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开宏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作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取得可喜成绩和显著成效,但从严治党依然任重而道远,须防微杜渐、常抓不懈。文章从《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管窥从严治党方略,认为全面从严治党要做到“四抓”,即抓小、抓细、抓早、抓常。
关键词:从严治党;抓小;抓细;抓早;抓常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一、《扁鵲见蔡桓公》的历史悲剧
《扁鹊见蔡桓公》讲的是神医扁鹊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讳疾忌医,屡次拒绝扁鹊的治疗建议,最终不治而亡。这则故事告诉世人一个道理:小毛病若不及早医治,最终将酿成大祸患。
二、《扁鹊见蔡桓公》对党风建设的启迪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有它的历史借鉴意义。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查处了一大批贪污腐败官员。这些落马官员中有的身处职位之高、贪腐数额之大、影响程度之深、犯罪行为之重,让普通百姓瞠目结舌、深恶痛绝。然而,分析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却发现都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他们道德底线的突破往往从一些小事开始。有的官员一开始对别人逢年过节赠送的礼品不以为然,有的官员一开始对企业老板别有用心的宴请掉以轻心,有的官员一开始对违纪违规现象见怪不怪等。久而久之,他们思想上逐渐放松警惕,行动上逐渐习以为常,由违纪走向违法,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抓手”
首先,全面从严治党要抓小,从身边的小事抓起。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任何人的腐化堕落,往往就是从小问题上开始的。小事小节的放任自流,对一个人思想品行、决策行动的影响是潜在的、隐形的,但也是致命的,“犹如温水之于青蛙,蚁穴之于大堤,常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在温情脉脉中缴械投降”。因此,领导干部要警惕思想上“开小差”、行动上出现“小偏差”、生活中接受别人的“小恩惠”,在这些违纪违规的小事情上坚决不给自己“开绿灯”“留后门”。
其次,全面从严治党要抓早,要“防患于未然”。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做好平时的预防和检查,防止病情出现和蔓延。同样,全面从严治党也要抓早,及早发现党员干部思想上出现的“隐患”、行动上面临的“风险”,进行提醒、警示,让他们及时“医治”,把思想上出现的小病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而不要任其发展,最终长成毒瘤,不但危害个人、家人、亲戚、朋友,还会严重影响到党的肌体健康,贻害无穷。
再次,从严治党要抓细,要从每一位党员干部抓起。习近平总书记曾把党员形象地比作“党的肌体的细胞”,深刻揭示了每一位党员同党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将近8900多万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政党,要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就必须狠抓每个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不但要及早医治每一位党员“腠理”之疾,还要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拔”,“必须教育管理好党员,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每一个组织都坚强起来”; 反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从严治党不力,不能及时医治个别党员干部的微小病痛,一旦像瘟疫一样在广大党员中间大规模爆发,将严重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全面从严治党要常抓,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党员干部思想变质、行动腐化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同样,从严治党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让党员领导干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就要思想警钟长鸣,纪律底线常树。要继续完善不能腐的制度,将“四风”等问题常抓不懈。
四、党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中华号”巨轮在世界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关键还要靠党来掌舵。“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事关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事关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事关中国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党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李文平.让严格党内生活成为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J].求是,2015(3).
[2]刘朝晖.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特质[J].社会主义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