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功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一中)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体”反映在教学中便是体育教学,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便是增强学生体质,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从而有“物质基础”,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现阶段,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需要科学的规范和引导,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主观方面积极参与运动。通过研究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总结出几点影响其锻炼的因素,旨在为提升体育锻炼水平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研究;习惯
我国新出台的关于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方面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要与学校教育做好三结合。而学校教育为主要的体育教育场所,更加系统、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运动锻炼习惯,使学生能自主地参加体育锻炼,重复练习、提升高度练习,使身体向好的方向发展。研究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教师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整体把握,从而施加更多有利的影响,多方面共同作用于中学生体育锻炼,调动自主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运用集体的带动作用使个体运动社会化,运动规范个体化,达到相互的统一。这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现因素之后,积极组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并且善于思考和发现,获得更多的体育教学规律,指导下一步的教学任务。
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几大教学相关因素,学校、教师、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其中教师因素寄于学校因素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因素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质量效果
学习过程本质上是学生自我矛盾转化的过程,所以自身因素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又使得中学生教学具有复杂性。细化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现阶段的认知水平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不成熟期,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会影响他们的体育锻炼。有些学生最初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因为崇拜某个明星,或者是能够表现自我,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些认知是处在基础的认知阶段,会因外在环境或条件的改变而变化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学习动力是不够充足的。因此,要引导他们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的真正魅力,发现体育带给自己的内在变化,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运动情感,是持久的运动动力。
2.兴趣取向和心理特点
体育锻炼和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一样,没有兴趣也是很难坚持的。因此,在影响因素中,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也非常关键,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发现,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往往体育课是快乐的,在课下也会积极参加。心理特点的影响,如一些学生性格外向、性格坚韧,往往在体育项目中表现得比较好,当然一部分内向却稳重的学生在长跑比赛中又有优秀的表现。所以学生心理特点的优劣是相对的,教师更应当全面考虑,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
3.运动技能与运动情绪
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巧之后,才会在这项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才能有坚持参加的动力。因此,学生的运动技能也是需要考虑的自身因素,要以“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遵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最佳的教学区域,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运动情绪也不容忽视,如果学生在锻炼中感受到兴奋、快乐,那么他会继续这项运动,但如果感受到的是痛苦和挫折,则会逃避这项运动,这便启发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情绪,及时排解不良情绪,维持高涨的热情,保持运动效果。
二、学校因素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质量效果
1.师资因素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但因为体育教学只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部分,所以更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能够作用于学生的课下,激发他们课下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做到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将理念、技能等传授给学生,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下活动中去,指导技巧的同时也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2.校园文化因素
校园文化对体育锻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渗透到细节中的。提到文化,不得不考虑学校相关的体育运动硬件设施,如果没有这些物质上的保证,很难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同时学生处在校园这个氛围中,受其影响非常大,多举办运动比赛,锻炼的宣传标语,班级的运动评比等。
3.课外体育活动和训练
学校的影响相对来说更有直接性和指导性,学生会更加重视。如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建议或是要求的方式,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在学生获得乐趣之后,便可“放手”,让学生尽情享受。业余训练的影响主要是施加在一部分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身上,进一步挖掘其运动天赋,还能带动周围同学。
三、家庭因素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质量效果
现如今我国强调全面运动,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口号的形式展现。体育锻炼能够增进人的身体健康,改善人的精神面貌,甚至和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相关。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有较大的影响力,试想,如果父母能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自然就能从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成为习惯之后,甚至不需要学校的教学影响,便能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中,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再者家庭因素也为学生提供了课下体育锻炼的物质和精神因素,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样化的体育锻炼,为培养运动爱好提供多种选择。家庭集体锻炼更提供了亲子机会,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学生身心有益。
四、社会因素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质量效果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处在这个大环境中,所以社会因素是宏观的,又是影响巨大的。社会因素中还包括,对锻炼氛围的营造、新闻宣传、电视节目的宣传等等。最近的《奔跑吧,兄弟》节目,掀起了一阵撕名牌的游戏热潮,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工作者、学校教师、职工等将其作为团队的娱乐项目展开,甚至很多中小学也有类似的活动,让大家走到室外,进行真人的游戏活动。这说明社会因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学生,更是对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的娱乐项目倾向于数字化,强调在室内给人以室外的感受,這一方面缩小了运动场所,同样也给了人们“足不出户”的理由,丧失了团队运动的乐趣。社会因素具有好坏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学校教育的正确调控,带动更多积极的体育锻炼思想,发挥主导作用。
总之,影响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因素主要从学校、自身、家庭和社会几个方面来考虑,并且学校教育是主导和关键性的因素,家庭教育是细节性因素,社会影响是氛围因素,而自身因素则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杨永钟.影响中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2012(11).
[2]杨旭.影响高中生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0(15).
编辑 温雪莲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