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佑
【摘 要】说到晚清时期的翻译家,就绕不开王佐良先生。本文试图从一个崭新的文体学角度对王佐良进行全面的探讨。根据文体学的特征,本文从外文本因素和内文本因素两大方面着手,再逐渐细化到词法、句法、篇章,将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王佐良的身世、翻译观、时代背景相结合,从而条理清晰又全面细致的概括了王佐良的一生特别是他的翻译思想。
【关键词】王佐良;文体学; 翻译思想
一、外文本分析
(一)时代背景
上承鸦片战争,下至辛亥革命的晚清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李鸿章说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一群具有较高觉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挺身而出,通过翻译等方式,扛起了拯救中国,救亡图存的坎坷道路。
(二)内部条件
1.清政府腐朽统治催生对新文化的内在要求
清朝末年,清政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整个中国也在风雨飘摇中走向没落。腐朽颓败的封建统治也催生出了严复这样一批知识分子对新文化的迫切要求。
2.救亡图存运动推动翻译发展
随着睁眼看世界思潮的兴起,中国近代翻译活动也在学习西方“长技”的运动中悄然孕育。洋务运动时期,随着洋务企业的兴办和外交活动的展开,迫切需要西方的科学技术资料和国际法律知识。于是,翻译西书便成了洋务运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洋务运动时期翻译的数目种类虽然不多,但引进了不少新型学科,尤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
(三)外部动力
1.鸦片战争的爆发
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征程。英国用武力再一次叩开中国的大门,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为翻译活动奠定了基础。
2.西方宗教势力的渗透
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成为推助近代翻译活动的外在力量。这一时期除了译有一些宗教著作外,还翻译了数目可观的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哲学,伦理类著作,特别是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学科著作,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二、内文本分析
针对翻译家严复的文本分析,笔者旨在探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严复是如何成为影响一个时代的翻译家?笔者将从词法、句法和篇章三个角度来分析。笔者认为词法是一个文本中的最基本要素,因此词法分析即为严复这个个体本身的基本内在要素,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翻译事业。句法是一个文本的核心,也就是严复著名的翻译作品与翻译思想,这是他作为一名翻译家最核心和显著的标志。篇章则是一个整体,严复不只将自己定位于翻译家,他同时还是政治活动家,为近代中国的觉醒贡献了重要作用。
(一)词法
1.出生优渥 家道中落
严复生于一个儒医世家里。然而,十三岁那年,严复父亲病逝,他不能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走科举入仕的道路。于是他便报考了洋务派创办的福州马尾船厂附设船政学堂。正是这个转机使严复摆脱了传统的科举制度,有机会接触中国海军以及重要的法语,英语等新式内容。
2.出国留学 知晓中西
严复入选为官派第一批留欧学生,于1877年赴英国学习海军。他除了利用这次机会完成有关海军的学业外,还把相当大的精力用于研读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及考察中西政教风俗异同。
(二)句法
严复究竟拥有怎样的翻译观念使其成为影响深远的翻译家呢?
1.翻译的三原则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的说法。“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首标“信”义,要求意义不悖原文,这是为翻译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信”与“达”相辅相成。严复并非追求某种一般科学的准确性或追求某种绝对的真理。在通常情况下,他坚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在特殊情况下,他又可能以“达旨”辅之,这些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2.翻译“隔尘观”
严复虽为中国近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翻译家,却持不可译观,认为译文与原文“隔尘弥多”,“去真滋远”。他反对转译,认为翻译只是权宜之计,要了解西方文化,最好是学西文,直接体验西方社会的生活,阅读西文原著,这样做不仅能真实地了解西学,所读书目也不受限制。“翻译隔尘观”一方面反映了严复对语言、文化和翻译本质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与他的翻译实践也是相矛盾的,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他对翻译质量的严格要求。
(三)篇章
1.任教北洋,培养海军
严复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严复任总办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國兵舰之本”。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20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著名翻译家伍光建等。
严复丰富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西方知识制度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中国存亡的满腔热情,成就了这位“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