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
一直以来,中国古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课改前的语文教材中共有24篇中国古代诗歌,课改之后更设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从教材的编定情况不难看出,中国古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的地位没有降低,也不会降低。同时,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它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成为国人的骄傲,也成为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与考查也是历年来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力要求达到E级。因此,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诗歌鉴赏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诗歌鉴赏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在高中语文教研组就未曾中断过,高中教师在选择公开课时,比较爱选择《登高》《沁园春》长沙》《阁夜》《春江花月夜》《声声慢》《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归园田居》《蝶恋花》《将进酒》等,几乎每学期都会有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提出新的理解和设计,这样的课型选择不只是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也为总结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案例。
现将这种课例按其鉴赏方法分为三类。
一、披情入景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主流方法是借助诗词中的意象披景入情。如《声声慢》《春江花月夜》《归园田居》等课例的教学设计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别林斯基说:“诗人用形象思考。他不证明真理,但都显示真理。”这就是说诗人创作需要形象思维。同样,鉴赏诗歌也需要形象思维,因为鉴赏诗歌是以对作品所提供的形象感受为前提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含深层的潜信息。在诗歌中,外在信息与其潜在信息是统一的、一致的。写了什么景物,必然要突出景物特征,而这其中也自然地渗透了抒情主体的形象。诗歌语言本来就少,如果能抓住几个意象作为切入点,使之成为解析整首诗有力而简捷的敲门砖,那至少寻找到了一个下口之处了。这种方法在新教材中体现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正是因为这一优点,披景入情是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最常选用的教学方法。
二、情感体悟法
阅读小说、戏剧这样体裁的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故事,它们的叙事性很强。可是,欣赏诗歌所能感知的是情感。如果把感情比喻成水,诗歌就成了浸满了水的海绵。《将进酒》这一课例的设计角度就对准了这块海绵,教师将教学设计的切入角度放到了诗歌情感的把握上,教学设计的线索以李白的情感变化为主,通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情感的变化,体悟诗中的“悲—欢—狂放”之情,从而达到把握全诗的目的,对情感活动的分析可以说贯穿整个诗歌鉴赏活动。其实,使鉴赏成为可能,归根结底诗歌鉴赏的最终目的是在情感上愉悦读者、净化心灵。正如作家陈建功所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狭窄。”读诗,与其说是为了了解,不如说是为了感动。这種情感体悟法就是抓住了诗歌学习的根本点展开教学设计的。
三、角色转换法
在一次听课中,我听到了又一新型诗歌鉴赏理念——“角色转化”。这种方法强调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将自己假想成诗人,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词的内容进行描述,也就是进行“二度创作”,这种审美再创造主要凭借读者联想、想象等积极的形象思维进行。这种方法使欣赏主体对诗歌的欣赏不是消极的接受,也不是机械、被动的反应,而是欣赏主体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念,对诗作提供的信息进行积极的选择、改变和“同化”的过程。这要求学生先走进诗歌,再走出诗歌,不仅是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但因为缺少对学生理性感知诗歌鉴赏技巧方面的指导,当用于诗歌鉴赏答题时就会让学生感到茫然,无法将这种方法推而广之。
作为教师,还可以运用“此时无声胜有声——重视课堂中默读作用”的教学理念,因为学习需要思考,思考需要冷静,需要时间。鉴赏诗歌也是这样,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去咀嚼诗歌。而现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常用的齐读则以固定的速度将学生囿于同一条线上,就像一支部队起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无法体会诗歌中变化的、微妙的情感。因此,我认为诗歌鉴赏方法可以运用个性化美读感受。
诗歌中有许多东西“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我们要通过朗读去自我感悟、消化。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收获。”从一般的朗读到有表情的美读,恰恰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师生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妨?在琅琅读书中,体味苏轼的旷达、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
其实,无论是哪种方法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单一化、模式化指出了新的方向和方法。或许我们的探索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但毕竟我们正在漫漫长路上求索着、前行着。
编辑 薄跃华
新课程·教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