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之“十化”

2017-06-15 18:33李升勇口述
教育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课程

李升勇口述

教育实践之“十化”

李升勇口述

科学实验

课堂教学现代化:“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要同步”

课堂教学现代化,应该是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同步化。单纯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把教学工具智能化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课堂。

就拿目前来说,现在都说“互联网+”,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很多人就是没搞清楚这个关系,我们是要使用技术,而不是受制于技术。

现在出现了很多技术和概念,什么“翻转课堂”,什么“微课”“慕课”“数课”等等,这些都走进了学生课堂,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不少影响。手段、技术现代化,教学理念也要现代化,都同步了,才是课堂教学现代化。

我们乐陵实小的课堂教学现代化,并不是说要全校所有班级都用上多媒体教学。这不是我们的定位,我校是直接把目光定位在创建全球最为领先的现代化的数据化课堂上。

我们在2014年开始使用“数课”,他们的理念支撑和我们的很接近。但是,我们的教学并没有完全按照它的模式来。我们有自己的东西,我们把学校课改理念和管理系统告诉开发人员,让他们按照我们的系统去开发。

另外要思考的是,关于这些技术设备使用对象和受益者问题。

学校信息技术设备更多是从“教师使用”的角度去考虑的,学生的使用就考虑得少。还有些学校在教学设备上投入很多,但是对教学设备的使用效果、产生的实际效果又关注不够,或者说更多关注教师的使用状况。

对功能的关注就只停留在服务教师上了,没有让学生去利用这些现代技术来开展有效学习。现在很多老师是能制作好看的PPT了,但有些老师在制作过程中关注点也弄错了,PPT不是为了好看而好看的,而是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的。

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不仅仅是硬件投入问题,是理念问题,是生活技术教育化问题。生活技术教育化是什么?是一个学校根据它自身的现实条件,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技术资源,让生活中的信息技术为学校发展服务。

学校教育理想化:“教育者是一个尊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我说的“学校教育理想化”是指,教育要有理想主义。

教育是一个“未来”的事业,是需要提前量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你要对(教育的)现在负责也要对未来负责。

你需要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办学思想),你要有前瞻性,适当地超越现实去考虑问题、做教育。这个不仅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到学校发展速度和发展高度问题。

实小为什么要提理想化

为什么要把“学校教育理想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方面提出来?为什么要提理想化?这可能是乐陵实验小学跟别的学校不太一样的地方。

我们说了,教育是一个未来的事情,它必须有提前量。今天的教育是为未来社会提供人才。今天的这些小学生,他是20年、30年、50年以后的社会主力。所以教育必须有一定的提前量,这样你才能够去适应社会,你的教育“产品”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第二,为什么强调教育理想化呢?是因为缺失,我们当下的教育缺少这样的提前量,仅仅是在关注学生当下的问题。

这就是学校教育定位的问题。我们的学校教育是要解决学生当下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学生一生的问题?乐陵实小的办学思想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我们没有去提“发展”。“发展”是手段,是过程,“幸福”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乐陵实验小学是关注整个的人,是育人的,不是单纯培养考试机器。

这里面还要思考对谁负责的问题。表面上看,很多校长很负责:我让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能够让他找好工作,我不是对孩子负责吗?我们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带有一定功利的。家长是功利的,我们要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学校教育也都带上了急功近利的思想。

所以针对这样一个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乐陵实小特别强调教育要有一定理想,教育者要有浪漫主义情怀。准确来讲,教育者是一个尊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我们要对学生当下负责还是对他们一生负责,这是目标的长短问题。还有另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只对学生负责还是对民族、社会负责。这涉及目标的宽窄问题。

学生是负有社会责任的,乐陵实小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育人,以民为本铸魂”。怎么理解这个理念?我们既要关注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每一个生命的利益最大化,更要知道它的总和并不等于民族社会的利益。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不能只关注自我,还要关注他人和社会,还要考虑社会责任和民族复兴。

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国家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在个体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社会、全民族的发展。现在一些所谓的“素质教育”搞法,都是很盲从的,是对“以人为本”的片面强调。

学生与李升勇校长聊《三国演义》

理想化的两方面做法

那么从做法上看,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个方面,就是薄弱学校到底能不能发展。这其实是校长如何发展学校的智慧问题。

当时,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条件是非常差的。2016年的时候,我们连多媒体都没有。截至目前,我们100多个任课老师中有一半的老师还没有走过高考这个渠道(成为教师的)。还有四分之一的人,不是教育专业毕业的,是教育之外的人。我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学校68位教职工,只有20多个是师范毕业的,包括幼儿师范。这就是我们的师资。学校最初是按照15个班设计的,后来发展到26个班,这样一来又把所有功能用房占用作教室了。这条件比周围乡镇学校的还差。

我自己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我相信在我面前是没有困难的。那么,这样的学校现实条件能不能发展?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才提出了“教育理想化”的观点。我提出:落后,也是一种优势。

落后是优势,那我们怎样转化?我们应该用好乐陵实小现实的劣势,来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

怎么做呢?

