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军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农村工作局 何春华/昆山市张浦镇政府
健全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对策
徐建军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农村工作局 何春华/昆山市张浦镇政府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大力推进家庭农场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让农民成为“很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前途”的产业,使昆山农业走上科学、高效、生态、可持续的都市现代农业之路?本文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立足昆山实际,针对当前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制度安排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必要条件。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一是确权土地。家庭农场经营者手中的土地应该有三个“权利人”,所有权是集体,承包权是村民,经营权是家庭农场。土地承包者可以自愿、有偿地将土地委托给村委会流转,家庭农场经营者再从村委会申请获得土地,并支付相关流转费用,流转双方要分别与村委会签订流转委托书和流转合同,保证双方的诚信互利。二是确定合理的流转费标准。流转费既要保障农地转出户的利益,又要避免过高,增加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其农地流转费以每亩250公斤稻谷为标准,按当年的稻谷收购价折现兑付。
2、适度的家庭农场规模。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种地农民能就业、能生活,而且能生活得较好,能留住种地者;二是依靠家庭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下,可以完成整个生产经营。那么,土地的经营规模多大,最适合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昆山?借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上海市松江区,家庭成员不具备农机驾驶技术的家庭农场规模在100~150亩,家庭成员能熟练操作农机的“机农一体”家庭农场规模在300~400亩。
3、公开公平的进退机制。一是设置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基本条件。本村农户,男性年龄低于60岁、女性低于55岁,拥有农民培训考核合格的结业证书,依靠家庭成员能完成生产经营管理。二是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公平的竞争办法,采取全体村民参与的民主评议和公示制度。三是建立退出机制。家庭农场年度考核不合格终止承包协议,出现转包等违规现象终止承包协议。四是健全稳定机制。一般家庭农场承包期不低于3年,一贯经营良好的鼓励延长至5年以上,稳定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生产经营。转包和承包期限短,都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严格的管理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内容。包括生产管理、粮食产量、茬口安排、外围沟清理等全年生产经营情况。完善考核队伍。建立以村委会牵头村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平的考核队伍。建立考核结果公示制度。
5、完善的补贴制度。一是完善补贴种类。为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在坚持中央、省级粮食生产补贴的基础上,出台市级扶持政策,给予家庭农场相关的必要补贴,推动家庭农场发展,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种地积极性。二是完善补贴的发放程序和标准。坚持中央、省级补贴按种地面积发放外,市级相关补贴与生产管理考核挂钩,根据考核结果发放补贴。
6、休养生息的土地利用制度。
合理的土地利用,既能够改善粮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又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市松江区从2009年秋播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三三制”秋播计划,即秋播种植大小麦面积1/3,种植绿肥面积1/3,深翻1/3,全部耕地三年轮茬一回。通过相应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种植绿肥和深翻实现了耕地质量的提高。耕地质量的提高和粮食作物的适期播种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实现了减量使用,有利于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缓解家庭农场“三夏” “三秋”时劳力、机械紧张的矛盾,实现了农事有序开展。
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必须要有良种、良法和良田的配套,其中良田是基础。所以,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有利于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同时,通过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解决好家庭农场“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对于家庭农场的增产增收具有的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设集中连片的粮食种植区。划定永久性基本粮田,统一编号,建档立卡,有效保护日益稀缺的耕地资源,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将在建和待建的区块调整为大田块,以适应现代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耕地连片面积最少100亩,少于1000亩的方划为百亩方;1000亩以上,少于10000亩的方划为千亩方;多于10000亩的方划为万亩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路面宽度应与大型农业机械相配套,建设与粮田面积配套的仓库(农资、农机等)、晒场(操作场)。水利方面,应做好河道的新开和疏拓、地下渠道新建、明渠衬砌等,配套现代化灌溉泵站,提高田间除涝标准。林业方面,丰富林带、建设生态廊道,林带布局在区域主干道和田间支道以及水系上,形成网络体系,达到防风减灾、美化区域环境和改善局部小气候的目的。
2、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农技推广人员是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传递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是将农业科技成果、先进经验有效传递给农民应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主力军。昆山市镇级农技推广队伍普遍存在新生力量补充有限,年龄老化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委托农业院校定向培养本土人才、从高校直接引进涉农专业人才、定向招录涉农村(社区)的大学生村官、定期培训在岗农技专业人员等措施,加强镇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技推广队伍,做好农技推广工作,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切实得到农技推广人员的指导和服务,让农民真正享有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
