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词学研究文献综述

2017-06-21 16:58郭孟杰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词学

摘 要:词学,是饶宗颐先生学术百花园里的一朵瑰丽奇葩,近年来,学术界有关饶宗颐词学方面的研究已渐成气候,尤其是对其在目录学、敦煌曲等领域的成果予以肯定,且有关形上词的讨论逐渐增多。本文将回顾及整理国内外研究者对饶宗颐词学方面的研究文献,梳理研究脉络,总结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饶宗颐 词学 研究文献

饶宗颐,字固庵,号选堂,1917年6月出生于广东潮安,幼承家学,学与艺合,融会贯通,治学范围极广,饶先生认为自己的学问有:敦煌学、甲骨文、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金石学、书画,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涉及从上古史前到明清。{1}纵观饶学,词学研究只占饶学的极少部分,却也独具风骚,开创一代风气,其词学成果有专著十三部(其中个别著作含诗文研究或与人合著),论文二十几篇,论文以敦煌曲、词乐、宋词、清词为主。学术界对于饶先生词学的研究,是继“饶学”中敦煌学、史学、书画、宗教等领域研究之后的又一开拓。近年来,研究渐成气候,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汉学界对饶先生在各个学术领域研究的评述,可参见郑炜明的《论饶宗颐》[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版]论文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饶先生词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其史学、文学及艺术的研究进程中渐渐明晰且自成一家{2},大陆的研究者有刘梦芙、胡晓明、罗东升、赵松元、杨子怡等,港澳的研究者有罗慷烈、夏书枚、苏文擢、郭伟川、施议对、黄坤尧、郑炜明等。

一、总体概况

饶先生的词学成果,黄坤尧在《饶宗颐的词学成就》中总结为包括“文献整理、词乐研究、清词研究、敦煌曲、词学评论、词境探索及填词写作各项”,词学专著“主要包括词乐、词史、词籍、词论、填词、鉴赏、词学研究、词学批评、词学史等领域”,并认为“词学只占他整体著述中的极少部分,却也成就显赫,具有学术上的领先地位,见解独到”{3}。这一总结是较为全面准确的。

目前,对饶宗颐词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三方面:一、词学思想与观念的剖析溯源;二、词作的解读与批评; 三、对于形上词这一新词体的关注。

在词学思想观念方面,研究者注意到饶宗颐词学思想与禅宗的关系、与儒家思想的渊源以及与他学间的触类旁通,如徐晋如的《在情与禅之间——略论饶公宗颐的词学思想》(《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指出饶宗颐词作在哲学背景上受禅宗影响及风格上受姜夔影响。张敏的论文《饶宗颐禅意诗学研究》进一步对饶宗颐诗学与佛禅思想的渊源进行阐述,“结合饶宗颐数量庞大的诗歌创作,阐述其诗词中的佛禅意趣”,“总结饶宗颐的禅意诗学,并指出其弥补了古典诗学之缺陷,为当代诗词学之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在20世纪诗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4}。刘梦芙的《为往圣继绝学,启来轸以通途——饶宗颐先生之儒学思想与人文精神》中,认为饶宗颐先生“诗文创作皆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其作品中深涵高贵之人文精神与高雅之审美情趣,乃从群经诸子与历代文学及书画艺术中广挹英华”{5}。王志鹏在《饶宗颐与敦煌曲研究》中注意到饶宗颐在敦煌曲研究上的成果得益于其学术领域的通境,各学术领域之间、学问与艺术、创作与研究相互融合与促进,“如饶先生的古琴爱好与音乐研究有很大的关系;又因为懂音乐所以能够提倡词乐研究,而敦煌曲及敦煌琵琶谱研究也都是得力于对音乐的熟悉”{6}。

