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宅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2017-06-20 19:46赵娟王丽文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6期
关键词:认识

赵娟 王丽文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宅”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宅文化”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种时尚文化。本文主要从“宅文化”的内涵、兴起原因展开,指出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宅”现象,既能不把它当成洪水猛兽,又要对“宅”现象引发的不良后果加以重视并进行引导,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宅文化” 宅经济 认识

作者简介:赵娟,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丽文,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36

一、 “宅文化”的内涵

(一)“宅”的含义

“宅”在汉语里的意思是住所、房子即住宅。而起源于日本的“宅”字则是“御宅族”的缩写,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是由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通过漫画作品提出的,主要指那些痴迷于动漫并全身心投入的群体。后来“宅”就逐渐演变成沉迷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呆在家里且与社会脱节的青年的称呼。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宅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但是今天的“宅”,并不意味着封闭、孤独,而是一种时尚,是一种生活理念。

(二)“宅文化”

“宅文化”较早发展于在美国,是随着动漫和计算机游戏的出现而诞生的。

后来出现在日本、韩国等国,之后再经由台湾和香港传入我国大陆地区,在中国,“宅”文化是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诞生,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人们对于个人感受的追求和独立自我形象的关注,也是个人化消费社会的一种象征。

笔者对“宅文化”的定义是,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的,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的追求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比较私人化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宅现象”是从现代化开始出现的,这是宅文化与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相適应的必然结果。

二、“宅文化”兴起的原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的行为,近年来,网络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给“宅一族”提供了宅生活的物质基础,不论什么活动,“宅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原因,选择宅居的大多是青年人,其中又包括主动宅和被动宅两种情况。“宅文化”兴起的原因是多种作用综合产生的结果。

(一)互联网引发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变

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影响人、改变人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能够影响人的语言、习惯、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和实践能力。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人们“宅”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如今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几乎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买东西可以网购及网络支付,吃饭可以叫外卖而且服务会送餐上门,用户只需尽情享用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富有人性化的APP的设计,简单流畅、符合用户视觉思维的界面呈现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便利着人们的生活,同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渐渐兴起的“宅办公”即在家办公,有研究表明,这种办公方式一定程度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正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快餐便当等行业的服务支持,为“宅一族”的壮大提供了厚实的物质保障,让人们有理由选择宅生活。

(二)生活压力的增大,宅能省去不必要的应酬和花销

如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房价物价及结婚成本日益增大,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宅在家里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减少出门的社交成本,包括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不论是文艺演出还是外出旅游无疑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但是一想到节假日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场面,很多人认为“宅”在家里也是不错的选择。既能满足娱乐需求,同时又不会觉得无聊,因为可以通过在线购物、聊天或是收看媒体节目来节约时间或是降低消费成本,也能从虚拟的环境里获得自信,因此“宅一族”越来越喜欢这种生活。

(三)“宅”能使部分人获得安静和安全感

如今,城市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部分人呼吸都能感觉到压力的存在,尤其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不喜欢喧闹的外部环境的人来说,其选择“宅生活”的背后有着自己的心理诉求,选择在家中宅着,是自我生存空间的缩小,也是进行自我释放的小天地,还是找寻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既是自我独处能力的展现,又是在安静环境下更能审视自我并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能把“一人世界”营造好,使现实生活得以运转,进而能获得安静和安全感。

三、 “宅文化”的两面性

自从“宅文化”出现以来,关于它的激烈讨论一直都在,笔者认为“宅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能被很多人接受正说明了这一点,对于社会而言,“宅文化”促进了多元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给社会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和巨大的财富价值,但在认可积极性的过程中,也要意识到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过分依赖网络的交流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甚至产生信任危机。因此,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适度把握。

(一)积极性

1.“宅文化”推动了“宅经济”的发展

毋庸置疑,“宅文化”的诞生与发展,促进了网络游戏产业、快递业、外卖、网络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宅文化”折射出来现代技术文明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推动着由“宅消费”引发的网购、微博、在线娱乐、电子支付等的产值规模。使得网络社交、网络新闻、网络电视、网络订餐、网络购物促使宅文化成为我国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因此,“宅文化”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宅经济”的发展。

