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生态创业团队建设探索

2017-06-21 22:32彭晓帆许思杭徐梦翔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团队创业高效

彭晓帆++许思杭++徐梦翔

摘 要:创业是在校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大学生创业可大致分为个人创业和团队创业。为此,阐述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过程,分析大学生团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团队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确保大学生创业团队持续高效地运作。

关键词:大学生;团队;创业;高效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4.031

0 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现如今“双创”的思想引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而选择创新创业的道路。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竞争极强的社会,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提高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新创业时能够有效拓宽就业渠道,从而极大地缓解就业压力。但由于大学生在专业、时间、经验方面有限,在科技急速发展的今天,个人创业难以应对创业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和挑战,于是团队模式创业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模式。

1 大學生创业团队的定位

1.1 创业团队的概念

创业团队是创业三大内核(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之一,创业团队作为创业活动的主体,决定创业团队组成的内部结构特征。Leon Schjoedt提出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创业团队定义:创业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他们对企业的将来负责,拥有共同的财务或其他方面的义务,他们在完成共同目标的工作中相互依赖,他们对创业团队和企业负责,在创业初期阶段(包括企业成立时和成立前)处于执行层的位置,并实行企业的主要执行工作。总的来说,大学生创业团队是有着明确的共同利益和目标,大多是依靠人际关系寻找共同创业的伙伴,并依靠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去使某一个创业理念得以实践与完善。

1.2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织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环形结构和矩形结构。所谓环形结构就是以项目或某项工作为中心,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分工协作、彼此独立细化来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形,从而有效地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而矩形结构是指大学生创业团队通过以专门从事某项工作为形式来展开的组织形式。但无论是两种结构中的哪种,根据我国大学生接触到的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有以下原则:

1.2.1 目标明确合理原则

创业的过程是艰苦漫长的,必须先有一个明确、合理、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清楚的认识到共同的奋斗方向是什么,才能有动力为完成这个目标不断前进,避免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一个毫无意义的方向上,拖累创业团队的运营。

1.2.2 互补原则

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互补主要是技能和背景上的互补,主要是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相互补充,从最初单个创业者演变到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合伙创业,其目的就在于弥补创业目标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从而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体的积极性。从创业资源及人力管理资源的角度出发,只有当团队成员相互间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实现互补时,才有可能通过相互协作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1.2.3 充分利用资源原则

事实上,大学生所能接触到并可用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减少创业期的运作成本、最大比例地分享成果,创业团队人员构成应在保证企业能高效运作的前提下尽量精简,使有限的资源和平台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提高创业团队的绩效的目的。

1.2.4 动态开放原则

创业过程是一个充满风险与未知因素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尤其是面对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团体,在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创业团队的成员可能因为能力、观念等因素的理解差异导致人才的流动性极强。因此,在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时,团队应始终保持动态性和开放性,使真正有共同愿景,相同理念和价值观的大学生成员能够聚集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创业的高效运行。

1.2.5 创业创新原则

这是创业团队的核心驱动力,贯穿高效团队的始终。正如“创业教育之父”蒂蒙斯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这种因对某一项技术或某一个兴趣爱好而有着无限的热情和无数的想法自发组建的团队,能使其持续发展就是凭借头脑中的创意,将这些“无中生有”的创意转化为可行的实际生产力,从而实现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综上,一个创业团队的组建过程可大致说明如下:在确定清晰可执行的创业方向前提下,规定明确的收益分配方案和规范的运营模式,再去接纳合适的创业团队成员,同时成员们也要接受这个创业方向以及利益分配方案和运营模式,进一步根据成员的专业、技能、擅长的方向对内部人员进行优化分配,从而实现创业团队的持续高效运行。

2 大学生团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创业本身就是一项高度复杂和高度困难的活动,其中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被形象地称为“死亡之谷”和“达尔文之海”。随着市场经济转轨,大学生创业团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业阶段向集体化阶段的过渡,从而导致团队的后期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大学生创业团队经验与能力不足