首先,虽然我们学校是第一实验小学,要应对上级的各种检查和活动,但是因为条件简陋,尤其是硬件条件差,一面临检查,教育局长也着急,分管的副市长也着急,看不下去了,所以他们就想尽一切办法,让那些各级检查都“绕开”我们学校,所以我才有了8年的时间带着我们的老师专心做课改。

第二个方面是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学校的发展路径问题,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顶层设计的问题。

绝大多数学校的发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少顶层设计,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我们乐陵实小,走到今天,这十几年,每一步都是有顶层设计的。教育是科学,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有规律可循的东西是可以预测的。我们的顶层设计里,16字方针是“室内不跑,楼内不吵,注意听讲,路队走好”,学校的十年规划是“一年乐陵一流,三年德州一流,五年山东一流,十年全国一流”,一共四个“一流”。

当时我提出这个十年规划后,老师们听了这样的愿景并没有表现得十分兴奋,还有不少老师反而是在嘲笑:这个新校长太能吹了!

因为当时学校的职工,很多是调动到城里来的乡镇干部的家属,多数都是农转非,文化水平不高,官太太也不少。那时的校长管理起来就没底气,管理层也都瘫痪了。教务主任整宿在外面打麻将,早上上班时太累,就倒在沙发上睡觉,就是这样的状况。所以提十年规划,根本没有人认可。

我一上任,就先抓环境治理,然后再抓养成教育,最后再抓质量,这样一步步地,学校的形象、精神面貌才渐渐地变好了,开始引起社会关注。教学质量也从原先的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二,从2000年到2004年,正好是5年时间。

之后,陶继新老师发现了我们学校,在《现代教育导报》的“试点”栏目对我们做了整版的报道。能被教育厅主办的报纸上做整版报道,我们这个“成为山东一流”的目标应该说是达到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思考,下一步怎样走向全国,这个过程很难,不是凭空就能设计出来的,还要有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我当时第一项工作,就是把五年的教育报刊,比如《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山东教育》《辽宁教育》《上海教育》《江苏教育》《福建教育》《北京教育》,能订上的都订上了。我用一年时间,把关于校长和学校的报道,都认真看了。能进入报道的,肯定是当地或者全国的名校,他们的办学是有共同规律的,可以学习借鉴思考。另外我自己还走了20多所省内外的学校去学习、观摩。

通过书刊学习、实地学习,加上我自己的思考领悟,最后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到现在很多学校仍然没有明白:一个学校走向全国,靠特色是不行的,必须走改革之路。

我一直持有的一个观点就是,真正探索教育规律,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是走进历史,而不是在当下。你能不能成为教育家,不是别人给你选的、评的,而是你对中国教育有没有真正做出贡献,你没有贡献,当下再火也没用。

所以我就平心静气地在我这个“破”地方,“自己玩自己的”。

在给学校做顶层设计的过程里,我自创出了一个有操作意义的实践性体系。事实上,中国缺少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这是我在做的,也是我将继续做的,甚至也可以说,整个中国可能就是我在做。这种理论体系跟那种关在教研室里想出来的、缺乏深入学校去实践的形而上的理论不同。

做这些,都是因为我对学校教育理想化的坚持。

家长指导前置性学习

家庭教育课程化:“教育是全过程的”

说到家庭教育,我觉得有一个观点是必须要明确的:教育是全民性的,是全过程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样一些分类,其实都是对教育硬性的区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关注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学校教育和应试教育上,片面认为学校才是实施教育的法定场所。现在提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之后,这才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学生从自然人培养为社会人,这个过程应该是无限拓展的,对吗?我们学校的“大课程观”和“大课堂观”就是针对这个提出的。

我们乐陵实小把家庭教育当成一门课程来开设,而且也跟不同的学科融合到一起。主要内容包括:亲子共读、亲子锻炼、家政课堂、活动课程、节日课程、专家讲座等。这样,家庭作为教育实施的必然部分,才逐渐地和我们的学校教育融合在了一起。

教师发展团队化:“发展的欲求要被激发出来”

所有校长都知道,学校老师是学校发展的支点。没有老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总之老师的发展很重要,校长思想再深远,没有老师去执行落地也不行。

怎样让老师获得发展呢?有两个路径。一个路径是成立名师工作室。根据老师的需求特长,学校把资源和机会向老师倾斜,让老师快速成长。现在很多学校主流做法就是,发展几个名师。

我们乐陵实小的做法却不是这样,我们不是发展几个人,而是打造教师发展团队。

如何发展团队?是所有老师齐步走还是让一部分老师先走?这个很重要。很多校长认为,团队发展就是全体发展。这是错误的。

搞课改也设重重门槛

这么多年来,学校的师资水平是实小比较难跨越的障碍。很多老师都是幼师、中师毕业,大专生只有一个,还是体育专业。教师理论的缺乏,知识的欠缺,再加上学习力严重不足,都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其实,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欲求,关键是这种欲求要被激发出来。学校要想发展,就必须推着老师们往前走。而且以我们一些老师的水平,靠个人单打独斗成就事业可能也很难,所以需要相互帮助,共同努力,这就是我们初期制定“抱团发展”战略的原因。

2006年搞课改的时候,我给老师们设立了三个门槛。

我们让老师们自愿报名参加课改,当时是26个班,26个老师。报名是有门槛的。第一个门槛就是,你要参加课改,你必须要做“生活中的傻子,工作中的疯子,学习中的呆子”。你觉得自己能做到,你就报名,做不到就不要考虑了。

