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玉
走进象声词界,倾听万物之音
◇潘庆玉
原来写作课也可以上得像阅读课一样精彩!
吴勇老师围绕发现象声词的表达作用、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运用象声词而展开教学,内容紧凑,思路连贯,收放自如,是一堂精致而又不失质朴的好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概而言之,有四点感受。
第一,小题可以大做。象声词在词类中属于数量较少、地位较偏的一类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相比,在平时教学中不是很受重视。可是,在这堂课里,我们看到,小题目也可以做大文章。实际上,在语文学科知识里面,有没有所谓的 “小”问题、“小”知识?“小”也就是可有可无的意思。其实是没有的。所有知识都是平等的,所有词语也都是平等的。有一个相声叫《五官争功》,讽刺的就是不平等的歧视现象。语文老师平时经常说,同学们要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我认为,所有词语的地位都是一样的,词语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怎样使用它。“好”在怎样运用,而不是这个词本身是好的或坏的。
第二,偏题可以正做。在写作里,象声词只是构成描写、叙事等环节的细微局部,处于较偏僻、次要的位置,算不上文章的主体内容和关键要素。这堂课里,吴老师把看起来好像很偏的题目当作一个写作训练主题,从正面去经营筹划,出人意料地展示出它的力量,展示出它的美,展示出它带给我们的想象。我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随机举的一个例子:安静的课堂里,突然响起了“咚咚咚”的声音。让学生猜测这会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故事。这就是一个偏的题目可以从正面来做的典范——一个象声词足可以推动一个故事的发展和转折,足可以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让心理环境陡然生变,达四两拨千斤之效。
第三,精彩的课堂生成。这节课吴老师设计得好:聚焦集中,定位准确,内部结构紧凑,很有逻辑力量。精良的教学设计在课堂的生成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这堂课为什么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在于吴老师课堂中致力于完整的情境再现。课一开始呈现的是一篇由象声词构成的完整文章,最后训练的题目是给学生提供一组与猫的活动有关的象声词,要求写一个完整的片段。这种情境的完整性设计为象声词的学习提供了真实具体、可感可知的深度空间,与支离破碎的情境相比,它为课堂生成提供了更加强劲的感染力、想象力和推动力。
第四,高超的课堂驾驭与引导艺术。学生用象声词“叽里咕噜”想象写作时,说成了有人“叽里咕噜”地喝水,老师反问:“‘叽里咕噜’是喝水的声音吗?”学生发现自己搞混了,纠正道:“换成‘咕咚咕咚’。”老师趁机说:“如果将‘叽里咕噜’用在这里,可以怎样改?”学生说:“同学们‘叽里咕噜’议论开了。”课堂出现意外,吴老师不急躁,而是把意外看作是发挥自己教学创造性的契机,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沉着应对的心态把课堂推进到全新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金无足赤,遗憾永远是课堂的一部分。最后提点建议:要辩证、适度地看待象声词的作用,为学生发展留下更大余地。我们知道,在写作中,大到任何一种思想、主张、模式和方法,小到一篇文章的构思、立意、修辞和词语的运用,可说是因文而异,变幻无穷。写作手法与技巧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万能的。以象声词为例,它固然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时模拟各种声音,展现原声之美,但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声音韵律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的,象声词的模拟功能是很有限的。很多时候,作家并不是通过直接使用象声词,而是借助由声音引发的心理体验和想象来描写神韵及美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效果。《庄子·齐物论》在写地籁时就没有使用象声词,而是使用了8个排比句,来描写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8个比喻简洁明快,生动传神。我们写排比句,一般是3~5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就显得很有气势。可是庄子在这里连续写下了8个排比句,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瞬间倾泻而出,绚烂至极,让人目不暇接,耳不及辨,混沌而又清晰,分明而又驳杂。其实,即便8个排比句,也无法穷尽自然界中地籁之音的复杂、微妙、多变,但我们可以通过这8个比喻句,对地籁之声产生无限的想象和种种亲切的体验,宛如置身于大音希声的神秘境界里。由此可见,好的写作和表达,不一定要把物理的声音通过象声词直接写出来,也可以不直接写这种声音,而是通过运用比喻、通感等方式描写这些声音。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声和《老残游记》中的白妞说书,声韵之美不是通过象声词来表现,而是大量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引发我们美妙的想象。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声音要比象声词更丰富、更微妙,也更难忘。所以,无论讲什么问题和知识,都要注意适度。西方有句话叫“节制是美德”,我们古人信奉“中庸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也要追求恰到好处,避免过犹不及。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