不可忽略的是大学生的平均年龄较小,并且他们大多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导致他们对社会生活不太熟悉,而且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大都来自理论,然而创业需要极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创业之初,大学生还能凭借一股激情和热情来支撑他们面对困难,但随着创业规模的扩大,由于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导致成员们的能力和社会阅历增长相对缓慢,对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就会缺乏及时的预见和引导,这必然会阻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创业团队走向分裂和失败。

2.2 利润分配缺乏计划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据调查,某些高校可以自筹资金或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的政策来发展资金,非高校所能承担的则寻求大中型企业的投资,但大部分创业团队的资金都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并且由于创业初期考虑不够周全,创业团队缺少一个完整的利润分配计划,这会极大地打击创业团队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创业绩效受到影响。

2.3 创业团队中的人才配置不合理

对于任何创业群体而言,团队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成员的积极性,而一个良好的氛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之间在技术和性格上是否能够高度融合。但大学生创业者受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成员之间的同质性过高,而互补性不足,加之自身成熟度和社会经历的局限,抗高压能力不强,在创业过程中容易产生激烈的冲突,并难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从而导致团队分裂,创业失败。

2.4 理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程度低

每个创业团队都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产生独特的创意后,如何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有效可行的实际生产力。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现实中的产业链乃至生产经济模式得以升级优化。如果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创意而无法将其成功落地,那便只是空中楼阁,对团队的发展毫无意义。

3 推动大学生创业团队持续高效运作的对策

3.1 内部成员要有相同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

在创业过程中,内部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共同合作,并保持有效的沟通,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知识,才能维持项目团队的稳定性,极大地增强其创造性。

3.2 建立一个完善的收益分配方案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

一个项目从初具规模到不断发展壮大,最重要的是一个清晰的利润分配方案。对于有着不同的贡献的人应当给予不同的报酬,以达到充分调动积极性的效果。同时,考虑到团队应该是一个开放兼容的平台,在人员流动时,应按照规范的分配方案及时调整收益。

3.3 合理的人员分配是大学生创业的保障

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立思想;对同一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创业团队的合作中,成员的性格、思维的匹配如果合理,那么创业团队的有效性与发展性就能得到拓展,进一步刺激创新思维的爆发点,从而使得创业团队更具凝聚力和创造力。

3.4 学校提供完善的创业平台和支持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动力

3.4.1 学校尽可能的提供一系列创业所需的硬条件

创业平台是大学生创业团队的首要需求。学校需要提供不同的创业项目、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去建设和发展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

3.4.2 通过政策去扶持大学生创业团队

大学生创业政策中见效较快的就是合理的资金奖励模式。学校可以安排各种赛制与奖励机制來鼓励大学生创业,如在校内开展一些关于创新创业项目的比赛,并直接给予可观的奖励。通过这种方法来完善创业创新实践项目的奖励资金支持体系。

3.4.3 加大对学校创新创业的宣传

学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宣传作用,并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宣传创业团队典型和创业个人典型,营造校园创业氛围从而引导大学生创业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优化人才的目的。

3.5 创业团队自身的发展是大学生创业的源泉

大学生创业团队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自身能否不断进步。在学校尽可能提供一切外部资源时,团队仍能保持最初的创业方向,并不断保持兼容吸收,这也是一个创业团队在面对人员甚至利益流失仍可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在我国向科技强国不断迈进的新征程中,创业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潜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大学生创业团队在此发挥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的主力军仍需不断地努力,如何使得孵化基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得以持续高效运作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发掘。

参考文献

[1]Thomas W.Y.Man.Theresa Lau.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of SME owner/managers in the Hong Kong services sector: a qualita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Culture,2000,(03):235254.

[2]王红军.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问题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5255.

[3]李欢.大学生创业团队结构与影响要素研究[J].市场期刊(理论调研),2016,(03):8788.

[4]王斐.关于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职业,2015,(07):161162.

[5]金晓燕,钱合激.高校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团队知识共享有效性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07):9697.

猜你喜欢
团队创业高效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