功能,具备了各类读书网站的大部分功能。可以很方便地组织读书活动,使读书互动交流很好地得到开展。

(4)专属打造,终生书房。读者注册获得账号后,可终身使用互联网数字图书馆,互联网数字图书馆每年更换部分图书和听书,可以永久保留书的阅读权,因此可以将自己感兴趣、读过的图书都保留下来,留下宝贵的人生财富,为读者提供一个网上个人“终身书房”。

(5)个性化阅读。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倡导创新精神,个性化阅读。提供手机客户端,支持移动阅读,手机客户端软件功能齐全,阅读体验好,读者可以将图书、听书免费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收听,使每一位读者都拥有了一个随时携带的个人数字图书馆。

2.2与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对比优势

在我国传统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个数字信息资源库,每个图书馆都有着自己的规划,存在着自我管理,自我决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自己的数据库,难免出现数字资源重复建设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甚至会阻碍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个数字图书馆要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互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资源的整合当中,最终为广大用戶提供更为优质和全面的信息服务。

3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除了传统的Web形式的统一门户外,还同时提供基于电脑的客户软件,打造个人书房,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红外多点触屏的多终端移动客户端登陆接入方式,使得读者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不论通过何种途径,均可无障碍访问互联网开放图书馆。

3.1 24小时无障碍无边界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十分显著,可以让读者体验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无障碍无边界”的阅读,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访问数字图书馆任何内容的5A(Any person,Any time,Anywhere,Anyway,Any content)目标,任何人可通过手机、电脑、Pad等任何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在任何时候,在宿舍、课堂、出差、出国、假期回家、实验室等任何场合、检索、浏览图书、听书、杂志等任何内容。借助图书馆无限丰富的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培养公民终生阅读的习惯,认知世界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3.2多终端同步阅读

单点登陆,多终端同步,用户可以通过网页、PC客户端、手机、PAD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登陆,在线阅读或下载本地阅读,通过联网平台保留阅读记录,下次通过任意终端登陆获取阅读信息,从而实现跨终端同步阅读。

3.3专属“私人书房”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数字图书馆在平台的云端,为每一个读者打造专属“私人终身书房”,每位读者都将拥有自己的“虚拟书架”,保存所有阅读过的书籍、读书笔记和书籍评论,并可按照日期分类排列,可以终生保存并可随时翻阅回顾,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3.4交互“悦读社区”

数字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的社区,广大用户都可以在此自由发言,以书会友,随时分享阅读的收获和快乐。“私人终身书房”的互相访问功能,以及通过微博微信等工具方便地实现互动分享。另外,平台具备强大的读书和征文活动组织运营功能,主办机构以及团体都可以随时组织并发布各类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培养公众阅读习惯,提高公民的阅读热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推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3.5平台建设及内容架构

开放式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及内容架构包括以下5个模块,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从实际应用角度入手,针对读者和管理者,全面整合了馆藏内及馆藏以外的各种学术文献的应用、管理。

(1)图书馆应用系统。提供开放式图书馆图书资源应用平台,实现集中展示、统一认证、登录、查询、图书阅读、下载、分享、读书活动组织等。

(2)数字图书资源管理后台系统。数字图书馆服务运行网站,实现对电子图书及各类数字资源的分类管理、图书上架下架、资源配置、权级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后台管理调度。

(3)阅读客户端个人书房。开发基于个人电脑的专用阅读客户端,打造本地个人书房,和图书馆平台连接,作为图书展示、推送、检索、下载、存储、阅读的工具,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个人图书的管理。

(4)数字图书。提供数字图书,涵盖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哲学心理、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普百科、德育读本、原创文学等类别。

(5)有声图书。汇集30000集专业配音录制的畅销小说、文学读物、英语学习、影音艺术等作品,另有独家授权资源:评书、相声、曲艺等传统艺术作品。

4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体图书馆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展望未来,随着网络市场的逐步规范,知识产权意识的广泛普及,全新的互联网数字图书馆能够以版权机构、作者为正版数字内容来源,进行内容的整合和管理,向手机、手持终端、互联网等媒体提供数字阅读产品,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精品数字阅读内容,全力助力全民阅读和国民素质的提升,真正实现开放的图书资源,移動的阅读体现。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开放式互联网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