第二个门槛,是交1000块钱的课改基金、风险基金。一次不参加教研活动,扣50块钱,扣20次就强制退出。2000年的时候,老师工资不过千元。为什么我要设置这个门槛?如果不设置这样的门槛,他即使报名了,今天有这事,明天有那事,团队很快就散伙了。通过交钱、扣钱,把一些投机者、观望着挡在门外。

门槛就是用来考验老师到底有没有自我发展意识,你门槛设得低,一些态度不坚定的人参加改革,遇到困难退缩,自己学不到东西,还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改革中最忌讳的就是这样的半途而废。

而且我们对交钱还设置了时限,周五开会通知,要求下周一上午八点前交钱,逾期不候。

负责收钱的副校长吓坏了,说,校长啊,别的学校加班是有加班费的,我们搞课改加班还要扣钱。要是没有报名的怎么办啊?到时我们岂不难堪了?

我就说,不要紧,肯定会有老师报名。我不在乎多少人,在乎的是是否真心想自我发展。

到了周一,我问教务处,有报名的吗?教务处老师说了,报了11个人。我继续问,有几个交钱的?老师说,这11个就是已经交钱的。当时我心里一块石头就落地了,我说你把名单给我吧。送上来的名单这时候又成了12个人。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路上又碰到了路副校长,他也把钱交来了。我说好,就这12个人了。不要再接收了。

第三个门槛,我要求老师们的家属必须写申请书,支持我们的课改。家属真正同意并支持参加,我们才正式批准入会。参加课改的老师多是女老师,她们都有家庭。如果说天天加班,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所以需要先把这个家庭问题给解决了。

我不提倡教师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要做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己的太阳。不能立己就难以达人。如果因为参加课改,影响了家庭和睦,这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现在社会是很浮躁的,诱惑也很多,要真正静下心来搞课改,不受外界干扰,肯定要有所舍弃,特别是要暂时放弃很多家庭责任,放弃娱乐休闲,放弃和亲人团聚的时间等。

全体齐步走是不可能的,让一部分人先走,剩下的人总有跟进的。这也是“二八效应”。

地理课——走遍乐陵 走进乡村记忆馆

改革成为团队发展平台

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团队发展需要平台。如果是培养名师,你只要提供资源,给老师提供培训机会和自由度就行。但假如是一个团队,你必须有平台。我们的改革就是平台。没有改革,老师你研究什么?研究备课和上课吗?为什么很多老师职业倦怠?你看我们乐陵实小的老师精神状态多好。一个老师工作这么多年,天天备课、上课、批改,神仙也会倦怠。没有给老师提供新的挑战,老师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成就感。

起初,队员们压力很大,有对家人的亏欠,身体上的疲倦,还要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冷嘲热讽等。发现教师的情绪有波动后,我除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外,经常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人要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课改组的成员更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早上见面谈课改,听课磨课讲课改,晚上教研活动说课改。就这样,我们成为改革的铁杆军,即大家眼中的“魔鬼团队”。

现在我们能有20多个专家型的老师,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这么大的团队。

这是因为我做的第一是顶层设计,第二是平台。

学校管理网格化:“事事有分工,事事有人管”

学校管理不能“拿来就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学校管理主要还是经验性的管理和权威管理。比如当校长,没有一个标准去参照,而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看看前任怎么当,周围的人怎么当。他自己更多的是延续和学习前任校长的管理方法,或是借鉴区域内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这种管理基本上属于经验式管理,跟工业化生产差不多。

这样的校长进行管理,学校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问题?这样的学校,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出大问题。为什么?因为它思想和行动上都能跟上级的政策、制度一致,能够执行落实。至于教育如何遵循自身规律,学校教育怎么来适应时代,他们解决不了。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增多,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模式也多了,一些学校开始有了模式化的概念。学校的规模也大了,开始向企业学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以人为本”的概念和管理思想。这个也喊了十几年,大家都在以人为本,尊重老师。九十年代后期又提出一个“精细化管理”,包括“扁平化”等一些概念。

但是企业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是可以定量的,可以量化的,而教育不能量化,教育是定性的问题多。企业的管理方式再好,你生硬地套到学校管理上,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教育是有自己规律的啊!教育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持续发展的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流程只能适用于学校的一些具体工作。而且学校管理也是综合式管理,不同的学校应该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即便是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阶段管理方式也要发生变化,同一时期可以多种管理方式并用。不管怎样,都要基于自身去学习借鉴,而不是拿来就用。

正视管理结构上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要怎么管,学校管理结构上什么样的扁平化更有效等等。

全国绝大部分学校都是这样,主体是校长,校长下面有几位副校长,分管教学、德育、后勤,再这样一层层地分下来。过去班额规模比较小,学校的社会关注度也不高。现在社会信息发达,家长对学校的要求高了,独生子女问题也多了,如果学生家长那里出了问题,在反馈的过程中,先经过老师,再经过主任、副科长等一层层上来,问题就复杂了。这里面有反馈机制的问题,也有执行机制的问题。

