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明
【摘 要】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因此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发展个性,使学生成为21世纪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与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每个教师必须要作好的工作。
【关键词】培养;民族地区;初中生;语文素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有了这种兴趣,教师就可以轻松自如的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首先以情动人,激发兴趣。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通常会结合猜字谜、成语接龙、一分钟演讲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字、词、句的兴趣。通过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競争的激情和成功的欢乐,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了。
二、合理运用文本,深入解读,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传神之笔”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三、拓展阅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仅仅靠课本教学来提高阅读能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1)在教学中,以课内促课外,激发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如提纲挈领、释疑解难,教师应适当的点拨。另外对于不同的读物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或泛读、略读;或精读、细读;或圈、点、勾、画;或做好记录,写阅读体会。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读书我快乐。
(2)根据学生阅读的个性,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基础扎实、各方面发展平衡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读一些书,收获更丰富的知识。对于有知识倾斜的学生,要引导他们阅读一些感觉兴趣却又非常重要的读物,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争取达到全面发展。
(3)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课外阅读。①“挤”出时间进行阅读。②设立读书角进行阅读。③充分利用阅览室进行阅读。④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进行阅读。⑤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带给他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对积累的语文素材吸收、加工、运用,培养语感
这对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教师必须耐心的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鉴赏,从而惬意地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
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中包括良好的写字习惯,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说普通话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习惯,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督促、指导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正如古语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古诗文等文体,指导他们掌握具体的阅读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要组织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及时总结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效果最佳,效率最高。
七、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这样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学习有关资料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多动脑筋为学生的实践出主意,想办法,与学生共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实践的效果。
当然,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藏区的孩子们,我们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这方面继续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适合培养民族地区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更有效的方法,让语文教学成为藏区最美的格桑花!
参考文献:
[1]郝建国.用课本剧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05期
[2]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J].语文建设,2002(增刊).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