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运用

2017-06-16 18:53许黄裳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1期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

许黄裳

[摘 要]21世纪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重大意义,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对课程、教材、教学、教师以及评价等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有序地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唯物辩证法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曾说,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五千年的黄土文化值得华夏子孙骄傲。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得出结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在当代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一、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1.熟知历史文化,增进民族认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学生熟知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文化命脉。民族情感不能凭空产生,它要以熟知民族历史文化为基础,没有了解,就没有认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处世哲学,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诗经》《离骚》、唐诗宋词,中国瓷器、丝绸、古建筑……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传统文化宝藏。中小学生通过学习并感受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持久生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增进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2.有利于思想道德建设

人的性格并非完全由先天决定,后天的教育十分重要。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思想、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中华传统文化蕴涵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如忠诚爱国、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友爱谦让、律己宽人、自尊自爱、勤奋励志等,都是当代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因此,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3.增长智慧,濡染心灵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从音乐美术到医学农林等,可以说无所不包。这些古代文化都饱含着朴素的道理,充满哲思,对现代人的生活、学习依然有着较大指导作用,使人们得以增长智慧、启发思维、濡染心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是6~15岁,这一时期,识记速度最快,也最牢固。所以,在小学到初中阶段,让学生适当地阅读、背诵一些传统经典,无异于在其脑海中建立一个智慧库。或许现在他们并不能理解这些知识、智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认知的提升,古人的知识、智慧会一点点地内化為他们思想认识的一部分,启发其思维,濡染其心灵。

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十七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后,由于国家的重视,媒体的宣传,传统文化教育陆续走进中小学课堂,一时呈现出了“国学热”,应该说,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热闹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无序与盲动,不少地方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理论指导与科学设计,内容不加甄别等原因,致使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更有甚者还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缺乏理论指导与科学设计

传统文化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没有得到重视,甚至被认为与现代化教育不相符。现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地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开展,以什么思想为指导,怎样科学设计等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还不够清楚,只是为开展而开展。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中小学校把传统文化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经典诵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戏曲表演等。

2.教学内容不加甄别,教学方法亟需改进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广博,有精华,也有糟粕。如广为人知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包含着敬老孝亲、宽容有爱、诚实守信、勤奋励志等仍有积极意义的道德思想,但其中也不乏尊君、愚孝、男尊女卑等糟粕。然而,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对传统文化内容并未加以甄别,而是全盘皆收;教学方法上,一味强调死记硬背,不注重方法的改变。近几年就频频曝出一些蒙学馆、私塾、国学堂不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一味强行要求学生背诵经书的例子。

3.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尚须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教师的职前教育从总体上缺失传统文化教育的部分,以致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先天不足。而当前的教师职后培训在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又未及时跟进或补救。职前、职后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教师无法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研发工作。可以说,这已是制约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唯物辩证法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运用

究竟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课程、教材、教学、教师以及评价等诸多方面,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对各环节进行科学地统筹规划,从而做到科学有序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这其中最为核心之处,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充分运用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1.内容选择应批判继承

如何选择内容是开展教育涉及的首要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照单全收,而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为此,应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在当代依然有着积极意义的内容应加以继承,如诚信、爱国、孝亲、友善、励志等;对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夹杂着封建糟粕的内容要坚决摒弃,如三纲五常、封建迷信等。

2.教材编写应科学编排

教材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效果。在教材的编写上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努力做到: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完善人格为立足点,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知识分类、内容分级、训练分步的编排方式,灵活有序地安排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层级性与整体性[2]。最终实现体系科学、层级明晰、知识准确,教师好教、学生好学。

3.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不讲或少讲,注重涵泳,强调反复诵读。这种方法十分适用于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教学,在当今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仍有积极意义,应该继承。但是,在知识密度大、学习任务重的信息时代,一味要求学生涵泳、诵读,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教师应明白,今天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背诵大量的传统经典,而在于熟知历史文化,增进民族认同,激发爱国热情,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教授法、鉴赏法、活动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巧妙借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频、视频等开展教学。总之,当代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4.教师培训应求真务实

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教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求一大批具有良好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小学教师。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很多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教师培训务必做到求真、务实,绝不走形式、走过场。师范院校应切实调整师范生培养的课程结构,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扎扎实实搞好教师职前教育工作,努力做到让每一位新任教师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胜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应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在职培训一定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把准脉、下对药,切切实实提升教师文化素质,解决实际问题。总之,一定要通过求真、务实的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培养训练出一支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5.评价机制应不断完善

健全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以顺利开展、深入推进、切实落实的制度保障。任何教育改革只有触及到学生、教师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真正推行。所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改革已有的教育評价机制,让传统文化内容进入中考、高考的考查范围。令人兴奋的是,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笔者以为,这样还远远不够,还须就如何开展评价作进一步探索。如,对考查内容的范围作出一定限定,以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定的方向性;考查形式应灵活多样,以此推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考试题目应更具甄别力,以防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应试化。总之,完善评价机制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修正不合理之处,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评价、反馈功能。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上至下的制度改革,更需要每一个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者、管理者以及实践者的通力合作,唯有如此,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方能扎实、有序地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翔.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科学设计[N].人民日报,2015-10-05.

[2]孙晓丛.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11):7-8.

猜你喜欢
唯物辩证法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运用哲学思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