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国
在发展动能转换中实现就业稳定增长
□姚先国
就业稳定增长是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结果,证明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需求变化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是今后解决就业问题的努力方向,而成功的创业、创新给经济注入新能量的同时,也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各国政府都把就业列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对于中国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就业问题更是巨大挑战。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引发人们对“就业难”的担忧。出人意料的是,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到7%以下,但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1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任务。这一成就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结果,证明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初步观察,有以下几个方面经验值得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就业机会,使数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从一产转移到二、三产,较好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受此惯性影响,许多人对经济增速下滑忧心忡忡。曾有学者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不能低于8%,否则要出大问题”。什么大问题呢?当然首先是就业问题。可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非直线关系,而是与驱动增长的产业结构密切相联。如果经济增长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带来的,就可能出现低就业甚至无就业的增长,反映两者关系的就业弹性系数就会下降。1980-1989年间,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322,意味着经济增长10个点,就业可增加3.22个点。1990年以来,资本密集型产业兴起,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滑到2000年的0.08。近年我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系数回升到0.2以上,去年预计在0.25左右。服务业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50%,对就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已进入高收入阶段,消费需求正在升级。因此以需求变化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是今后解决就业问题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增长方式转换、企业转型升级成为热门话题。“机器换人”、技术创新、产品更新换代成为广大企业的自觉行动。许多人认为,这不利于就业增长,因而持怀疑和排斥态度,这不难理解。早在英国工业革命时代,就发生过工人捣毁机器的“鲁尔运动”。从理论上讲这是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问题。
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于就业具有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挤出效应”,机械化、自动化会大大减少直接操作工人,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二是“补偿效应”,通过两种途径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在企业内部,研发人员、销售服务人员增加,将补偿直接生产人员的减少;从外部来看,企业效益提升带来员工收入增加,形成新的商品、劳务需求,从而增加全社会的就业。总体看来,补偿效应的作用更强、更积极一些。因此,对创新的“创造性毁灭”效应应该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
发展动能转换的实质是从物质要素投入驱动转向人力资本驱动、创新驱动。具有人力资本优势者即为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成为创新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就制订并实施了人才发展规划。2016年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国上下都制定、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对教育、科技的投入,营造爱才、引才、用才的氛围,为“人人可以成才”创造条件,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成功的创业、创新给经济注入新能量的同时,也为其本人和他人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图/新华社
由于中国处于体制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劳动者的法定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劳资冲突频频发生,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先后制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保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加大了查处力度,通过严格执法保护劳动者利益,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使劳动力市场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提升,减少了矛盾和冲突,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2016年我国劳动就业取得了可喜成就,令人欣慰。但是也要看到,我国每年新成长劳动力在3000万以上,就业压力始终存在,每年新增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数以千万计的中等教育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平等就业、安全就业、快乐就业的局面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形成和巩固,全国上下还应为此作持续不懈的努力。
作者为浙江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