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月华
摘要:毛泽东的诗词是其人格和历史的结晶,他的奋斗与革命的激情汇聚在具有气吞万里气魄的诗词当中,特别是反映在诗词中所用到的大气语言、呈现出的大气意象上。本文探讨了毛泽东诗词的语言和意象特征,论证了大气的语言和意象是其气质在诗词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诗气;语言特征;意象;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的一生是充满浩然正气和奋斗的一生,他所创作的诗词作品展现了词人包举宇内、雄视千古的博大胸怀。2013年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唐双宁先生在12月2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文章《毛泽东的气质》,2014年《新华文摘》予以转载。至此,通过描述日常小事及处理政务等国家大事,毛泽东的英雄气质、天下气质、求真气质、善事气质、自信气质、率真气质、幽默气质等十大气质被形象贴切地描绘出来。毛泽东的气质是其天资、学识、品格及其长期革命实践磨炼的结果。这种气质是一种内在之气,是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审美层面的美。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诗人将内心的情感、认知等心理体验以语言和意象予以固化,形成外在之气。要研究毛泽东诗词,就无法回避诗气这一重要的美学范畴及其在诗词中的表现形式。
一、诗气与诗语及意象的关系
诗气是审美体验主体之气,生发于诗人的内心,此时的诗气是形而上的、内存状态的气。诗词语言是诗气的物质载体,其所承载的诗气是可以感知的、外存状态的气。诗语以平仄、韵脚、对偶等外在节奏显示气的运动轨迹。因而诗人在诗词的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视遣词炼句,字斟句酌,力求诗句所显现的节奏能够与内心之气相吻合。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统一的产物,是诗语的内涵,能够集中体现“气”的本质。客观的物象需经过诗人的灵感点化和构思,才会带上诗人主观的情志,变为意象。概括性的意象能够承载诗人对情感体验的抒发,是诗“气”的焦点。诗人总是能容世间万物于自己的笔下,借景抒情、状物言志。诗语和意象都注入了诗人的主观情志,是诗人气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要研究毛泽东独特的个人的气质,就无法忽略其诗词的语言特点和其所运用的意象特征。
二、毛泽东诗词的语言特征
作为语言的艺术,诗词可以展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毛泽东诗词的语言都是经过反复锤炼的,具有大气磅礴之感、雄浑壮阔之妙,及富创造性。这种豪迈奔放,气势雄劲的诗风不仅可以通过其所描写的理想抱负、人生感悟等诗歌内容反映出来,也能通过诗词中的具体词汇和呈现的意象等外在形式反映出来。毛泽东语言的豪放大气与创造力主要归功于他崇高的理想追求、奇特的想象和有劲的文字运用。具体可以从节奏、表现手法、词汇的选择三个方面来体现。
从节奏上来看,毛泽东诗词的语言韵律极为和谐,节奏非常鲜明,平仄整齐规整。以《长征原诗》为例,在这首词中,毛泽东特别注重选词和平仄交替,平仄的排列非常有规律:在出句中是交替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样的节奏可以产生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之分,节奏抑扬顿挫、优美和谐,能够达到积极的表达效果,增强诗词的感染力。另外,如《念奴娇·昆仑》、《卜算子·咏梅》、《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采桑子·阳》等都是节奏鲜明、格律规整的诗词。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其语言鲜明生动、绚丽多彩。如在《念奴娇·昆仑》这首词中,作者采用了比喻(飞起玉龙三百万;人或为鱼鳖)、拟人(阅尽人间春色;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设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排比(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等修辞手法。这首词写于1935年10月,毛泽东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即将到到陕甘宁根据地,取得万里长征的胜利。此时词人翻越岷山,经过昆仑,看到高大雄伟的昆仑山脉,想到了改造大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伟大理想,他相信依靠党和人民的力量,一定会消灭帝国主义。这样出神入化、神采飞扬的遣词造句,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宏伟情怀和浪漫主义情怀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从词汇的选择上看,博大壮阔景观的名词、迅疾凌厉、刚健有力的动词、表示巨大夸张的数词、亮丽的、对比鲜明的颜色词、表示程度深、范围大的副词是毛泽东比较钟爱的。
从诗词的题目上看,地名在毛泽东诗词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咏怀咏物类的有《念奴娇·昆仑》、《菩萨蛮·黄鹤楼》等;山水类的有《浪淘沙·北戴河》、《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律·登庐山》、《念奴娇·井冈山》等;军旅类的有《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菩萨蛮·大柏地》等。以《念奴娇·昆仑》为例,词人以浩大荒莽的昆仑山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包容宇宙的博大胸襟;《清平乐·六盘山》通过对红军翻越六盘山时词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长征即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之气。
动词当中,较为典型的有《水调歌头·游泳》中的“飞”、“立”、“截”和“出”,充分展现出中国人民征服自然的气魄和决心;“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忆秦娥·娄山关》)中的“碎”和“咽”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红军通过娄山关时的声势浩大和紧张氛围。
