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字正腔圆”的基本概念及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误区,证明“字正腔圆”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全文从“字正腔圆”的基本概念、学习“字正腔圆”过程中遇到的误区及问题、咬字与发声的关系三部分着手论述“字正腔圆”在歌唱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字正腔圆;误区;歌唱;关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18
作为一名专职声乐教师,在长时间对声乐技巧的学习和不同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渐渐发现,文字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咬字与发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希望本课题“浅谈歌唱中‘字正腔圆”能为声乐学习者带来一定启发。
一、字正腔圆
1. 什么是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一词出自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是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在唱腔中,每个字、每组词都需要按声调系统把字音、字意表达清晰,让听众听得更明白,这就是“字正”。“腔圆”则是在 “字正”的前提下,曲调完整流畅,情绪圆润,符合人物的性格。它是一种艺术手段,能使歌曲更圆滑、圆熟、圆润,最终达到“动听”的效果。正所谓“由字寻腔,字领腔行”,想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就要做到“字正”与“腔圆”的完美结合。
2. 如何做到字正腔圆
掌握汉语发音的规律,是字正腔圆的根本,每个汉字都由三个因素构成(声韵、调)。首先作为歌唱者要明辨四声即:阴、阳、上、去和十三辙,想要做到字正腔圆,就一定要掌握好歌曲中字的规律及唱法。字头要咬准,在字头部分应该唱的轻巧灵活,气息要有对抗,一触即发。字腹要圆润饱满,把字咬好,音韵准确。字尾要归韵到位,放松舌、唇和下牙关,避免因过重、过长而破坏字声统一。如果一个字开了好头,吐好了字腹,最后收不好字尾,也会功亏一篑。所以要有始有终。
二、声乐学习中关于“字正腔圆”所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咬字发白、发干、发紧。很多人在声乐学习中单纯地以为唱歌就是简单的歌词和旋律结合,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会感到发声和咬字有一定的矛盾,特别是汉字。例如,有时听学生唱歌,声音饱满圆润,共鸣也很好,但就是听不清他唱的歌词是什么,可如果把字咬清了,声音就立刻没有了支撑,变得白、干,紧,常会出现音吞字、字包音的现象。更多时候问题出现在一首歌曲中高音区的部分,例如,《啊!中国的土地》中的“地”如果我们在歌唱中发出“di”的音听起来会觉得很扁、很紧,而且很难唱,到后面越唱越紧。在演唱时,掌握不好力度和各个发声器官的协调就会出现上述问题,可是如果像这种闭口音又恰巧在高音区部分,我们在演唱时除了需要各个器官以及情绪的积极配合外还需要有更多的气息和腔体做支撑,在咬字头的时候要轻巧,力度要恰到好处,做到紧而不僵、松而不懈。这种闭口音在唱的时候抬起上颚打哈欠,让闭口音不要唱得太僵硬。只有协调好各个方面,在唱歌时做到字正腔圆,才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演唱技能,进而更好地表达作品。
三、咬字与发声的关系
1. 字与字的关系
字与字的衔接和转换在歌唱中尤为重要,必须做到统一、一致,否则就会含糊不清,影响声音的统一。首先,是字音转换的时候,一定要打开喉咙,保持稳定状态,过度时,腔体应保持不变,用口腔的变化来改变字音。其次,就是每一个都应该放在同一个位置,虽然字点有变化,但声點却相同,才能达到想要的完美过渡。
2. 字与气的关系
不管是唱歌还是说话,都必须用气息作为支撑,唱歌中的吐字更是强调要在气息充足的轨道上游刃有余地走动和转换,用气带声,让气息把字串起来,如果气息不够,没有了支撑,就会声落字跌;气息过猛,同样会失去平衡,会因气息过猛而字形冲散。所以,科学正确的气息运用是歌唱吐字的基础。
3. 字与声的关系
发声首先是要保持咽喉部位最起码的稳定,然而在吐字的时候又要保证吐字器官的灵活,这一矛盾要怎么解决,首先就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使歌唱者有“两张嘴”的概念,一张嘴负责吐字,包括口腔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舌头、牙齿和嘴唇,而另外的一张嘴则是管发声的嘴,也就是口腔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喉咽腔,在歌唱时,负责吐字的嘴要尽可能灵活,而负责发声的嘴要尽量保持稳定,从而处理好字与声的关系。
4. 字与情的关系
作为一个歌唱者要想把歌词表达得更为到位,就必须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带着情感发声。语言作为我们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在歌曲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每一首歌,都需要通过歌词来更为直接地表述歌曲想表达的情感,所以歌唱者就必须做到“字里传情”,把歌曲中的字与情感表达结合起来,灵活掌握歌曲中的每一个字和想表达的感情,通过科学的发声技巧表达出来,才能“畅其意也”。
“字正腔圆”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将二者完美地结合,才能使歌唱艺术得以升华。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歌唱中 “字正腔圆”的重要性。笔者对于歌唱中“字正腔圆”重要性的课题研究还很浅显,它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想要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探究学习!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 0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