许多校长对决策执行是很有感触的。每一学期都宣称第几周干什么干什么,每学期也制定很好的计划,但是到了最后,校长都没有成就感,因为总有一些工作会被临时抽调走。比如说上级突然来了个临时性的活动通知,当校长、副校长都去忙这件事的时候,那你原先计划好的东西就停滞了。这种结构好比是一层层垂下来的宝塔式的结构,好比是挡苍蝇的吊坠式的一条条帘子,风一吹,帘子掀起来一个洞,苍蝇就在帘子间来回跑,工作也就出现漏洞。

网格分工

网格化管理的几个要素

我觉得,扁平化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操作性的东西。所以在组织建构上,我的提法是“网格化”。

其实这是一个现代城市管理概念,它是一种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能够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城市管理模式。行政切块似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的需要,所以功能化管理作为新的管理理念出现了。

我的“网格化”有这样几个要素。

数学实践课——认识钟表

第一,管理中心下移到级部,不以校长为中心,而是以级部为中心,整个学校不围绕校长运作,而是围绕级部。

我们乐陵实小的常规管理形式是级部值周制,又叫值周校长制。级部就是年级部,级部主任负责级部内全面事务,值周时作为值周校长安排值周任务。进了学校大门,你就能看到教学楼电子屏上的滚动字幕,上面就写着值周负责人的名字。

其他老师的分工都是在开学前已经安排好的,级部主任也是假期时从老师队伍里选出来的,级部人员聘任完成后,级部主任就要对级部人员集中培训,其中就包括值周分工。分工后,级部主任还要对他们值周的要求、细则和流程再进行培训。开学后,老师们就可以直接上岗了。

老师们都负责什么呢,常规的就是三大项:纪律、卫生、路队。我们的常规检查,是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表彰。每天值周老师检查完后,经级部主任审核签字,送德育处记录、汇总,然后由德育处老师负责张贴。每个级部值一周,六个级部依次轮换。

第二,所有常态性工作都下放到级部后,全体老师参与管理。包括音乐、美术、体育、品社和科学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责。这就是“事事有分工,事事有人管”。

普通老师直接参与管理,你想那个效果有多好?路队、课间操等不就那点儿事,都认真去管理,不就连事儿都没有了?就这样,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管理角色,渐渐地老师们也开始认可这种做法。

第三,校长得到“解放”。

我们有这样一个项目负责制:学校分成10个部,学校的常态工作切成10个项目,副校长、主任认领其中一个项目,负责到底。面上的工作由级部来做,全体老师参与;具体工作再由一个人来负责。相当于每一项工作都有一个具体的人在做,校长和副校长都解放出来,整个学校的运作是多头并进的,是多个中心的,而不再是一个校长中心。

也就是说,我们有横向的分层,校长办公会议的决策到部门主任执行,落到教师,家长、学生配合;纵向的分块我们也有,教务部、德育部等等有相应的项目负责人。

校长不在,学校就成了一个动物园,这种在我们的网格化管理里是不存在的。对我们学校来说,现在这不光是一个理念,更是一个有实效性的改革。

我们的班级管理也沿用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学生都要参与班级事务,都有自己的职责。比如有些孩子分管纪律,有的分管路队检查,有的分管卫生。也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管理和教育的关系

关于网格化管理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和教育的问题。很多学校只强调了管理,忽略教育。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孩子进校排路队,如果放到别的学校,就是少工部去管理,他们怎么管?

他就在队伍旁边不断提醒“请抬头、挺胸、摆臂”,看谁没有达标,就把他从队伍里单拎出来,自己练习。这相当于重刑。这些措施都是管理层面的思维,不是教育思维。如果只是管理,那它的目标就只是路队整齐,它并没有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更没有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我认为,这样的管理伤害了孩子,伤害了教育自身,起到的效果也是相反的。

我为什么说效果相反呢?队伍里面是只有这孩子一人不达标吗?不可能,总还有其他人不达标,孩子也能看到对不对?孩子就想了,别人也不达标,但是老师抓我了。孩子的第一感觉就是,哎呀我倒霉,被老师抓到了。他想的是我自己倒霉。

这样的管理不是把人引到这个标准规则上,而是把人引到怎样来逃避管理上了。这是管理的无效性。

应该做的是去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找到那些走得好的、认真的孩子,给他们拍拍照片,在升旗仪式上、电视台、广播站上广泛宣传,给学生们正面的引领。那么这些受到表扬的孩子听了,有了荣耀感、成就感,就会坚持做下去;暂时没做好的孩子听了,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会想着去模仿学习,期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得到表扬,有这样一种心理期待,那么他的自我意识和学习需求就被激发出来了。你说这单单是管理吗?还是管理中也有教育?