在词作的解读与批评方面,2009年由黄山书社出版的《选堂诗词论稿》是第一部关于饶宗颐诗词学方面的专门论著,陈伟的《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诗词赏析二则》指出,饶先生诗词善于将“性情、品格、学问、精神都糅合在其中”,“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欣赏人生,并享受这种自足之乐”。施议对《论饶宗颐的形上词》,立足饶宗颐和周邦彦所作的《六丑》这一具体词作,深入剖析,指出其詞“将落想、设色、定型与西方意识流技巧相联系,为现代主义手法的中国化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而对于第三方面的研究,引来了众多学者的解读和讨论,分别以微观和宏观为视角,有知识描述层面上关于形上词的创作方法、特色等的微观,又有理论层面上集中于形上词开拓新词境、创造新词体之功,指出其在词史上的意义和价值为宏观{7},且第二、三方面多有交叉。

二、研究亮点

在对词学文献的整理上,饶宗颐有词学目录学的代表作《词集考》(中华书局1992年10月出版),学界多有赞誉,杨成凯在《词学研究的一座丰碑——评饶宗颐〈词集考〉》中较早地介绍并评述了该书,作者认为此书“历从唐至元上下七百年的跨度,集文学批评、史学考证、目录版本之学于一身,所论词集包括词家别集、总集、词话、词乐、词韵等词学的全部领域,评词、校律、述人,言近旨远。目光之犀利,范围之广泛,见识之通达,令人叹为观止”{8}。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其体裁类于朱彝尊的《经义考》,推许甚高,并称“自此以后,读词者必发轫于此”。在敦煌曲的研究上,饶先生的《敦煌曲》和《敦煌曲绪论》两部著作被研究者认为涉及了词学史上的重要课题,是20世纪敦煌曲子词文献整理研究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里程碑意义。黄坤尧认为“饶宗颐精研敦煌曲,成就最大”。

在填词写作这一领域,他所创制的形上词,即用词体原型再现形而上旨意的新词体,开创一代风气。在中国,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重视道,重视讲道理,是形上词的特征。{9}学界对于形上词的讨论,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饶宗颐形上词的推介文章刊行,21世纪后讨论逐渐增多。对形上词的探讨,可从内容和研究视角来看。

从内容来看由词到论逐渐深入,从论文题目由“形上词”到“形上词论”的演变可见,由形上词词体本身及作品层面的探讨拓展到对形上词论的理论层面,并指出其理论意义。肯定其对于中国传统词体缺乏哲理层面的理性思考的弥补之用和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安顿人生的益处。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一、知识描述,如曾楚楠的《选堂先生形上词蠡测》一文;二、内证,细绎饶先生词作印证其“形上词”说,如施议对的《饶宗颐“形而上”词法试解》;三、应用,援引形上词说阐发其词作形上之思,如赵松元的《论选堂耶鲁时期的乐府创作》;四、意义论说,即指出形上词在学术史上的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个性,如殷学国的《饶宗颐“形上词”论分析》。{10}

从研究视角来看,在处理研究对象的相互关系上,对形上词的研究分为两个维度:词对人与人对词。如以整篇解词,以目的或意义点出词对人的影响,或在行文中介绍形上词时提到将词人学养及哲理入词,表现出的是词与人双向关系的意识。

1.词对人。多篇论文已有提及形上词对人有积极向上精神的指引。如曾楚楠指出:“形上词的创制,是对传统词境的开拓和超越”,创制形上词的目的,在于“以积极的态度,陶冶人的性情,培养向上的精神”。又“在开拓健康向上的新词境方面,实具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11}。罗朝蓉、赵玉田从形上词的意象思维这一层面肯定了其另辟宇宙人生新境界,开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别样人生。从中也可参见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独立自信的人格风貌,迥异于封建时代藏身于辅道以求超脱的无奈士子和悲切词人。{12}陈伟以具体作品展现饶先生在词中寄寓的达观自足的新境界,即跳出中国传统伤春悲秋、为情所役的世情境界,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欣赏人生的超脱情怀。这也是对形上词对人有益方面的具体阐释。{13}

2.人对词。研究者注意到形上词突出体现了学人之词的特征,人对词的影响深层的关系是将词人性情、品格、学问、精神糅合词中,这是形上词之所以成为形上词的必要条件。正如饶先生所说,画是他性格与修养的载体,那么,词亦是载体。可见新时期的学者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独立自信的人格,因此,词外求词,将学人身份融入词人身份中,其形上词的创制也是水到渠成了。