2.“宅”能满足自身心理诉求

事实上,在现代信息通讯发达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宅生活”,是因“宅”在家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在自己的兴趣点上,通过信息手段获取更多、更广泛的交流机会和有效信息,能把自己的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从事自己兴趣所在的一些工作,默默贡献着自己的才识力量。“宅群体”的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容忽视,甚至有着引领时尚潮流的作用。而在“宅”的过程中,能通过写博客、逛论坛、看动漫、读电子书、玩游戏、购物等方式舒缓现实社会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达到学习或工作目的,对个人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二) 消极性

“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着不良的后果,例如,“宅现象”使人的社会性削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易引发“社交障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易导致“信任危机”;长期安逸的“宅生活”,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身体健康,导致身体素质的降低。

1.社交障碍

网络社交,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变成了以“人-媒体-人”交流为主的模式,这种人际交往缺乏立体感、真實感,这种形式的交流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使交往变得更具虚拟性,对社交技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漠不关心,和家人很少沟通,缺乏实际锻炼和口头表达能力,更不喜欢接触社会。“宅现象”带来的令人忧虑的后果,我们也要重视他们的“社交障碍”问题。

2.信任危机

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温度的情感,对于传统网络社交所暴露出的利用网络平台、假的熟人关系及其他手段进行网络诈骗的案例不胜枚举,这对网络人际关系的构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造成信任危机,使得“宅群体”更加消极避世,由于这种危机的修复着实不易,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尤其对于“宅”的大学生来说对个人成长与发展非常不利。

3.冷漠甚至抑郁

“宅文化”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现实的退缩、逃避心理。而一味追求自我感受和自我需求,消极避世,会造成沉迷虚拟、冷漠,缺乏爱心等不健康的心态。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将“宅”称之为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和生活压力时选择的“身体逃避”。“宅”引发的自闭会导致抑郁,“宅”-“自闭”-“自杀”这一链条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成为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四、 对“宅群体”的引导

在一个更加多元的社会里,人们应当敞开胸怀,勇于接纳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还是要看到“宅生活”的不健康之处。对于宅文化的存在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人们对虚拟空间带来的自然体验和人文价值虚无感的焦虑,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并加以关注。因此,对宅群体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给予年轻一代更多地话语权和独立的空间

虽然社会上对“宅”文化背离传统生活范式的诸多争议,但是年轻一代追求个性、独立的生活方式也是综合自身情况的选择,社会应给予年轻一代更多的话语权和独立的空间。不能简单地为其贴上自闭、孤僻、无所事事等标签,肯定他们值得肯定的地方,让他们讲出自己的心理诉求,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抗世界。

(二)认识、定位自己,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其生存发展往往是以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为前提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宅生活”方式是社会性退化的表现,因此,促进“宅群体”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走出信息技术带来的虚拟世界,学会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危机意识和自我规划意识和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用积极的精神面貌生活。

(三)加强锻炼,劳逸结合,把握一个“度”

面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每个人想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于封闭的生活也会使人逐步丧失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和独立做事的能力。“宅群体”过度依赖网络,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睡眠周期紊乱等,因此,把握“宅生活”过程中的一个度,加强体育锻炼。有了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因为“宅”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生活状态选择,更成为了一种引人关注的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于洋.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心理解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陆娅楠、金远晴.解读职场“宅文化”.职业.2013(10).

[3]唐胜蓝.大学生“宅文化”现象及其对策.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2).

[4]李捷.御宅族存在于当代的积极意义.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5]王全安.“宅”现象浅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3).

[6]肖华、刘秀珠、林轩东.宅文化的影响及存在根源与对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

猜你喜欢
认识
谈正确认识与开展税务服务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高中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检察机关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原因分析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