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肖 张丽荣 何树艳 韩秀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青光眼科,吉林 长春 130022)
自制眼球按摩器在老年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
史金肖 张丽荣 何树艳 韩秀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青光眼科,吉林 长春 130022)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应用自制眼球按摩器控制眼压的效果。方法 由同一术者行小梁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80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自制眼球按摩器进行术后眼球按摩,由责任护士指导教会使用;对照组行常规手指按摩,由责任护士指导操作。两组均遵医嘱于术后7 d开始按摩,建立患者个人档案,追踪记录术后7 d、1、3、6个月的眼压变化及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率。结果 两组眼压在术后7 d、1个月无明显差异,而3、6个月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的老年患者应用自制眼球按摩器进行眼球按摩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有助于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小梁切除术;自制眼球按摩器;青光眼
我国青光眼罹患率为1.95%~3.6%,青光眼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1〕。目前,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其中小梁切除术以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明确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小梁切除术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形成功能型滤过泡以调控眼压,而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又依赖于有效的眼球按摩。本文拟观察自制眼球按摩器在老年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对眼压的控制效果。
1.1 一般资料 2015年4~8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青光眼科收治并行小梁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80只眼),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65~80(平均73)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4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均以眼球上方角膜缘为基底做结膜瓣,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另眼行虹膜激光打孔术。术后前房均形成良好,眼压稳定,无视网膜脱离,无脉络膜脱离。通过拆除可调节缝线使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7 d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术者均为同一医生。②患者出院时眼压在标准范围内,无失控情况。③患者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均已掌握按摩器使用方法或手指按摩法。排除标准:帕金森病、脑卒中、老年痴呆等不能配合操作的患者。两组性别、眼别、年龄、病情、文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于术后7 d遵医嘱开始使用自制眼球按摩器按摩眼球,由责任护士教会患者使用方法;对照组于术后7 d按常规行手指按摩眼球,同样由责任护士指导操作。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并追踪记录两组术后7 d、1、3、6个月的眼压变化。①自制眼球按摩器的设计与制作。见图1。按摩器采用优质塑胶为原料,分为按摩头及手柄。按摩头前端呈扁平鸭喙状,光滑圆钝,不会划伤眼睛,适合嵌进眼眶下缘处;手柄两侧有握力按钮,通过握紧-松开-握紧-松开动作使按摩头产生抬起-落下的动作,从而起到推拿眼球、挤压房水从滤过道溢出的效果。握力钮内部使用钢质弹簧完成回弹动作,按摩头起落的幅度由握力大小决定。按摩器表面光滑圆润,手柄舒适,操作简单,清洗方便,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制作成本低,可经常更换。②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不方便的患者可取仰卧位),根据眼别选择左或右手持按摩器手柄,按摩器平行贴于与脸颊,将按摩喙嵌入下眶窝处,深度适宜,患者平视前方或略向上注视,按动手柄,推拿频率为15~20下/min,根据不同患者的眼压情况选择3~4遍/d。③建立健康档案。每个患者都建立个人档案,嘱托出院后定期复查并追踪记录包括在院期间和出院后眼压变化及滤过泡成形情况。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控制范围、滤过泡成形及手术效果。①眼压控制范围:使用同一台Goldman眼压计测量记录;测量3次取平均值。②术后恢复情况:滤过泡成形状态按照Krontel分型法〔3〕:分为Ⅰ型,滤过泡微小囊泡型;Ⅱ型,滤过泡弥散型;Ⅲ型,滤过泡包裹型;Ⅳ型,滤过泡缺如型。其中Ⅰ型、Ⅱ型为功能型滤过泡;Ⅲ型、Ⅳ型为非功能型滤过泡〔3〕。小梁滤过术成功标准:在不使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的情况下,眼压维持在10~21 mmHg范围内,同时功能型滤过泡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χ2、t检验。
图1 自制眼球按摩器示意图
2.1 两组术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7 d、1个月与对照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3、6个月时眼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滤过泡成形情况及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眼压控制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下表同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n(%),n=40〕
青光眼是一组与眼压高低密切相关的终身性疾病,是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典型特征的致盲性眼病。控制眼压仍是目前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控制眼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临床上对于那些药物控制眼压不佳的青光眼患者,应尽快选择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也是目前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4,5〕。小梁切除术的基本原理是手术切除眼球部分巩膜及小梁组织,人为构建一条引导房水外流的通道,房水经眼内流入结膜下,形成滤过泡。滤过泡周围的球结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淋巴管网,房水因此分流弥散开来,从而起到降低眼压的作用。临床上,功能型滤过泡一般具有弥散、微隆起而血管少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压。相反,那些结膜滤泡瘢痕化、滤过泡缺如且前房较深、眼压升高,往往提示房水滤过道发生阻滞。由此可见,滤过泡成形状态是判断术后滤过道通畅与否的有效指征。滤过泡的状态依赖于术者的手法、患者自身的体质和术后规范、正确、有效的眼球按摩。眼球按摩通过对眼球壁施加压力,使眼内的房水冲破巩膜瓣及结膜瓣下的粘连,经人为构建的巩膜切口流入结膜下,从而反复冲刷滤过道,使滤过道通畅并延续巩膜瓣愈合,有利于形成功能型滤过泡。术后早期滤过泡尚未形成瘢痕之前,眼球按摩疗效显著,每次按摩后滤过泡弥散,眼压下降,提示预后良好;若滤过口开始形成瘢痕,按摩后滤过泡不扩大,则提示预后欠佳。眼球按摩可充分发挥房水的作用,延缓了滤过口瘢痕粘连,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滤过手术的成功率〔6〕。青光眼具有不可逆性,术后往往有些患者的视力还会稍有下降,一些患者对此心理上不能接受,思想负担愈来愈重,不利于病情恢复,一旦术后按摩不到位视力反而会下降很快。青光眼术后眼球按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老年青光眼患者由于行动迟缓、关节僵硬、理解及平衡能力差、身患其他老年病、伴随青光眼特质如固执、偏激、依从性差等诸多原因〔7〕,实施按摩这项操作有相当大的难度。我科自制的眼球按摩器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易于清洗、便于携带等诸多优点,可使小梁切除术后出院的老年青光眼患者在无人协助下有效地按摩眼球,调控眼压,使其自我效能感增加,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1 袁志兰.我国青光眼临床试验开展的必要性及其面临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6):485-7.
2 赵小飞.术后眼球按摩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及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115-8.
3 晁明伦,刘 芳.复合小梁切除术及术后眼球按摩治疗青光眼〔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2):135-7.
4 Knape RM,Hodapp EA,Parrish RK 2nd.Trabeculectomy outcomes〔J〕.Ophthalmology,2012;119(12):135-7.
5 Dulku S.Trabeculectomy success tates〔J〕.Ophthalmology,2012;119(10):2194-5.
6 徐迎光,周永东.眼球按摩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1):75.
7 张 娜,秦立强.老年青光眼患者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7):1115-6.
〔2016-07-19修回〕
(编辑 苑云杰)
韩秀清(1971-),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青光眼研究。
史金肖(1986-),女,护师,主要从事青光眼研究。
R775.3
A
1005-9202(2017)11-279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