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构建策略

2017-06-16 15:59田瑀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

田瑀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文章将文化力重构这一理念引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以英美文学课程内容设置和文学课程中文化力渗透模式为课程构建的主要研究方向,强调文化创造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阐明了相对应的授课模式与授课内容,并论述了重构文化力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力;大学英语;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42-02

人类的命运和生存,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文化创造核心价值观,文化力是国家发展软实力的核心[1]。“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就是中华民族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进行的文化力再创造的结果,就是对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的追求。文化力作为软实力的核心更具有人性本质的力量,同物质力一样,与人们生产生活须臾不可分离。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传播载体,文学的发展水平衡量着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否成熟,也衡量着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智慧是否凝练,更在一定意义上考问着社会发展的活力以及人们对于自身及生存环境,生存基本的焦虑和反思态度。文学语篇的长期研究与熏陶在教学上有重要的意义,这种陶冶可以被当作一种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儒雅风俗、高雅气质,提高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过程正是所谓的文学经典教育的宗旨。英美文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化宽容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观照,重塑中国现代发展的文化力和竞争力[2]。

一、以重构文化力为基础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意义

外语教学在后结构主义时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以词汇与语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内容和以讲授式为模式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巨变。在授课形式上出现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授课模式,但是在授课内容上,仍然是以词汇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传统授课内容。

文学是从先民开始所有的文化形态共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锤炼语言,传承文明,自我认识,加强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重构文化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研究,特别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力的重塑模式和渗透方式,以及搭建大学英语英美文学经典教学平台的设想,国内教育界尚停留理论研讨阶段。欧美实行的博雅教育,日本的教养教育及中国的素质教育都是对文化教育的宝贵探索[3]。西方高等教育秉持文化育人这一中心主题,从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人的解放到现代教育中的强调集体意识、责任感和人性教育,文学经典教育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功能性转型。从古希腊的文艺功用学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理念再到后现代人的重构理想,西方经典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双重途径展现了文化力的巨大张力[4]。史诗的严整性,神话的想象力,诗歌的优美感,戏剧的思辨力,小说的批判功能,不同体裁的语言风格与其丰厚的思想内容都是凸显不同时代文化力的最佳载体。

二、大学英语课程构建的模式与手段

以文化力中英美文学教育的渗透方式为研究角度,凸显英美文学教育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特色。教学方案设计紧密结合高等学校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从对英美文学经典的筛选、阐释,到明确教学的目标与效果,制定了文化力在教学中渗透的对照模式。同时建立新型的多元对应模式,将外语教学中的具体环节与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相对应,建立可扩充的流动性授课内容。同时要兼顾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储备的扩充、个人素质的加强以及实际的应试能力等多种学习诉求,使得新构建的学习模式具备短期和长期的双重效应,并能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要求。

在对授课内容的甄选上,采用主题学的研究角度,建立渗透西方文化精神的英美文学教学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实践法与调查调节法等多种综合性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上力求打破传统教育学研究过于重视纯概念辨析与理论探讨的窠臼,建立一种能够渗透文化力的稳定对位模式,以主题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强调对学生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培养,将重塑民族文化力的理念的塑造植根于英美文学教育教学中[5]。不管是在教育发达的西方世界还是在当代中国,对文学经典的关注,都出自文化研究与文学教育对现代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教育可以实现从传统的文学经典研究向大众文化研究,并对后现代的多种社会现象进行阐释的一种功能性转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需要界定经典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内容,平衡英美文学教育的比例与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6]。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前提下引入比较文学研究理念,并将英美文学经典主题引入具体教学单元中作为关键的实践突破点。对于“观照性”这一理念,授课教师要对中西文化根性问题有深入把握,在引入文化史视角、充实大量西方经典的同时保持一种当下思考的批判力也是授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授课模式上,结合当下新型的课堂模式理念,特别是引入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以保证英美文学学习内容的充实和连贯。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在现代授课的理念中颠覆传统的课内外教与学的时间比例,将学习的主体从教师引向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外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连续性的扩充。翻转课堂的模式为实践英美文学教学内容并展现文化力的功能性提供了優质平台,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海量资源配置,以及多元运用视频资料、电子阅读、在线课程的混合学习模式加快了文学文化学习的节奏感。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布置学生提前观看学习的文本的视频资料,或者在线预习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语境,提高课堂上的授课效率。同时要关注学生在翻转身份中的主体学习意识,实现文学文化输入的政治身份,建立以学习内容为主的学习模式,降低以学生为主的低效率线上学习风险。

三、大学英语课程构建的主旨与效果

首先在课堂中开展经典文学课程进一步研究文化力在教育中的表现能力,以及文化力的渗透方式。语言的学习使得学生接受一种文化教育,进而具有更加敏锐的观察能力,更加活跃的思考能力和更多角度的辨识能力,甚至是更加广泛的兴趣和更加健康的心态[7]。挖掘“文化力”通过英美经典文学沉淀下来的人类精神,用学习、吸收、比较、扬弃的方式接受西方文化,通过解读、分析、阐释文学经典建立起高等教育为国家未来软实力增强的持续储备,并在实际的课堂中加以运用,通过各种文学形式来重够文化力的现代精神。

其次明确英美文学经典的范畴,实践英美文学教学内容,确立学习内容的主线,改革英语学习的具体教学环节,尝试编写试行教材,以经典作品和文艺理论为主要授课内容。采取历史线索与主题板块相结合的授课路线,以西方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建立新型的英美文学学习模式,确立高等教育文化力的核心力量,进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技能。

同时经过教学实践后研究西方文化力的核心精神[8]。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英美文学经典在文学体裁与主题思想上呈现出文化力的不同维度,特别针对古希腊神话史诗、文艺复兴经典戏剧、启蒙时代抒情诗歌、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及后现代多元文化等突出反映文化力核心的单元,开设专题研究课程。具体方案是将英美文学教育内容引入大学外语的教学任务中,以必修课中渗透和选修课中引导为两种主要方式,分为概论导入和经典解读两个层面。开展系列性英美文学教育活动,包括读书工程、戏剧比赛、原文创作等多种教学实践和课余活动,以提高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效率。

最后授课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学习西方传统文化力而构建高等教育的文化力,为国家储备更有竞争活力的高等人才。大学英语课程不应再是单纯的信息输入课,而应转化为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重点开展的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2][美]哈罗德·布鲁姆;江宁康译.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0.

[3]钟启泉,張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32.

[4][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李桂蜜,黄灿然译.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4.

[5]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8.

[6]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61.

[7][美]约翰·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8][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5.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大学英语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