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问题的相关思考

2017-06-20 18:48李东宁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建议

李东宁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湿地公园的相关特征,提出了当前我国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相关原则,并提出了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湿地公园的规范化管理措施,希望能为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管理;建议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湿地以其独特且重要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功能,越来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调洪蓄水、储碳固碳、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全市湿地保护,高标准推进湿地公园建设,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针对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相关原则

1.全面保护,科学修复。湿地公园建设应以保护湿地资源、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基础,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生态景观,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2.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湿地公园建设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以湿地自然生态和地域特色景观为建设重点,结合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湿地合理利用和湿地人文景观营造,因地制宜,体现区域资源和文化特色。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湿地公园建设根据湿地保护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安排建设内容,分步实施,分期建设。

4.合理利用,依法建设。湿地公园资源利用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严禁过度干预、过度开发。湿地公园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和规范。

二、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

在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统筹市林业、环境保护、财政、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水务等部门,共同抓好湿地公园建设工作。对列入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方案的单位和镇区,要成立专门的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并明确具体牵头单位,认真抓好湿地公园建设的日常工作。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建设主体责任,围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统筹制订本部门和本区域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为湿地公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氛围。以“全民修身绿化月”、“世界湿地日”等为契机,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多形式、多途径开展群众性湿地保护科普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湿地公园,关心和支持湿地公园建设。

2.突出规划立项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划分确定湿地生态功能分区。坚持“大小、远近、高低”相结合,科学谋划湿地公园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标准等,按照“宜片则片、宜线则线、宜点则点”的原则,合理选址建设一批高标准湿地公园,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湿地公园生态体系。及时编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科学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湿地公园在科学选址、资源调查、规划编制与审查论证、申报材料审核等方面的指导。

3.加大资金方面的扶持

把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各级财政投入为主,吸纳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湿地公园建设运行成本平衡机制,多方面扩充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探索湿地公园建设的PPP模式,引导和鼓励企业、民众、民间组织投资。

4.加强建设监督

市财政全额或配套投资的湿地公园,其建设管理情况应该按照纳入相应的目标责任考核。市府办公室、市绿委办要坚持经常性督导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加强对湿地公园建设的监督考核,督促各有关部门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湿地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用地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对管理混乱、保护不力的湿地公园要加强重点监管,限期整改;对批而不建、资源破坏严重、失去保护价值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命名。

三、湿地公园的规范化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對湿地公园实行规范化管理。采取属地管理、部门监督、投资者运营的管理模式。要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积极探索湿地公园相关服务价格运行机制。要加强对湿地公园管理、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每年定期组织对市级或以上湿地公园有关人员的管理和技术培训,提升其在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合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湿地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

(1)湿地公园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当结合本区域湿地自然特点、文化历史特点和其他特点制定保护管理制度,对湿地利用过程中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主要人为活动进行有效管理[4]。

(2)湿地公园内应当避免或减少对湿地生态、景观、文化、休闲价值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活动。

(3)应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科研、监测基地的作用,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提升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以及科学管理水平。

(4)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应定期开展监测活动,加强湿地生态和园区管理的监测,及时分析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实现科学经验管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我国的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面积的功能不断衰退,所以,当前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努力扩大湿地面积,针对自然湿地开展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同时鼓励全社会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当然,对于没有湿地的区域,也要因地制宜,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来增加我国的湿地面积,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在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国家和各部门相关政策的解读,来构建一个高校的湿地公园,并进行良好的维护与管理,发挥湿地公园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国强. 我国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思考[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03:21-24.

[2]张庆辉,赵捷,朱晋,程莉,海全胜,同丽嘎. 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 湿地科学,2013,01:129-135.

[3]王立龙,陆林. 湿地公园研究体系构建[J]. 生态学报,2011,17:5081-5095.

[4]崔维,乔长江.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思考[J]. 河南林业科技,2010,04:64-66+70.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