这跟我一直说的老师管理是一样的:发现典型、忽略后进。

现在很多班级管理也都单纯停留在管理层面上,忽略教育本身。这就很可怕。这些实践的问题,专家们在研究吗?专家的话语体系里有这些东西吗?没有。

学校文化精神化:“文化会以集体的形式呈现”

湿猴理论和文化构建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这里面首先有一个什么是文化的问题。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湿猴理论”,说的是五只猴子关在笼子里,笼子中有个梯子,梯子上有串香蕉。每当猴子尝试拿香蕉的时候,会触发一个机关,向所有的猴子泼冷水。一段时间后猴子们害怕被淋,就达成了共识:香蕉碰不得。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新猴子看到香蕉要拿,就被四个猴揍了一顿。实验人员慢慢地把旧猴子一个个换成新猴子,但是都没有猴子再敢动香蕉,所以五只猴子都没有被淋湿。因为它们知道,碰香蕉会被别的猴子打。至于为什么会被打,它们谁也不知道。

事实上,这些猴子已经在笼子里建起了一种“文化”:香蕉是碰不得的,碰了就会被打。

现在很多学校,他们认为的文化就是:小鸟在草坪上,小鸟在休息,不让学生去踩踏草坪。而事实上这不叫文化,这是文字。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当有人踩踏草坪时,他招致的是别人的冷眼和制止。

清明寻根——缅怀先烈

创建舆论场文化场

有谁不想用文化管理来管理学校呢?关键是怎样创建文化。

学校管理的一个误区就是:一提思想管理就是政治、运动。其实,用制度不好管,你就要管人的思想观念,你就要去创建一种舆论场、文化场。

1999年我到乐陵实验小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学校发展的最大毒瘤就是:这所学校没有“魂”。学校缺少思想理论方面的引领,就像在那个时期很多的学校一样,工作都是就事论事,开会说的都是具体问题。教师队伍没有凝聚力,学校管理层执行力太差。

后来,我就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学校文化传承和教职工的思想意识的培养上,做了很多工作。

第一是开会。

从2000年一直到2005年,我开了整整六年的“思想动员会”,说难听点叫“洗脑会议”。每个星期一下午提前一节课放学,开一两个小时的会议,有时候开三个小时。开会谈什么呢,就谈教育,谈发展,谈做人,谈管理,甚至谈国内外大事以及科技发展趋势等等。要“洗”掉老师们消极的工作情绪,要“洗”掉学校里的不正风气,要“洗”出学校的新面貌,要“洗”出教师的精神来。

一开始老师们受不了。以前他们都是放学就走,现在他们没办法,因为我还实行签到、签退。他们在下面也不认真听,不敢说话就相互递纸条。

学校发展到今天,会议的时间在缩短,但会议的次数和形式却在不断增加。你比如说有全体会议、学习论坛、先锋论坛、星光论坛、级部会议、工作年会等。工作是人干的,工作的问题最本质的还是人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思想态度上做工作,就要开会,以求志同道合,凝神聚气。

第二是做榜样。

校长如果只会说而不去做,就会逐渐失去威信,导致校长领导力降低。相反,如果校长能够身体力行,做出表率,那老师们也会慢慢被影响,随之发生改变。我到乐陵实小之后,从来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平常也是第一个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我们有个调到外校的老师说得很形象,换了一个新学校,上班的第一天,按平常上班时间到学校,结果是第一名;第二天晚去一会儿,结果只有校长到了。还有个新调到我们学校的老师说,第一天上班,按正常上班时间到的,结果校园没人,还认为来早了,其实是最后一个;第二天再早来会儿,结果还是没看到人,又来晚了。

在学校请来做报告、做讲座的专家名师里,我有意识地选了一些从基层走出来的“草根”名师,对我们的老师来说,这样的榜样不是望尘莫及的,他们的经验是可以复制学习的,是能对自身有推动作用的。十多年来,我们的老师已经从听报告不敢提问变成去全国各地做讲座,这个成长是非常大的。

第三是打造团队。

学校发展不可能只靠校长一个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最后都会以集体形式呈现,任何一个人走进这个集体,都会受到里面文化的影响和同化。

最后的成效如何,我来说两个故事。

有一次,学校有个老师因为犯心脏病请假了,他的课就压到了另一个老师的身上。这位代课的老师身体也不好,到了第二天也顶不住了,他也请假了。办公室的另一个老教师,感觉代课老师是因为嫌累才请假,就主动到人家老师家里去了解,还因为误会和人家的妈妈发生了争执。他其实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数学老师。

另一件事是,2008年,我们搬到了新校。老师不够用了,新学期开学开不了课。教育局就从其他学校临时抽了8个人。这8个老师都知道乐陵小学累啊,苦啊,都哭着喊着不愿来,找关系离开的也有。有一个美术老师,他来了,但是经常不在办公室。大约一个多月之后,同办公室的一个音乐老师就问他(态度是和颜悦色的):你来我们这里多长时间了?你看到乐陵实小有你这样的吗?

那位美术老师听了就很尴尬,音乐老师还说,你看看你,你几乎每天都迟到,有事没事就往外跑。李校长如果知道了,不是说你这个人不行,而是会说是我们把你带坏了。

这两个例子里的老师就像湿猴理论里的那些猴子,他们对某个事情形成认同,达成共识,那么他们就会努力维持一种秩序,一种文化,一种氛围。

汉字课

表扬先进,“忽略”后进

我们老师都比较畏惧我,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开会签到、签退,第二是缘于我开的一次总结会。