3、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良种引繁供体系。建立新品种的品比、展示繁殖基地,从江浙沪等地的育种单位引进稻麦优质高产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进行品种筛选。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种进行展示种植,总结栽培技术要点。对推广品种,按照种子生产标准,进行统一繁殖,统一供种,终结品种多、乱、杂的局面,有利于开展技术的统一指导和服务。二是强化植保服务。科技人员通过测报灯下观察、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通过专业会议及时制订防治措施,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向家庭农场发布防治信息。根据防治信息,及时将防治药剂配送到家庭农场。农技部门应指导家庭农场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开展防治。三是完善技术服务。一方面开展镇农技中心种植业副主任、村社区副主任和农民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农民的考核结果与承包经营的资格挂钩。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入户、丰产方建设、家庭农场高产竞赛等项目活动,帮助家庭农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四是完善农机服务。建立“大机专业化、小机家庭化”的服务体系。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大机专业化”农机作业服务,由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各家庭农场提供耕翻、平整、开沟、联合收获等农机服务。开展各类农机培训,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建立农机3S店,做好农机的维修、保养服务。发布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的收费标准,同时保障机手和农民的利益。做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建立补贴名录、范围、标准,申报补贴的材料、流程等。五是完善农资供应。完善农资供应体系,建立门店分布均匀,门店标识统一,集中采购货源,统一零售价格,条码电子交易的统一供应体系。完善供应品种,做到农药、肥料、农膜等全覆盖。做好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设置方便农民的农药废弃物回收点,切实保障农村生态环境;与环保局指定化学品处理企业签定农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协议,委托相关企业对农药废弃物进行处置。六是完善气象服务。“三夏” “三秋”等关键工作阶段,每天以短信的方式为家庭农场提供气象信息;平时遇雨天或其他灾害性天气也以短信的方式进行及时通知。七是完善信贷服务。建立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通过提供担保,协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分散农业信贷风险,缓解其对农业部门的慎贷心理,增加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服务的积极性,进而缓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建立合理的家庭农场信用贷款申请人范围、额度标准、贷款期限、利率标准等;建立操作性强的信贷程序。八是完善保险服务。严格执行“三农”保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不能有选择性保险;保险公司按要求出具保险凭证,准确及时地做好勘查定损理赔工作;保险从承保到理赔在各村定期张榜公示,加强监督,杜绝骗赔事件的发生;财政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帮助农民支付保费,缓解农业保险的供需矛盾,使保费达到保险公司和农民都能接受的水平。
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农业农村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家庭农场的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就没有劳动力,就谈不上家庭农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昆山市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大量高素质的青年劳动力流入到“非农”行业,当前生产一线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年龄偏大,现代农业人才匮乏,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难以在农村进行有效的转化和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家庭农场的发展进程。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人力基础。一是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建立职业农民培训专家库,充实培训师资队伍;丰富培训内容,不仅要培训高产高效的种养技术、农机操作技术,还要培训管理技术、市场意识、销售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分类开展培训,一方面开展好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的经常性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好后继职业农民的培训。二是建立健全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建立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的管理办法,坚持农民自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分级认定;建立健全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和职业农民档案动态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建立相关扶持政策,对认定的持有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人员享有优先组建家庭农场的资格;建立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吸引、支持农业院校毕业生组建家庭农场,鼓励 “子承父业”,实现农民队伍可持续发展。□
机械化插秧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何群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