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雨+段冠玮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大学生读者群体的阅读形式、对象、结构和规模均出现了新的特点,给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需积极适应新形势,做好“互联网+”基础工程建设,创新阅读推广概念及宣传推广形式,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开创高校阅读推广新局面。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003-02
一、“互联网+”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产业和服务被不断冲击。在此形势下,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或谋求变革,或继续坚守,在传统与互联网融合变革的实践中,“互联网+”的概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今已渐渐成为国内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热点。在国内,“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于扬提出的,在“2012易观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上于扬发表了题为《互联网+》的演讲,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他指出,传统行业都将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不仅是互联网行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未来的产品和服务,甚至产业格局都将被“互联网+”重新改造和创造。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现代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至此,我国“互联网+”理论与应用研究正式拉开了帷幕。究竟什么是“互联网+”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传统产业”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然二者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从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出新的生产和服务模式,构建出新的产业形态。其实,“互联网+”发展的进程就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完美融合,将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读者群体阅读行为的影响
在“互联网+”背景下,得益于信息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正因知识载体和传播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互联网平台+传统阅读”的阅读已颇具规模。大学生的阅读形式、阅读对象、阅读结构和阅读规模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而代之的现代化、多样化、碎片化和社会化阅读已成为新的趋势和潮流。
1.阅读形式现代化。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产品内容和种类的日益丰富,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正逐步被以数字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现代阅读方式所取代。数字阅读以各种数字阅读终端为媒介,如PC、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随着各种数字阅读终端的普及,目前数字阅读的比重已超过了传统阅读,成为读者的主要阅读形式,阅读场所也由固定场所阅读转变为随时随地的移动阅读。大学生作为智能手机等数字阅读终端的重要使用群体,加之其尝试和接受新阅读形式的能力和愿望更强,阅读场所的多样化需求更高,故在大学生读者群体中阅读形式的数字化、阅读场所的移动性程度较一般读者群体更高。
2.阅读对象多样化。“互联网+”时代,读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可获取海量的数字阅读资源,因此阅读对象也由传统的以纸质载体为主的阅读向以电子书和多媒体等数字资源为主的全媒体阅读。大学生读者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更为熟练,对信息及时性、多样性的需求更高,故其阅读对象多样化特点也更为显著。
3.阅读结构碎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现代阅读以数字终端为主要媒介,读者的阅读结构从整本图书、整本期刊的阅读向碎片化阅读与浅阅读转变。此类阅读的优点是阅读的便利性与快捷性更高,缺点是读者难以通过此种阅读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大学生读者群体的关注对象广泛性以及时间的自由度更高,加之专注点更容易被转移,因此阅读结构的碎片化程度更高,不利影响也更大。
4.阅读规模社会化。“互联网+”时代,读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和分享信息,阅读规模由传统的个人化阅读转变为社会化阅读,单一的读者可以在互联网社区中面向众多读者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大学生读者群体借助于群体特性差异化较小、集体生活方式和多样化的移动网络通信方式,能更快、更大规模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阅读规模的社会化。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已先后展开了“互联网+”进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业务管理模式,在保持和发扬传统阅读形式的同时,转变服务理念,加大数字资源建设,购置数字阅读终端,提供更优秀的数字阅读服务和环境,满足广大师生读者阅读“互联网+”的需求。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创阅读推广新局面
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点人群,因此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特点和喜好是此项工作成功的关键。
1.做好高校图书馆“互联网+”基础工程建设。(1)立足于国家层面的“互联网+”发展规划和战略,推动行业管理机构出台高校图书馆“互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2)做好高校图书馆“互联网+”基础平台支撑工程建设工作,确保图书馆基础设施与基础平台满足“互联网+”的发展需求。(3)解决好高校图书馆“互联网+”安全与知识产权问题。
2.创新阅读推广概念,注重数字阅读推广。数字阅读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对传统阅读的挑战和颠覆,亦是未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数字阅读在高校备受大学生读者群体所喜爱,高校图书馆应顺水推舟,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丰富数字资源的内容和平台,精心设计数字阅读栏目,打造数字阅读空间,提供符合大学生需求的阅读环境。除数字阅读外,还可以推广“读人”即“真人图书馆”、“读城”即“走读活动”等阅读推广概念,激发大学生读者群体的阅读热情,培養良好的阅读习惯。
3.创新阅读推广的宣传推广形式。跨出校园局限,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宣传推广工作。如利用微博、博客、播客、社交网络(如人人网)、内容社区(如知乎、豆瓣)等大学生读者群体使用较为普遍的社会性网络应用,并结合该群体广泛关注的国内外社会时事热点、时点以及网络热点话题等开展针对性、机会性的阅读推广服务,实现阅读推广工作宣传推广形式的创新。
4.改进服务形式,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是指通过智能手机、Kindle、IPad、MP3/MP4、PSP等移动终端设备(手持设备)访问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和业务查询的一種服务方式。移动图书馆注重的是数字化内容的推介,通过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可以实现数字资源的检索及跨库检索,实现馆内中外文图书、期刊及学位论文等各类数字资源的全文阅读,真正地实现移动阅读。移动图书馆通过对不同平台的整合,可以实现为读者提供无穷资源的服务,因此移动图书馆服务应该是未来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腾讯科技.于扬:所有传统和服务应该被互联网改变[EB/OL].(2012-11-14).http://tech.qq.com/a/20121114/000080.htm.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15-03-17).http://cpc.people.com.cn/n/2015/0317/c64094-26702593.html.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EB/OL].(2015-07-05).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5/c64387-27255409.html.
[4]张红军.我国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模式观察[J].出版广角,2015,(15).
[5]高春玲.解读美国移动图书馆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1).
Reading Promot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t "Internet+"Age
LOU Yu,DUAN Guan-wei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In the era of "Internet+",the main service object of college student readers of university library,reading form,object,structure and scale are the new features,for university library to read promotion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be actively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completes the "Internet+"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innov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concept and form of promotion,promotion of mobile library service mode,create a new situation college reading promotion.
Key words:"Internet+";library;reading promotion;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