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锐
摘 要:本文分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问题;对策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对水肥进行同步管理的一种农业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农作物可以同时吸收到水分与养分。水肥一体化是集约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起始于无土化栽培,集成了节水与节肥技术。在具体实施中,通过灌溉设施把水分和养分以低浓度的方式供给,使水和肥较为均匀地分布于地面土壤25cm处,有利于培育作物的根系。利用这种技术,亦可根据需要调整作用深度与广度。
一、水肥一体化的特点
1.节药用水。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灌溉以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用水抛弃了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方式,而是一滴滴地浸润土壤,使地面上不存在径流,极大减少了水的蒸发与无效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对用水量进行控制,致使水分不会渗透到深层土壤,从而又避免了水量向土壤深层的流失。从灌溉系统特点来看,灌溉用水从水源地到作物根部,自始至终通过的是一个封闭性的系统,也极大地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
2.用肥效率高。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与肥一体,被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吸收、快速吸收和高效吸收。在水肥一体作用下,水肥不会流经无效土壤,作用区域较为集中,从而减少了浪费,节省了肥料,提高了效率。
3.节省用工。在传统的灌溉模式下,每次浇水施肥,都要开挖和疏浚沟渠,先施肥后浇水。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浇水施肥的同步作业,减少了挖沟刨地的用工,因而节省了大量的用工,也降低了劳动强度。
4.方便灵活。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对水肥的时间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按照作物生长的规律以及季候、天气等特点进行作业,做到了何时需要何时供给,需要多少供给多少,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精准化管理。
5.保护环境。當前,农用地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污染源之一就是不合理的施肥,一方面导致了肥料的浪费,一方面造成土地质量恶化、退化,还对地下水、农作物造成了污染,影响了健康安全等。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作业深度的可控性,可以避免化肥对深层层的土壤造成污染,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影响。
6.利于微肥使用。在传统作业模式下,微量元素肥料通过整合形态施用,一方面造成了浪费,一方面提高了成本。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做到微肥的精确高效利用,提高了利用率,减少了成本。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堵塞。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环江县的应用主要是水果。而水果主要种植在缓坡(丘陵地区,由于水源水质不稳定,导致有时灌溉用水不洁,含泥沙量较高,加之肥料中的杂质等因素,导致堵塞现象经常现。而且,当前使用的滴灌管道结构不尽合理,也加重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另外,在发生堵塞时也不易冲洗。
2.设备配套不完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使用,要求水肥同时施用,这对肥料的水溶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使其推广使用受到了局限。当前市场上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精度还有待提高,而且灌溉与施肥的设备之间配套性、衔接性不好,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近年来,在环江县有的果园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采购产品量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设计不够合理,施工技术粗放,同时在运行中缺少售后服务,这使得在使用中出现作用不均匀等问题。另外,由于有的没有根据作物特点选购设备,致使有的过滤设备不符合当地水质特点,水量、肥量、滴头的间距等与实际要求不符等,影响了使用的效果。
3.推广存在一定难度。在环江县农业灌溉中,由于水是免费使用,农业灌溉成本较低。加之一般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而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一次性采购成本大,二者不成比例,在没有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的情况下,农业缺乏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内在动力。
4.技术配套不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业传统的浇水施肥方式,这要求对于作物用水量、需肥量进行科学精确的计算。但是,由于配套技术服务不足,农民往往依然按照传统习惯灌溉施肥,或者凭感觉、凭经验进行作业,造成了水肥量的不足或过量。
三、解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
1.防止堵塞。针对我们果园经常发生的管道堵塞问题,运用微喷带可得以有效解决。由于微喷带可对水流量进行控制,可减少泥沙在管道中的沉积。在应用微喷带时,由于水压较大,会出现水流对土壤和农膜的冲刷。对此,可在微喷带出水口处裹一层无纺布,以对水流进行控制,既可以减少水流对冲刷问题,也可以避免管道的堵塞。
2.完善配套设施。对于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应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多种设备之间能够较好地实现配套结合和作业。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对设备生产厂家进行考察考核,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专业化检测,提高设备的精密度和使用寿命。
3.提高应用积极性。在现阶段,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应对农业灌溉用水实行阶梯式电价,这有利于避免因水价格过低而导致的浪费。同时,政府集中支农资金、扶贫资金,通过项目区、集中扶贫和补贴等政策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农业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积极性。
4.加强技术服务。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水肥一体化技术又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使水肥一体化技术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对此,政府有关部门或相关企业要加强配套技术的指导与服务,根据各地土壤、作物、季节、农业设施的不同,精确计算所需水肥量,科学施用水肥,努力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四、结语
在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集约农业、精准农业已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农业粗放式管理的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浪费、化肥污染、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较为严重。对此,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破解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现实应用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道堵塞、设备质量低、推广难、技术服务不到位等。对此,要不断改进应用方式,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农业应用的成本,并通过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解决应用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林林,张海文,韩敏琦等.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及应用前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16):23-25,28.
[2] 高鹏,简红忠,魏样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12,(8):250-250,257.
[3] 胡伟,陆国军,姜春月等.浙江农田节水与水肥一体化的分析探索──以杭嘉湖平原稻田为例[J].农学学报,2016,6(4):48-51.
[4] 陈建国,郭家文,张跃彬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云南蔗区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糖料,2016,38(2):72-73,76.
[5] 陈喜靖,孔海明,奚辉等.水肥一体化应用的主要技术及方法[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6):75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