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7-06-15 09:10吴爱珍
师道·教研 2017年5期
关键词:多莉自主、合作、探究母羊

吴爱珍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的课堂环境中教与学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体系。 它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它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讲究可操作性。

初中生物“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激趣导入、目标导学——个体自学、小组互助——组际交流、准确评价——难点剖析、当堂训练——课后小结、拓展提升”为主要教学环节和流程,从而解决学生怕学、不想学、不会学的实际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趣导入、目标导学

从某种意义说,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能否被激发并持续,主要取决于教学情景的创设。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文本,研究学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演示课件、观看教学录像,来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这样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能增强教学内容的感知性与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情境的创设类型很多,但是每一种情境的设定,都应从教学目标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启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寻求答案的迫切心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学习《从种到界》这一课时,课本以狼为例,介绍了生物在自然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其实,学生更熟悉的是狗。狗是古时候的狼经人驯化而成。那狼和狗有什么不同呢?本节内容不难,相对而言,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我向学生播放了一段从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节选的视频。视频讲的是有一次纪晓岚与和珅同行,见一狗从面前经过,尚书和珅想戏弄一下侍郎纪晓岚,便问:“是狼是狗(侍郎是狗)?”纪晓岚非常机敏,知道和珅在拿自己开涮,也不生气,立即回答:“垂尾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和珅尴尬不已。

在一片大笑声中,我紧接着设问:“大家都知道,狗其实是狼驯化而来。哪现在的狼和狗算不算是同一种生物呢?生物的种类是如何划分出来的呢?”这样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引向了课堂的主要内容。

二、个体自学、小组互助

在创设好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积极地通过独立自主和小组合作互动来学习新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内容呈示、提供材料指导合作、解疑点拨来把握对于课堂的教学主导,而学生则在对知识要点的形象感知、个体自学、合作探究中来实现探索。

如讲授“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这一知识点时,在教学前一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内容,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假设的条件,各自在家中将种子放置在不同环境中,教师则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把每天的观察和记录结果汇总报告给老师。最后由小组总结种子萌发所需的必需条件。汇报中教师发现有的组出现了错误,但并没有马上去给予纠正,而是让他们继续下去。最后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有的种子根本就没有萌发;有的发霉并腐烂;有的产生酒味儿;有的萌发后幼苗又很快死亡等。对这些失败组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教师并不是直接去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有针对性地询问他们的实验过程,引导他们在回答询问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所在,并且还要求他们将失败的实验过程及原因分析做详细地记录。

美国教育学者沃迈买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这一实验过程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有个体的自主学习,又有小组的共同努力和互助合作。个体与团队,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助,正是在这样的模式与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学习活动变得积极、和谐、高效。在这种模式下,老师支持学生开放思维,培养学生求疑求异,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学的不仅仅是生物知识,更是习得了对自我不断完善的能力。

三、组际交流、准确评价

对于合作学习,我们很多的时候都将目光关注在小组各成员间合作方式、路径、效果上,而对于如何引导组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却有意无意地忽略。因此,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让竞争与合作相伴相生,让对比与交流同生共长,往往能使课堂气氛既活跃而不失紧张,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和荣誉感,从而使课堂因学生们学习主动性地高涨而生命丰盈。

当然,在组际交流这一环节,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以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和合理准确的评价结果来对每一个小组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合作氛围、学习成果、展示精彩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通过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引导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实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例如,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我给学生布置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的小组任务,方案要求文字说明、设计图、效果图、模型等直观材料。然后,我让每个小组都推举自己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承担部份的设想、观点。当展示与陈述完成之后,通过自我评价、组际互评和教师点评三种评价方式,从观点、想象力、知识运用等多个角度来评价各个小组的表现。当然,在评价的时候,我们应更多地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使学生变得更优秀更自信。

四、难点剖析、当堂训练

就初中生而言,由于年龄较小的原因,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都还自在一个相对受限的阶段,有一些知识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后都很难清晰的掌握和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每堂课中的难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剖析,并通过当堂训练来强化和检测效果。

例如能够说明“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具体事例是经典的细胞核移植实验《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但直接让初中学生回答“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说明了什么”比较难;如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作业:请根据《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 克隆羊多莉的形成与哪几只羊有关?2. 母羊A 为多莉提供了什么? 3. 母羊B 为多莉提供了什么?4. 母羊C 为多莉提供了什么?5. 多莉与哪只母羊的長相最像?它为多莉提供了什么?这说明决定长相的物质一定位于细胞哪种结构中? 6. 猜一猜,多莉除长相与那母羊相似,它们的运动能力会相似吗?性别会相同吗?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会领悟到:决定长相、性别、运动能力的物质在细胞核内,这样的物质就叫遗传物质;长相、性别、运动能力等就叫遗传信息。这样抽象的问题也就具体化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也就能够理解了。

五、课后小结、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来说,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一节课结束前做个小结,可以突出重点,巩固内容,拓展和提升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说,引人人胜的开头能产生“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则能出现“课虽终,趣犹存”的作用。

例如在讲“再生”时,有很多有趣的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部解决。教师在结束此课时,就可以设计一个涡虫再生的实验:将一条涡虫的头部和尾部各切成两半,看是否还有再生能力?变成什么样的涡虫?涡虫的身体各部分再生能力是否一样?室内饲养涡虫有何简易方法?等等。让学生课后再去探究。这样的结尾,无疑又把学生的思维延伸到新的领域,提升到新的高度。如再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猎取知识,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无疑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多莉自主、合作、探究母羊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活力多莉变形记
就为一句对不起
多莉去哪儿?——心向所属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