当时学校管理很混乱,许多领导都不签到,老师也没有签到、签退。副校长给老师安排值班,自己都不来,那怎么给老师签到?到我考勤的时候,我就专门盯着早到的,虽然迟到的人很多,但总有早到的。我就记下来,周一例会时我就表扬:咱们实验的老师太好了,八点上课,我们提前到校的老师就有……我每一周都这么做。到了第四周,老师们就开始吃我这一套了。一个老师就来找我了,说校长你天天表扬,我实在是不能更早了,你让我加班都行。这就说明老师们开始接受了。

另一个方面就是,我忽略后进,不去批评老师。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站在门口,远远看到一个老师,他推着车,拼命地往前赶,他也知道迟到了。他还冲着我的方向赶,就是想跟我解释,我转头就走了。一个人最大的谴责来自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别人。如果给他们解释,让他们有机会找理由,他们自己就没有心理负担了。所以我要走开。

我一方面天天表扬早到校的,一方面不给迟到的人解释的机会。慢慢地这个氛围就产生了。

再来说说那次总结会。2001年的时候,我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给当时学校的68个教职工一个个作了点评,把每个老师的优点、思想、工作、为人都点出来了。所以老师们在工作的时候,也会感觉始终有一双眼睛在上面盯着。尽管是表扬,但是也给他们带来压力。

“剥葱”式思想管理

更重要的还有“剥葱”式的分析推演。

对学校存在的某些问题和不良现象,通过剥葱式的分析推演,让每一个人都对号入座,既感到校长说得无懈可击,是对的,又感到惶恐不安、羞愧难当。有些老师说我是“魔鬼校长”,虽然会上没有具体批评哪一个人,只是对学校存在的现象进行了剖析,但是字字诛心,让人感到整个灵魂暴露在大家面前,好像小心思都被校长看穿了,校长所分析批判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以老师迟到为例。老师迟到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经常迟到,就不正常。你八点上课,你就算只提前一分钟到,你就算个好老师;你即使只迟到一分钟,那你也算一个不遵守纪律的老师。就这两分钟,就挤不出?这是第一层“剥葱”。

第二层怎么“剥”?我就说了,校长在门口看你经常迟到,你连上课都迟到,你的备课、上课、批改,那还用看吗,那肯定也做得不好。

第三层“剥葱”:你对待工作是这种状态,那你对待你的亲人、你的邻居,在社会上处事你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和方式,你也是自私自利的,不会为别人考虑的。

周末市场

这样一层层的“剥”,就能让人感到无形的压力。校长并没有具体指向哪个人,所以具体的人还没法解释,不然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就是一种压迫感。老师们感觉惧怕我,原因就是在我面前,他们就像是透明人。

这是我和老师们建立起来的关系。当然这只是其一,其二是信任关系。如果只有压力而没有信任,那就崩盘了。

文化氛围形成了,压力就变成默契和习惯了。

在我们乐陵实小,老师们每天早晨都会提前来学校,这不是规定而是习惯。班主任,会在班里转转,等着准备到校的孩子,其他老师就打扫收拾办公室、卫生区。我们的签到、签退都是形式上的,期间也不查岗,临时外出就请假,在门口签个字。办公室里,交流的内容没有家长里短,只有学习,只谈发展。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随时随地感受学校变化,有活一起干……

德育活动系列化:“教育就是坚持做正确的小事”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养,不是职业,不是文凭,不是分数,真正的教育是让动物变成文明人。

当年我对教育这样的理解,和当时教育理论界的主流还是相悖的。比如我当时提出十六字方针(“室内不跑,楼内不吵,注意听讲,路队走好”),要求学生不吵不跑,一些人就认为我的观点是错误的,认为孩子的天性需要发扬和保护。

我并不是不提倡说孩子挥洒天性,只是认为挥洒要在适当的场所。学习区就是学习的地方,就好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公众场合一样,是一个有“规则”的安静之地。到了操场,你跑、跳、喊、闹,想怎样都行。

学校教育一是关系,二是仪式

学校教育有两大要素,一个是关系,一个是仪式。

关系是什么?关系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老师和学生没有心灵的沟通,你只能传递知识,很难对他进行教育。

假如一个孩子喜欢老师,那么老师的服装、写字的姿势、说话的腔调等他都喜欢,你上什么课他都喜欢。反过来,他不喜欢一个老师,那你做什么他都感觉不舒服。这就是儿童。

举例来说,我强调老师一定要注意衣着。我们的老师之前不太注重,认为校长怎么连这都管,有必要吗?素面朝天我觉得没问题,但你面对学生,这就是一个教育责任的问题。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唯美程度越高,老师换一件新衣服、一个新发型,他们都很敏感。老师的职业就决定了你的衣着形象都是教育的一部分,这也是涵养的一部分。你说老师的衣着是小事吗?

