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氓》妇被弃的主题浅议

2017-06-17 14:45冯霄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觉醒女性意识

冯霄华

摘要:女性意识,实际上就是有关于女性的观念,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就是指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诗经《氓》的时代,是女性意识处于刚刚抬头的原始状态,但从一开始的萌动阶段,诗经《氓》时代的女性意识就向世人展现了自由意识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女性意识;婚姻自由;觉醒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88

爱情、婚姻、家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这一部分一直是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占据着诗歌创作的重要地位。其中,关于妇女的弃妇诗,对于人们洞察当时婚姻家庭状况,了解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有一定的凭借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类诗,这类诗歌引发了后代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潮。在以弃妇为主题的诗歌中,《诗经》中的《氓》成就较高,是备受世人称赞的诗作。

《氓》是一首夹杂抒情、议论的叙事诗,它通过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讲述了弃妇在开始时是如何被虛情假意的氓欺骗,与其恋爱直至最后又是如何被其抛弃的整个过程,饱含了弃妇的辛酸和哀怨。诗歌以弃妇的口吻真实地讲述了自己的痛苦经历和内心的感受,在叙述过程中,掺入了议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以亲身经历“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来告诫世间女子:男子是变化无常的,对爱情不专一。这对于今天心智不成熟的中学女生更是道德告诫,早恋必然带来早衰,也必然会带来对自己的情感伤害。

女性主义代表李银河教授认为:中国婚姻制度中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是“婚后从夫居住制”(即女人在结婚后住在丈夫家,与公婆同住)。这种居住制度本身就造成了妇女的低下地位:结婚不单纯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而是两群人甚至两个村庄,通过“女人”这个渠道进行的一场交易——男方要交彩礼钱,他们“买”到了一个女人。在这个交易中,女人沦为了一个“物”。

《氓》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以被看成是当时封建社会中成千上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群物”悲惨命运的缩影。她之所以被抛弃,是因为年老色衰,不再年轻美貌,才惨遭丈夫氓无情地抛弃,氓把她当成一件可用的“物”,而非她本身言行的不对。她在恋爱时,真心付出,对氓痴情一片,“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婚后,她吃苦耐劳,勤劳持家,“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与无情无义的氓相比,诗中的女主人公,可以说是个好女子。

但是,在以男权为主的古代社会,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她们只是丈夫们的附庸。他们对爱情的追求不过是一件合法而又时髦的道德外衣。“以貌取悦于人,色衰而爱驰”这决定了氓可以“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世人冷淡“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而女主人公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这种不公正待遇,深刻地揭露了妇女受压迫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男尊女卑的夫权制度的严厉批判,对压迫妇女进而造成妇女悲惨命运的夫权制度种种恶行的无情控诉。

隔着时空,不一样的时代,却是相似的情感经历:作为刚强决绝的氓妇很有现代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的个性,面对氓的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她果断而又刚烈地与氓决绝,“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自我清醒,勇敢地奋起反抗氓的暴行与抛弃。

女性意识,实际上就是有关于女性的观念,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就是指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在男权时代,女性能顽强地坚定自己的信念,甚至为了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义无反顾的与之前所爱的男子决裂,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诗经《氓》的时代,是女性意识处于刚刚抬头的原始状态,但从一开始的萌动阶段,诗经《氓》时代的女性意识就向世人展现了自由意识的强大生命力。从《氓》的爱情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周代的女性,她们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着乐观风趣的精神风貌。她们在与现实生活斗争的过程中,明确了自我意识,强化了自主观念,锻造了自强精神。她们绝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逆来顺受的蒙昧女性,而是敢爱敢恨有追求有理想的文明女性。在讲究礼制的时代,这种女性意识表现鲜明今天看来是时代的进步。

现代历程的进一步加速,五四文明的光临,对外开放的实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深受重创,自由、平等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这现代人性的土壤中,爱的种子有了它生存的空间,女性的尊严、地位被置于与男性同等的位置。爱情、婚姻不平等的根源正在被切除,这是女性的大幸,亦是时代的幸运!正是因为有了《诗经》中的氓妇这样的女性,才有了千年不变的女性的精魂,才有了千年的抗争和呐喊。同时,这些女性的悲剧精神也深深地感动着后人,后世女子在爱情之路上,在悲剧的人生途中执著不悔,她们沿着《诗经》时代女性开启的大道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 丁秀杰.《诗经》婚恋诗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2] 李银河.女性主义[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

[3] 王 燕.《诗经》女性意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山西省盂县一中 045100)

猜你喜欢
觉醒女性意识
浅谈《觉醒》中爱德娜身边的三位男性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位居两极的《旧约圣经》女性形象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