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017-06-17 09:01陈砚雯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师语言课堂实录学生思维

陈砚雯

【摘要】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会不自觉地设计丰富的教师语言,用问题串联课堂,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引导学生,以便自己在课堂上掌控大局。本文通过反思同一篇课文的两次不同教学,力求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理解遵循学生思维顺序,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们的回答具有“自由度”,让课堂也变得更有“温度”的含义。

【关键词】课堂实录 教师语言 学生思维

教师备课常常思考如何让课堂更流畅,教学设计的着力点在于设计课堂教师的语言,展现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其实是学生。

一、同一节课,两次尝试,大有不同

第一次授课:

在对比“好几个骑手”和“一位骑手”的不同表现时,采用了连环提问的方式,给学生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轻易找到一个词或一句话的答案。教师“顺藤摸瓜”,循着思路带着学生推进教学。

师:这么吸引人的比赛,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呢?大家快看!(出示视频)

师: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比赛,你觉得骑牛比赛难不难?

生(异口同声):难。

师:难在哪里,谁知道?

生:牛就跟疯了一样。

师:书上用了哪些词形容这些野牛?

生:野性大发。

生:疯狂地上下蹦跳。

师:疯狂的野牛上下蹦跳,骑在上面的选手表现得如何呢?

生:好几个骑手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师:是啊!真的太难了,怪不得好多人都不能坚持住!可没想到,有一个骑手不一样,谁能找到他?

生: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师:是呀!书上用一个词形容了这位骑手,就是——

生(再次异口同声):技艺高超。

师:对呀!不管牛怎么想把骑手甩下来,骑手就是掉不下来。他的屁股好像有万能胶粘在牛背上。充分地看出这位骑手的确技艺高超。

这节课上学生所有的回答几乎与我备课时所预设的答案如出一辙。学生逐一地、准确地“落进”设计好的问题圈里,课堂上呈现出一派“环环相扣”“流畅自如”的场景,课堂气氛融洽和谐,课堂效率准确高效。

第二次授课:

没有“出乎意料的答案”出现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吗?学生的回答与预设完全“吻合”到底是老师“牵制”了学生,还是学生“迎合”了老师?在对文本进行了再研究,重新设计后,课堂如下。

師:场外的观众都这么兴奋了,不知道场上的比赛进行得怎么样?同学们看,前面就是比赛现场了。真热闹呀!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学生自由阅读,交流比赛状况)

【学生汇报】

生:我看到了“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师:你看到的骑手不怎么厉害嘛!原来南美洲人特别爱看的骑牛比赛一点儿也不精彩呀!

生(争前恐后):不是!不是!

师:怎么不是了?

生:我看到了一个骑手很厉害!

师:你确定他比其他的骑手更加厉害吗?

生:我确定!因为他“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呢!”

师:是吗?那可不一定是他厉害!一定是他骑的这头牛太温顺了!

生(七嘴八舌):不对!不对!他骑的牛不温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头牛正在“疯狂地上下蹦跳”呢!

师:原来如此!这么一说他还真是比其他骑手厉害呀!

这一次,教师隐去了刻意的提问,学生也不再有标准的回答。师生间在课堂上的状态与其说是像太极“推手”式的一问一答,不如说是完全平等地去交流讨论。课堂变成了比赛看台,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观众,在热烈地评论比赛。你一言我一语,自然而然地认定了场上的“一位骑手”技艺最高超,不由得称赞他!

二、双重身份,三点思考,点燃课堂

1.理解学生,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

课堂上,教师的身份是教授知识的授业者,但在上课前,教师首先是一篇文章的读者。在备课时,作为读者从中获得了哪些讯息,读懂了哪些细节,又想要给予学生哪些内容,都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陶行知说教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提醒我们尊重学生的思维以及语文学科本身的内涵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课文。第一次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关注“野性大发的公牛”,分别找到了目标词语,紧接着又追问“骑手”的表现,再让他们回到文中找零碎的词语。这就导致在理解文本时,学生像扭麻花一样来来回回,既琐碎又不清晰,完全拆碎了文本自身的逻辑。

其实,在备课时应该更加注意过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每篇课文谋篇布局的方法都不同,只有教师把握好了,才能引导学生去感悟和学习。因此,第二次教师不再用串联的问题吸引学生,而是在他们自由阅读中给予帮扶,助力学生读懂文章。

“教人者先教己”。研究所要教授的对象,准确把握对象的特点,站在教授对象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脑袋想问题,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先学再教”,也才能“教有所成”又“学有所成”。

2.尊重学生,让学生的回答更“自由”

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力反对教师权威对学生的干涉与决断。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教师将每一环节的问题设计得十分流畅,环环相扣,以防止学生走出设计好的“路线”,但整个环节中缺少启发式的点拨。

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打破师生互不平等的局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呼吸、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充分地与教师对话、交流,甚至是质疑老师、反驳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中的乐趣,也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读懂文章意思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本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教师在这里只需要充当一个与他们一同观看比赛的伙伴角色,适时地“搭”上一两句,推进他们的思考,不需要刻意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们整堂课忙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浪费了宝贵的独立思考时间。

陶行知曾提出的“六大解放”,就提到“解放小孩的嘴”,使大家可以在课堂上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更谈出自己的情感体悟来!第二次的课堂中,学生就放开来说了。

在学习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应答者;是问题的主动探索者,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正如斯宾塞所说:在教育中应尽量鼓励个人的发展过程,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探讨、推论。给他们讲的少一些,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一些。

3.解放学生,营造有“温度”的语文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性地把学生禁锢在学科知识中。就语文学习而言,容易出现理解字词的含义,分析语句的手法等,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培养的现象。

第一次的教学中,学生顺利地习得“技艺高超”“野性大发”,理解含义、学会运用,却缺少了对激烈的比赛场面的情感体验。第二次的课堂上,教师巧妙地运用语言鼓励学生反驳老师,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开放的課堂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争、去辩,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火花。在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还没有达到自由辩论的水平时,教师将课堂设计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争论,也十分有效。

课后,当教师再问起学生学完的感受时,他们不仅能够说出“这位骑手”技艺高超来自于平时的苦练,更能表达出自己对骑牛比赛热烈的喜爱和选手的赞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情感积累。这就是语文学科在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的心理”以及“塑造健康的性格”上无可取代的价值。

真正尊重学生的课堂,应该是展现学生童真童心、让学生表达童言童语的舞台,而非展现教师的控堂能力,把握课堂走向的平台。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出课本,回到学生们当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课堂上会发生什么,还给学生们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里,点燃知识的火花,让课堂真正升温,让教育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陶行知.什么是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岳龙.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创新教育的启示[J].生活教育,2015(23).

猜你喜欢
教师语言课堂实录学生思维
积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的成长之我见
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语言技巧微探
合情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运用
借助语言促进交流,通过话语引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