数词中“万”和“千”是最有力量的。在毛泽东已发表的诗词中,“千”出现了二十多次,“万”出现了三十多次。如仅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这首词中,“万”字就出现了三次,“千”字出现了两次。这首词上半阙主要描绘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情景,下半阙展现了第二次反围剿必将取得更大胜利的前景。其中“万木”衬托了根据地红军作战的气氛;“千嶂”指许多高山,是为了衬托战斗的激烈;“二十万军”指蒋介石再次集结的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大围剿;“工农千百万”指的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在两次大围剿的间隙,红军在游击区和新老革命根据地发动的数十万群众。这些数词有实有虚,却都能够体现诗人的宽阔胸襟和客观物象的雄伟壮大,形象简洁地描绘出两次大围剿的情况和词人的豪迈自信气质。
颜色词中红色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太阳的颜色,代表了热情和旺盛的斗志,象征着革命和先进的力量,也象征者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不息的革命斗志。其色彩明丽,能给人留下深刻地视觉印象。毛泽东对红色情有独钟,在其六十多首诗词中,“红”字出现了二十多次,有“红霞”、“红装”、“红军”、“红旗”。其中“红旗”的红色出现的频率最高。有井冈山上的红旗、武夷山上的红旗、六盘山上的红旗、保安城头的红旗、红军手中的红旗等等。毛泽东诗词中色彩最绚丽的应属《七律·答友人》。短短的八句诗中,出现了“白云”、“翠微”、“斑竹”、“红霞”、“連天雪”和“尽朝晖”六处直接或间接的颜色词。词人正是借着这些绚丽多彩的颜色词,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副词当中,词人对“更”和“尽”等表达范围最大或程度更高的副词情有独钟。“更喜岷山千里雪”(《七律·长征》)表达了红军翻越了岷山的喜悦之情;“更加众志成城”(《西江月 井冈山》)表明了词人战胜敌人的豪情壮志。“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是词人在描绘完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风景,表达了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层林尽染”(《沁园春·长沙》)描写了景色之美;“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二首·送瘟神》)赞美了人民群众创造人间奇迹的英雄气概。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和情感。古往今来,凡是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志向远大的诗人,总是能将自己豪迈奔放的性情汇聚于自己的作品,创造出意境高远、大气磅礴的诗词作品。
三、毛泽东诗词的意象特征
意象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毛泽东作为领袖、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其心胸无比广阔,其眼界之高、气魄之大,无人能及。他的诗词把豪放派词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读来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当今最为成功的东方大意象诗。”(马连礼, 2000: 180)他关注人民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兴亡,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题材,用新颖独特的、个性化的意象来表现他的伟大情怀和远大理想。从内容上看,毛泽东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自然意象上,广阔、特定的空间事物使用较多。毛泽东的胸襟开阔,性格大气豪放,他时常选择广阔而又特定的空间事物来展现独特的精神氣质和豪迈之气。这些意象是毛泽东壮阔胸襟、崇高气节的生动写照,也形成毛泽东诗词雄浑奔放的风格特征,并构成毛泽东雄放恢弘的诗词写作基调。其最突出的空间意象有“山川”、“江河”、“天”、“大雕”、“鹰”、“风雪”。毛泽东笔下的山有“山舞银蛇”、“苍山如海”、“踏遍青山人未老”“万水千山只等闲”等,这些高大、崇高的山是为了书写作者的革命情怀,赞美英勇的革命红军。《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经典之作,里面运用了“雪”、“河”、“山”、“天”、“大雕”这些广阔特定的空间事物,使得整首词的画面雄伟壮阔,意境壮美雄浑,气势大气磅礴,情感豪迈奔放。
社会意象方面,体积硕大、形态粗犷、力量超凡的大意象较多。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有很多的历史和神话人物。《沁园春·雪》中出现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几个朝代的历史巨人,这些属于社会意象。词人予以他们客观的历史评价,既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也指出了他们历史的局限性。这充分表达了诗人完成历史使命的雄心壮志和革命热情。《七律·答友人》前四句借用舜妃娥皇、女英的神话,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
毛泽东诗词的巨大魅力源自其意象的宏博壮阔。象随意生,大象生大意,大意象出大心胸。(张智中, 2009: 42)
四、结束语
毛泽东深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和独特的个性,使他有了改天换地的远大抱负、包容万物的宽广胸怀、悲天悯人的历史情怀,正是这一切汇聚成了其内心的一股浩然之气。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词人将这股浩然之气予以固化,形成了语言文字。语言和意象是气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对毛泽东诗词的语言和意象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人们更好地理解这股独特的浩然之气。
参考文献:
[1]唐双宁.毛泽东的气质[J].人民文摘,2014(4):8-9.
[2]马连礼等.毛泽东诗词纵横论[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智中.毛泽东诗词的静态意象及其英译——以“山”为例[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