教育是仪式,教育一定要有仪式感。比如学生进学校时每个人都要按标准排路队,“线外下车,三人成行,走直线,拐直角”;走路要注重仪态,也有标准:“抬头、挺胸、收腹,自然摆臂,轻声快步”。这些都是仪式。学校希望学生在踏进实验小学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提醒自己:我是实验小学的学生,

清明寻根——走进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

我是最优秀的,我要走出我的风采。

德育活动在于坚持

德育活动它的关键在于坚守和创新。做小事谁都能做,创新也不难,坚守最难。教育是什么?我觉得教育就是坚持做正确的小事。

2001年的时候,乐陵实小把“三八”妇女节改成学校的感恩节,就是希望能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我们给学生们提了三个要求:说一句感恩的话,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感动的事;低年级的跟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高年级的给父母写一封信。

低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组织表达语言,我们老师就在班级里引导教会孩子:到家以后跟父母说,今天是我们学校的感恩节,感谢你们养育了我这么多年,为我付出了……说完后要向父母鞠一个躬。

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尽管也知道这些话都是老师教着说的,但是家长还是很感动。这是我们这个感恩节的成功一面,当然也有些家长对这种活动不重视。我们学校有23位老师的孩子在本校念书,他们没一个让孩子洗脚的,态度总是,你好好学习就行,洗不洗脚不重要,这都是形式。因为是学校的作业安排,而且孩子很坚持,所以那些允许孩子帮忙洗脚的家长,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当孩子的小手触摸到大人的皮肤时,家长们就感觉到,这个活动不是形式,它是有内容的。

我们搞活动,要求家长参与,而且还要写活动感受。做得比较好的家长占1/3,我就把他们的活动感受印成一个册子。当时是1300多名学生,每个家长一本,让不理解我们这种做法的家长看看,参与活动的家长是什么感受,用的是“群众教育群众”的方法。

第二年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家长不理解。我就专门开了一个家长会,我说,3000多个学生在操场一人一个洗脚盆给家长洗脚,这叫作秀;晚上孩子在自己家里给父母洗脚,这怎么能叫作秀?你现在没感觉,这都不重要。你今天不需要,等到你年纪大的时候,爸爸需要女儿给你擦身子,妈妈需要儿子帮你洗澡的时候,孩子连脚都没有洗过,父母和孩子是不是都有心理障碍?假如,你的孩子今天有这个习惯,有这意识,将来你有一天年老生病了,他会自然而然地照顾你,也会想得很周到。

从2001年3月8日定为学校的感恩节至今,实验小学的学生与家长已经共度了将近二十个非同寻常的节日。

从2002年开始,我们利用春节放假,开展“文化小使者”的活动。这就相当于寒假的必修课。在春节这样一个民俗文化呈现相对集中的时候,我们就让孩子们去学会继承文化、传播文化。这是学校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现在很多媒体总报道,某某学校寒假作业“变脸”了、新颖了。我的老师们看到这样的报道,都觉得,哎呀,这太小儿科了,我们自己都做了十几年了,现在你们才拿到媒体上报,而我们自己都觉得已经没有宣传的必要了。

除了“三八”妇女节感恩主题,“文明小使者”活动,我们还有清明“寻根问祖”主题,“五一”“十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主题活动,“六一”才艺展示月活动等。

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多,成长过程缺少玩伴,有孤独感。我们还推出了“家庭留学生”活动。每周五下午放学的时候,一个小孩带好自己的洗漱用品,到另一个同性的同学家里待两天、过周末。两个人一起做作业,一起玩,看看同龄人是怎么生活的,有什么样的家庭关系。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和熏陶,也能给家长提供一个参照。

我们的这些活动已经坚持了很多年,是一种坚守。有些校长来我们的资料室参观,看到我们做的活动记录,就笑着说,你们做的这些我们也想到过,我们也做过,但是就是没有坚守下来。

另外,我们注重记录,留下了大量过程性的资料。留下脚印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教育是应该留痕的,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有成就感,知道自己怎么走过来的。而且学生看到自己的资料放在资料室里,能产生荣耀感和成就感。

有些校长跟我说,他们今天一个检查,明天一项要求,每天忙于应付,一年到头脚不沾地,问我有没有什么感觉。我说我没有。我提出学校教育要“三个延伸”: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向未来延伸。我们乐陵实小都是靠活动来解决问题,不是喊口号。

生活技能大赛

养成教育标准化:“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中国的教育一直是落后于企业的,这些年又一步步地跟着企业去做。而我们的学校里,从来都没有标准,都是想法。校长拍脑袋的想法;或者是看别人的经验,我看别人怎么做的我就怎么做,而很少去想我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如何去修正,要生成什么。没有这样的预设,没有规划。

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做行为标准。我们制定了《乐陵市实验小学学生行为规范与标准》,学生从起床到晚上休息期间的正常活动,都有规范的指导和引领。

路队有标准

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学生都会排路队进校,线外下车,三人成行,走直线,拐直角。有人说这是作秀,进学校就进学校,干吗还要排队?

教育,强调人的自我意识、自我克制能力。这是教育和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意识,他不可能有自我克制能力,没有自我克制能力,上课能注意听讲吗?能独立完成作业吗?遇到困难能坚持下去吗?所以实质上,我们这个排路队进校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学校对排路队进行规定,小学生会想,老师规定要排路队,我就要遵守规定,不能插队,要单人成行,不超过接触线等等。这些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久而久之,会慢慢变为学生的自我意识,成为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才是教育。教育是无处不在的,不是说讲台讲课、搞主题班会才是。

走路说话有标准

我们还规定了学生走路的具体标准:“抬头、挺胸、收腹,自然摆臂,轻声快步”。还有,学生上课时候发言,也规定站姿要有精气神。这些规定是要让孩子懂得,这不单是一个注意力集中的问题,也是对别人尊重的问题。如果一个课堂,所有小孩眼睛都瞪得亮亮的,笑眯眯地看着你,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也算得上是正常的甚至理想的课堂?