三、结语

总之,对饶学中词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饶学内部其他领域、同时代的学者词人或理论话题如家学传承、时代潮流等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探究。由此亦引发思考,即如何看待填词与词学在现代的发展,作为传承者的我们能否以思辨的眼光,为中国这一特有的文体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出新的活力因子,从而延续古典体裁在新时代的生命。不管是推尊词体,根风骚,专主寄托,或是独辟蹊径,借鉴西学,让词体在自我完善与超越的道路上新变,都无悖于词体天然具有丰富多彩的内蕴这一特质,缘此,无论继承或是新变,变即不变,变即本色。重要的是,作为创作者、研究者或读者的个人,在进行文学活动时能否让文学回归艺术的本源,让欣赏者回归人性的本色,不带成见地去欣赏词这一艺术作品本身,是人力可控的因素。因此,抛弃传统诗教对词的指引,抛弃非艺术的欣赏障碍和各种接受定式,不带成见地以真情纯美的新观念看待词体本身,那么,无论词体的内质偏于重情或是重理,于词体本身丰富多彩的内蕴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1} 胡晓明、李瑞明整理:《饶宗颐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年版,第86页。

{2} 如季羡林《论饶宗颐史学论著》(1984);姜伯勤教授的《从学术源流论饶宗顾先生的治学风格》(1995);胡晓明《饶宗颐学记》;张少康等人《〈文心雕龙〉研究史》;姜伯勤《论饶宗顾先生的艺术史理论——以〈画预〉为中心》(1998);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饶宗顿艺术史论研究》(2009);199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胡晓明选《澄心论萃》;郭伟川主编《饶宗顾的文学与艺术》(2002)等。

{3} 黄坤尧:《饶宗颐的文学成就》,《词学》2013年第1期。

{4} 张敏:《饶宗颐禅意诗学研究》,云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5} 刘梦芙:《为往圣继绝学,启来轸以通途——饶宗颐先生之儒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

{6} 王志鹏:《饶宗颐与敦煌曲研究》,《華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7} 如施议对《为二十世纪开创新词境.创造新词体——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殷学国《饶宗颐“形上词”论分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8} 杨成凯:《词学研究的一座丰碑——评饶宗颐〈词集考〉》,《文学遗产》1994年第6期。

{9} 施议对、饶宗颐:《为二十一世纪开辟新词境,创造新词体——饶宗颐形上词访谈录》,《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10} 可参看殷学国的《饶宗颐“形上词”论分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8期。

{11} 曾楚楠:《选堂先生“形上词”蠡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2} 罗朝蓉、赵玉田:《论饶宗颐形上词的境界——从〈古村词〉说起》,《学术交流》2016年第8期。

{13} 陈伟:《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诗词赏析二则》,《名作欣赏》2016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 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郭伟川.饶宗颐的文学与艺术[M].上海:天地图书馆有限公司,2002.

[3]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 赵松元.浮磬铿锵明珠璀璨——饶宗颐1949-1978诗歌创作述略[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

[5] 杨子怡.江山助凄婉,代有才人出——漫谈饶宗颐教授旧体诗词创作成就[J].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6] 黄坤尧.画趣琴心——论饶宗颐词的幽复境界[J].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7] 姜伯勤.灵薪神火:选堂先生的诗心——读《选堂诗词集》[J].饶宗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 施议对.顿悟与渐悟——饶宗颐禅学访谈录[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8(9).

[9] 陈水云,现代词学的研究价值、现状及方法反思[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作 者:郭孟杰,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词学。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词学
江顺诒《词学集成》的特点和意义
高校古典词学教学模式探索
现代词学的新旧之变:张尔田眼中的王国维词学
浅谈杨慎的词学风格论
华锺彦两派兼综的词学主张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况周颐词学的雅俗之辨
试论云间词派对李煜词的接受
论张惠言的易学与词学思想分析
试论宋代女性词成就
词学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