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能素质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遵循合理科学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因材施教 理论联系实际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33
初中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处于少年期的敏感阶段,既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的脆弱时期,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冲击性和较大波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阶段特点,遵循科学的教学准则,对学生开展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锻炼,使学生逐步得到提高。笔者认为,教师至少要遵循以下三种教学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初中时期,学生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身体素质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初中的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并且他们渴望教师把他们作为独立的、特殊的个体来对待,因此教师要想较好体育,就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正如朱熹所说,“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正确的方向。
(一)了解学生
体育教学必须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初中体育教师一般一个教师带两个班级甚至更多的班级,每个班级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的班级整体倾向于田径项目,有的班级整体对球类运动感兴趣,而有的班级对较封闭的体育活动有兴趣,如掷铁饼、跳远、跳高、单双杠等。因此教师针对不同的班级,开展有特殊性的教学活动,组织班级发挥优势,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特长。了解学生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个体,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基础,学生也会存在体育运动兴趣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视为普遍统一的整体,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例如:体育课上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促进其个体的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要求体育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为学生创造发展机会。分层次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天生身体素质好,但有的学生受到身体素质的局限,有些体育活动无法进行,但教师不能忽视后者的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教师要为这部分学生设计可以接受的体育活动,使他们在能力范围内不断获得新的提高。教师设计教学层次,把每次的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的难度,在锻炼的时候要求学生达到不同的标准,对体能素质差的学生提出中等要求,当学生达到教学要求的时候,教师给以高度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体育锻炼。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体育教学主要在于实践锻炼,如果脱离实际,学生的体育学习就丧失意义,其体能就难以获得提高,义务教育实施细则倡导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低于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出实践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但教师也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理论要扎实,实践的时候才能减少事故和错误,提高实践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教学
理论学习是学生正确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前提,是指导学生高效率完成体育锻炼的帮手,因此体育教师不能忽视课堂的理论学习,并且可以结合实践教学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开展课堂理论教学,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抓住教学重点,先以讲授法的形式为学生讲解理论,并且说明所依据的原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体育锻炼的科学依据,增强科学锻炼的意识。例如:在學习足球运动规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规则的详细要求,结合历年的典型的比赛实况,使学生在理论上准确把握运动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际运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把理论教学置于重要地位,一般开展运动之前,教师要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说明,对后续的运动起到保障和支撑作用。例如,在热身的时候,如何热身,为什么要热身,热身依据的科学理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继而做出解释,诱导学生在科学层面上理解体育运动。
(二)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参与体能演练和技能培训,才能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体能素质,形成健康的身心环境。体育教师要认真组织实践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以往传统教育对体育的实践教学比较忽视,体育课就等同于自由活动课,学生不仅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反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创新体育活动形式。例如:进行班内小比赛、小游戏、学习新体育活动、开展班级间友谊赛等,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要想开展的好,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师的教学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体育教师要和学校致力于不断完善学校的体育锻炼设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要,不断拓展活动内容。例如:建立乒乓球台、羽毛球活动场地、篮球场和足球场地等,使学生充分发挥身体潜能,在实践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循序渐进原则
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动能力、知识接受能力都是处于发展时期,其发展遵循身心规律,从简单到负责,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因此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在体育教学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不断完善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要有顺序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顺序性,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容易到困难,使学生的学习逐步深入,最后获得质的飞跃。教师要懂得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发展阶段特征和认识能力有全面了解,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整理分类,使知识结构系统化和层次化,便于按照顺序开展教学。
(二)促进学生体能不断提升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体能进行分阶段训练,逐步提升其身体素养,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忽略学生的体能基础,不顾现实情况,盲目训练。因此,教师一方面,体育技能训练从田径类开始,等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结合身体特征和优势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使其逐步发展,循序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渐进提升,教师的要求在教学中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内化为学生的训练追求,因此教师要逐步提高规格要求,不能拔苗助长。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的教学原则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采取的教学准则,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教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