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挑战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考

2017-06-19 23:46王常柱夏晓丽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

王常柱+夏晓丽

摘 要:网络舆论是网民主体的共同意见或言论形成以及其产生影响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网络舆论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蕴,并以其科学技术性、主体互动性、领域全面性、舆论即时性、舆论民意性、影响普遍性等特征,从科学技术、民意判定、舆论应对、和平演变等方面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方面应当突出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还应突出如下政治伦理要求: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信仰;树立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的责任意识;突出遵纪守法、庸下能上的管理机制;加强学习科技、学习管控的学习理念。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舆论挑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伦理之道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3-0077-06

数字化时代的先知埃瑟·戴森(Esther Dyson)曾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既可以释放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1](p.17)这段文字所描写的状况,在中国网络舆论发展的历史中又一次得到印证。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社会的网络舆论迅速成长,其巨大的舆论力量一方面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促进了社会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交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政治生态环境,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别无选择,唯有从其坚守的政治信念、政治伦理出发,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将执政能力提升至更高水平。基于此,本文从网络舆论的本质特点及其政治意蕴入手,追问网络舆论对执政能力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网络舆论挑战的伦理之道。

一 、网络舆论的本质特点及其政治意蕴

网络1994年4月就出现在中国,中国社会的网络舆论却是在2003年孙志刚事件的推动下诞生的。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学者们仍未在网络舆论的本质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不过,由于舆论是“广泛流行的消除个人观点误差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2](p.507),所以一般认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3]。

尽管如此,这一共识依然表明了如下两个事实:一是表明网络舆论是一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二是表明网络舆论是一个由主体、客体、载体、本体和受体等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4]。在系统整体之中,主体是网民(Netizens);客体是网络舆论关注的社会事件;载体是网络;本体是网民的共同意见;受体是网络舆论影响的政府部门或成员。由这些构成要素可知,网络舆论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其本质就是以网民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某一引人注意的社会事件为客体,以网民的共同意见为本体构成,以一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职能政府部门或成员为受体结构而构成的信息传输过程。

作为一种新型、特殊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学者曾将其特点归纳为: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冲突性、难控性[2](pp.189-190),也有学者归纳为主体的复杂性、客体的分散性、本身的双重性、数量增长的快速性、持续时间的相对短暂性[5]。本文结合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将网络舆论特点归纳如下。

第一,科学技术性。科学技术性是指网络舆论与先进科学技术相关联的属性。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网络、网民和传播方式上。首先,网络本身就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其科学技术性不言自明。其次,网民作为主体,必须具有相当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素养。最后,从传播方式看,科学技术性特点具体表现为网络舆论的高效率、大容量、低成本、巨手段、匿名性等特征。

第二,主体互动性。主体互动性是指网络舆论主体能够借助网络进行互动的属性。这一特点首先颠覆了传统舆论的传播—接受模式,在网络舆论中确立了网民的主体地位。其次,这一特点使得网民可以借助网络的科学技术性就某一事件进行讨论、协商、谴责等互动行为。最后,主体互动性促进了观点的发表和交流,进而形成表达网民群体之共同意见和愿望的网络舆论。

第三,领域全面性。领域全面性是指网络舆论的对象范围广、关切度高的属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象、人口流动性、传播等方面。首先,从对象看,网络舆论对象是社会事件,而社会事件本身就关涉所有的人群。其次,快节奏生活和人口的流动性,为网络舆论提供了全面的素材。最后,高新技术的传播手段,足以保障网络舆论对社会事件现场进行保存和跨地域传播。

第四,舆论即时性。舆论即时性是指舆论能够借助于网络高速形成、传播、产生影响的属性。首先,从形成看,网民可以借助网络就刚刚发生的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其次,从传播看,网络舆论的传播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即使舆论跨地区、跨国际传递所费时间也仅以秒计。最后,从影响看,网络舆论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第五,舆论民意性。舆论民意性是指其反映人民群众共同的意见和愿望的属性。首先,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绝大多数网民都可以被看作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他们的意见就是民意的一部分。其次,网络舆论所关注的社会事件大都关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蕴含着深刻的民意关切。网络舆论尽管具有匿名性特征,而且容易产生奇谈怪论乃至敌视谩骂的现象,但整体而言,还是具有民意属性的。

第六,影响普遍性。影响普遍性是指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触及范围具有相当宽广的属性。首先,理论上,所有的网民均可在同一时间成为舆论的发起者,从而为舆论的普遍影响创造了可能。其次,网络舆论可借助网络提供的便利而将其影响力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最后,网络舆论能够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广泛地对社会施加影响。

上述归纳表明,网络舆论区别于其他舆论,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然而,无论多么特殊,网络舆论毕竟是舆论,具有舆论的一般本质,因此必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意蕴。概括而言,这种政治意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舆论成为现代政治的重要内容。舆论即“群众的言论”[6](p.1537),因此,必然反映着“人民共同的意见和愿望”[6](p.884),即民意。在這一点上,网络舆论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民意又作“公意”(Public Opinion),是卢梭1762年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的,是现代社会一切民主政治的基础。毫无疑问,由于其主体的局限性,网络舆论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和诉求,具有民意属性。因此,如果我们承认政治以民意为基础,那么,就应当承认网络舆论对于政治的重要地位。二是网络舆论对政治具有批评监督作用。

