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诗峰
【摘要】 采用艾灸疗法, 根据患者不同证型, 辨证取穴, 如足三里、印堂、迎香、命门、百会、气海、三阴交、涌泉、神阙、上星、风池等穴, 每次约5~6个穴位, 每穴10 min。7~10 d为1个疗程。采用艾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药物原材料绿色天然, 无毒副作用, 该疗法无药物依赖性, 疗效确切稳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艾灸;体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97
【Abstract】 Patients all treated with moxibustion, and different syndrome types are based on for dialectical acupoint selection, such as Zusanli, Yintang, Yingxiang, Mingmen, Baihui, Qihai, Sanyinjiao, Yongquan, Shenjue, Shangxing, Fengchi acupoint, with 5~6 acupoints each time, 10 min for each acupoint, and 7~10 d as a course. Moxibustion has exact and stabl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without drug dependence.
【Key words】 Allergic rhinitis; Moxibustion; Experience
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 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为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 可常年发病, 亦可呈季节性发作, 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鼻鼽与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运动型鼻炎相当, 过敏性鼻炎约占全部鼻炎的40%。过敏性鼻炎以青少年居多, 无性别、年龄、地区差异。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 其具有一定的药物依赖性, 药物副作用, 病情易反复。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1]。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 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 寒邪束于皮毛, 阳气无从泄越, 故喷而上出为嚏。
1. 1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肺气虚寒、卫表不固, 则腠理疏松, 风寒乘虚而入, 邪聚鼻窍, 邪正相搏, 肺气不宣, 津液停聚, 遂致喷嚏、流清涕、鼻塞等, 发为鼻鼽。
1. 2 脾气虚弱、清阳不升 脾为后天之本, 化生不足, 鼻窍失养, 外邪或异气从口鼻侵袭, 停聚鼻窍而发为鼻鼽。
1. 3 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肾阳不足, 则摄纳无权, 气不归元, 温煦失职, 腠理、鼻窍失于温煦, 则外邪、异气易侵, 而发为鼻鼽。
1. 4 肺经伏热、上犯鼻窍 肺经素有郁热, 肃降失职, 邪热上犯鼻窍, 亦可发为鼻鼽。
2 方法
灸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治疗疾病的经验总结。其应用范围较广, 如《灵枢·官能》云:“针不所为, 灸之所宜”、“阴阳皆虚, 火自当之……经陷下者, 火则当之。经络坚紧, 火自治之”。《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了:“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灸法的作用与适应证同针刺、药物同样是十分广泛的, 目前临床上以治疗寒证、慢性病及一切阳虚久病者为多, 具有温经散寒、疏风解表、活血通痹、温阳补虚等作用[2]。
近年来艾灸治疗方法也在与时俱进, 在原有理论经验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思路和新进展。如江西中医学院陈日新教授[3], 推出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 对许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面, 根据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 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 取得了较好疗效。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 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人数较多, 病情迁延, 易反复,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其流行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发达国家已达总人口的10%~20%以上, 我国虽无正式统计, 有学者估计在8%~10%。可能与大气污染、空气中SO2浓度增高, 饮食结构改变及“过度清洁”的生活方式有关[4]。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 但具有一定的药物依赖、副作用、禁忌证等缺点, 如部分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具有明显嗜睡作用, 从事驾驶、机械操作等行业人员不易服用, 但无嗜睡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中, 特非那丁和阿斯咪唑偶可引起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以及糖皮质激素的药物依赖性、副作用等。作者不断总结临床诊疗经验,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采用艾灸疗法, 根据患者不同证型, 辨证取穴, 如足三里、印堂、迎香、命门、百会、气海、三阴交、涌泉、神阙、上星、风池等穴, 每次约5~6个穴位, 每穴10 min。7~10 d为1个疗程, 3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临床辨证选穴要注意病情兼夹, 不可拘泥单一证型, 机械刻板。同时嘱患者避风寒, 畅情志, 调饮食, 适劳逸,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3 讨论
鼻鼽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实证者, 多因肺经郁热, 肃降失职, 邪热上犯鼻窍而发病, 治以“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分别给予清宣肺气, 通利鼻窍;虚证者, 多因肺气虚弱, 风寒乘虚犯及鼻窍;或脾虚致肺气不足, 津液停聚, 寒湿久凝而致病;或肾精不足, 气不归元, 气浮于上致喷嚏频频, 鼻流清涕不止;治遵“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选取穴位, 分别给予温肺散寒、益气固表, 益气健脾、升阳通窍, 温补肾阳、固肾纳气等治疗原则选取穴位。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本病患者虽禀赋多样, 证型各异, 但其共同点是大多具有脾胃运化功能减退, 同时伴有肺肾功能不足。本病发病较多具有季节性, 除春季花粉过敏性者外, 秋季发病者较为常见, 其原因多为夏季贪凉, 长期处在空调房间, 或过食生冷肥甘, 导致脾胃功能衰弱, 中焦运化不力, 若患者自身禀赋不足, 或调摄失宜, 肾气不足者, 尤易发病。
治疗中发现平素体质较弱者, 其首次治疗后, 主观自我感觉较好, 但客观症状减轻程度(如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不太明显, 但经过约7~10 d的治疗后, 症状大多明显减轻, 短期疗效不如中长期疗效明显。素体禀赋较好者, 其首次治疗后, 主观自我感觉不甚明显, 但客观症状减轻程度明显, 经过2~3 d
治疗, 症状即明显减轻, 经过约7~10 d的治疗后, 其症状减轻幅度不如开始2~3 d治疗后的减轻幅度明显, 但总体症状大多明显减轻甚至消除, 短期疗效优于中长期疗效。表明其治疗效果与其自身禀赋有一定关系。本病患者除积极治疗外, 平时加强预防者, 做到避免风寒侵袭, 饮食作息规律, 夏季尽量减少生冷饮食, 畅情志, 适劳逸, 做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其疗效稳定性及病情反复程度等结果均较为理想, 远期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艾灸疗法与目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相比, 采用艾灸法治疗鼻鼽病, 药物原材料绿色天然, 无毒副作用, 该疗法无药物依赖性, 疗效确切稳定, 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熊大经, 刘蓬.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第3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123-124.
[2] 孙国杰. 针灸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529-533.
[3] 陈日新.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62-167.
[4] 孔维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75-81.
[收稿日期: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