在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其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公共舆论作为监督政策实施的一种机制,“无论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当对于制定基本政策的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时,公众的批评则是完全安全有益的,是完全不可缺少的”[7](p.19)。在信息技术时代,舆论对于政治的批评监督作用在网络舆论上得到集中体现。网络以其快捷、低廉、匿名、自由等特点为普通群众提供了良好的舆论传播平台,使得他们能够即时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对政治实践进行批评和监督。

二、网络舆论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挑战

网络舆论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而且这种政治意蕴体现在其对于政治的重要地位和批评监督上。从其现实表现看,网络舆论的政治意蕴,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也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

所谓挑战,本义是“故意激怒敌人,使敌人出来打仗,或者鼓动对方跟自己竞赛”[6](p.1253),而这里的挑战是引申意义的,是指网络舆论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的种种考验。所谓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8]。就中国社会而言,执政能力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直面种种挑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执政能力挑战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是对立存在的。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网络舆论无疑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依据上述特点,可将网络舆论带来的执政能力挑战归纳为四个类型。

第一,科学技术的挑战。科学技术的挑战,是指网络舆论所蕴含的高新技术特点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部分党员干部的科技知识素质、网络技术的扁平结构两个方面。首先,部分党员干部的科技知识素质较低,而网民的科技知识素质较高。对领导干部科技素质的一次调查显示,19.6%的被采访对象从未使用过计算机,52.1%的只是偶尔使用,经常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仅占12%[9]。与此相应的是2010年、2011年的中国网民结构显示,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占总数的70%左右,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总数的65%左右[10]。在比较劣势下,党的执政能力遭遇挑战是必然的。其次,从结构特征看,“网络是扁平的非线性结构,每一个节点之间有着无数线路相互链接,任何一个链接都能以光速将信息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外一个节点”[11]。基于这样的结构模式,网络舆论打破了传统舆论形态的分层次、分阶段的信息传递方式,从而消解了党和政府在舆论传播中的话语权地位,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挑战。

第二,民意判定的挑战。民意判定的挑战,是指网络舆论以其匿名性、非理性等属性所引发的民意判定的困难。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言,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对网络舆论民意真假判定、对非理性乃至冲动意见的无奈两个方面。一方面,毫无疑问,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民意,但在这种真实的民意背后,还存在伪民意乃至敌意。比如,“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投票公司”等采取非法行为制造的民意就是伪民意,而敌对分子通过网络发布的反动宣传就是敌意。另一方面网络舆论民意往往是“群体极化”下非理性意见的集中显现。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2](p.47)的社会现象。在这种现象中,许多网民往往缺乏理性,仅仅是基于自己的感性冲动来参与网络舆论,有时甚至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上述两个事实杂糅在一起,令党和政府难以区分网络舆论民意的真与假,从而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严峻挑战。

第三,舆论应对的挑战。舆论应对的挑战是指网络舆论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给党和政府带来的应对困难。这种困难主要体现在时间、区域、话语权和影响消除四个方面。首先,从时间看,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都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党和政府难以有甚至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准备应对时间,其应对的匆忙与盲目是可想而知的。其次,从区域看,网络舆论以其科学技术性、领域全面性、影响普遍性而与整个社会高度相关,其发生随处可见,其影响此起彼伏。再次,从话语权看,在网络舆论中,党和政府难以享有传统舆论中的话语权。我们知道,话语权是“以在某一领域内的支配地位为特征的,是一种权力”[13]。一般来讲,在传统的舆论中,党和政府的权力很容易形成舆论的话语权,但在网络舆论领域内,由权力而来的话语权被消解了。最后,从影响看,与其他社会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形成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产生的影响更大、影响的消除更加困难。所有这一切,都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四,国家安全的挑战。多年来,由于网络治理的不合理,“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14],中国共产党在保卫国家安全方面的执政能力也屡屡受到挑战。概括而言,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扩张、政治信仰、社会矛盾三个方面上。从价值观念扩张看,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大力扩张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全面推行“西化”战略;从政治信仰看,西方某些国家利用“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了拜金主義、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意识的滋长”[15]的现实,在价值观念上俘获他们并使之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帮凶;从社会矛盾看,西方某些国家利用中国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制造网络舆论危机,为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制造可乘之机。上述事实表明,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且也对中国共产党保卫国家安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网络舆论挑战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道

必须清楚,网络舆论带来的上述挑战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做出反应,提出应有的解决之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实社会的领导力量,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依靠党,没有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因此,从肩负的历史责任看,积极应对上述挑战,建设好自身的执政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

加强自身建设、应对上述挑战,无疑具有多重的可能选择。从党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掌握国家权力,具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强制网络舆论服从自己的执政需求的政治可能。再比如,从队伍素质和能力看,中国共产党也可以通过提高网络舆论管控队伍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破解上述技术挑战。毫无疑问,诸如此类的应对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需的。但是,必须清楚,这一类的应对措施仅仅是立足于技术层面的。众所周知,技术层面的应对措施往往具有双重作用,即一方面可以有效应对网络舆论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可能忽视网络舆论的民意属性而引发社会紧张。因此,应对网络舆论的严峻挑战,不仅要求中国共产党大力提高执政的技术能力,而且还要求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强化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努力从政治伦理的视角认识、掌握和使用技术能力。

所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应对网络舆论挑战的过程中,不可须臾偏离政治信念和政治理想,不可须臾偏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必须坚持应有的伦理之道。

第一,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信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政治信仰,而没有政治信仰的执政能力建设只能是瞎折腾。这是因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能力建设本身,而在于为谁去建设、使用这种能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同时也由此确立了自己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出发,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立为自己的政治信仰,从而为包括应对网络舆论挑战在内的一切政治实践活动确立了自己的根本目的。坚持立党宗旨和政治信仰,时刻牢记根本目的,就能够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拥有正确的方向,也能够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合理性和合法性。因此,只有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信仰,才能真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真正有能力应对网络舆论的挑战。

第二,树立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的责任意识。权即权力,利即利益,而如何使用权力、为谁去谋取利益,不仅是考验执政能力价值取向的试金石,也是应对网络舆论挑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权力虽然由党和政府执掌,真正代理人却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党员干部。这些党员干部虽然是权力执掌者和行使者,但首先是自然人。如果承认他们是自然人,那么,就必然承认他们具有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利益需求,而且这一点具有根本的意义。权力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权力的合法性必须以社会成员的心理感知和一致认同为基础,二是权力具有膨胀性、强制性和工具性特征。”[16]当权力代理人的自然属性与公权力的第二属性结合在一起时,权力代理人就会按照利益最大化逻辑去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这一事实表明,只有在党员干部身上树立起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的责任意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加强。

第三,强化遵纪守法、庸下能上的管理信念。纪是纪律,即中国共产党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运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法是法律,即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前者适用于所有党员,后者适用于包括党员在内的所有国民。历史表明,

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纪律严明的政党,“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教导更是深入党心、民心。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更是将党纪和国法结合在一起,要求成员既要严格遵守党纪,也要严格遵守国法。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个别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致使特权思想严重、官本位意识如影随形。这种现象已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障碍。因此,在严峻的网络舆论挑战面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强化遵纪守法、庸下能上的管理信念,形成科学的人事管理体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造就一支纪律严明、战无不胜的领导力量,更好地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四,提高学习科技、学习管控的理性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需要坚定政治信仰、树立责任意识,还需要加强学习科技、学习管控的学习理念。“学习问题,不仅关系党员、干部自身的发展进步,而且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17]。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指出,共产党人要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否则,“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要失败”[18](p.1428)。20世纪初,面對新的时代和新的问题,我们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和目标,并以此为重要的举措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事实上,正如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所言:“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19](p.145)网络舆论无疑是新生事物,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理性自觉,通过艰苦不懈的刻苦学习,才能认识、掌握它,将它管控好,才能获得执政能力的真正提高,取得执政能力建设的真正成功。

结 语

如今,网络舆论的影响日盛一日,其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带来的挑战也日甚一日。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积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从而能够积极、稳妥、高效地应对网络舆论带来的执政能力挑战,确保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毫无疑问,挑战就是挑战,而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所凭借的,无疑是现实的执政能力。面对网络舆论带来的严峻挑战,强化执政能力建设是必要的。然而,透过挑战的诸多维度可知,网络舆论不仅给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也给其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政治伦理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力量。从政治伦理视角看,中国共产党不仅要看到这些挑战给自己执政、行政带来的麻烦和困难,还要看到这些挑战给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带来的新契机——借助于网络的快捷、低廉、匿名、自由等特点所形成的民意表达机制。

应对网络舆论的诸多挑战,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将执政能力提升至更新、更高水平,还须将执政能力建设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信念统一起来。如此,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成功化解网络舆论带来的挑战,还能够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推进至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美]埃瑟·戴森.2.0版數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罗国杰.道德建设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3]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点[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4]桑丽.国内网络舆论研究述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5).

[5]昝玉林,许文贤.引导网络舆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导向功能的发展[J].求实,2005,(6).

[6]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彭和平,竹立家,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8]王林.舆论传媒资源的运用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辽宁警专学报,2008,(1).

[9]聂辰席.提高新媒体条件下的执政能力[J].人民论坛,2011,(6).

[10]郭瑞涛.中国网民主体特征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11]谢金林.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传播的困境与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5).

[1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

[13]侯竹青,范铁忠.网络话语权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与探索,2011,(3).

[14]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DB/OL].http:∥it.southcn.com/9/2015-12/17/content_139107811.htm,2015-12-17.

[15]邓顺国,邬锦雯,杜向阳.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07-03-19.

[16]王常柱,夏晓丽.公权力尴尬:维稳与维权之间的价值迷失[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4).

[17]如何建设学习型政党?[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30/c_12282037_4.htm,2010-06-30.

[18]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杨 俊]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
社会热点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研究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网络舆论引导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媒体如何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