行礼有标准

学生的行礼我们也有标准。2003年的时候,我们就要求学生学习行鞠躬礼,我们不是敷衍着去做这个事。制定这个规定,是因为有一次我下楼,有一个孩子抱着作业往上走,一抬头看到校长了,就下意识地要敬队礼,说校长好。但是他一紧张,抱着的作业就掉了一地。

另外,我原来在第四中学工作,后来才到的乐陵实小,但是我还住在四中。我来上班的时候能碰到一些从乐陵毕业的、在四中上初中的孩子。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刚升初一的孩子,骑着自行车远远看到我就给我打招呼。但到了初二,这群孩子就躲着我走。是这些孩子对我不尊敬了吗?也许不是,是他长大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跟校长相处。如果他不敬队礼,那就是对校长不尊重;但是如果像大人一样跟校长说句话,那他又不像个学生了。

我们中国人现在常见的握手,是西方的礼仪。中国礼仪传统的是作揖和打千、跪拜。我们想到一个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也能通用的礼节,那就是鞠躬。于是,我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鞠躬,同学见面要点头微笑,见了尊长鞠躬45°,表示感谢鞠躬90°。无论问好还是感谢都要出于真诚。

有了这些标准并且实行起来,那就不一样了。学生们在小学六年期间,课上课下,通过学校的不断训练和熏陶,将来走向社会去应聘工作、去演讲发言的时候,给别人鞠躬他会觉得是很自然的,是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

什么叫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周末市场

打扫卫生有标准

打扫卫生也是有标准的。先拿谁去打扫的问题来说,值日的理念是什么?是公平,今天你为别人服务,明天别人为你服务,对不对?但是在实际当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你犯错误了,老师要惩罚你去打扫厕所。

那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反教育。对于当事的学生来讲,劳动不是相互服务,已经变成了一个惩罚,劳动是劳改、劳教。学校一方面天天教育孩子要热爱劳动,《小学生守则》里也有热爱劳动这一条,但是你用惩罚来代替值日的话,就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劳动是耻辱、惩罚。六年的时间,理念就会渗透到骨髓,让谁去值日这样一件小事,真的是小事吗?

乐陵实小的值日,是谁去做呢?一个是轮流值日,另一个是班干部。当班干部的孩子,要知道当班干部是给予自己一个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

打扫的工具,我们也有标准。我不让学生用拖把。小学生他不会拖,也不会拧。年龄小,个子小,没力气,抡湿拖把就抡得到处都是。那不用拖把用什么擦?

我们学校,所有的教室卫生都是由老师负责;功能用房、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室是干部领导负责,每个领导负责一个功能用房;学生负责楼道和窗户,而且这个负责是认领承包制的,认领一份任务就相当于认领了12个地板砖、3个窗台、6个台阶。

冬天的时候,天冷,不能让孩子洗毛巾。我们就要求孩子带着大的排笔或者刷漆的大刷子,一个小簸箕,就用这样的工具把楼梯的灰尘抄到簸箕里。春、夏、秋三季天气没这么冷,学生就可以用湿毛巾来擦。

洗毛巾我们也做了规定。要正面洗,还要反面洗。拧毛巾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要用力拧到水能滴下来,但是水滴不能连成溜儿;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又不能太湿。

叠毛巾要叠两次。擦窗台时怎么擦?就是用毛巾在右侧,一推一拉,用毛巾顶着这个边框,从右侧抹到左侧;把毛巾反过来,再一推一拉,从左侧推到右侧,一推一拉。毛巾的正反两面都使用过了,窗台也干净了。用脏的毛巾面,就去清理窗户的轨道;一个窗台擦干净了,再把毛巾翻过去。就按着这样的顺序,洗一次毛巾能擦三个窗台。

我们总跟孩子说节约用水、爱护环境,这究竟是理念还是应该进一步落实到做法?有这样洗毛巾、拧毛巾、用毛巾的操作,让孩子形成习惯,六年训练下来,这些习惯就会跟着他一生,他做任何事情都会讲究的。

这就是我们的养成教育标准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怎样把国家课程落地的问题”

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理念里,最热的词不是“核心素养”,而是“课程建设”。

学院派的专家们,提了一个三级课程理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他们所谓的理论支点是什么?是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我认为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我的理解是,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内化与整合,是怎样把国家课程落地的问题,怎样变成你学校可操作的问题。这才是根本。

课程建设的三大派别

现在关于学校课程建设有三大理论派别。第一个派别是主流派,他们的主张就是上面提到的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即补充论,90%的学校,他们的理论和实践都沿用了主流派的观点和做法。国家课程就是课程表、教材里的东西;地方课程是地方教材里的内容,地方特色就是地方教材;校本课程就是在那些课程之外的,分为特色课程和特长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区域特色你比如说是海洋文化课程、山区文化课程、红色文化课程等等;学校特色就是类似于体育特色、艺术特色等等。特长课程呢,就是把过去的兴趣小组整合成社团,也说成是课程。

在我看来,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

第一,学校课程泛化。本来像毕业典礼、升旗仪式、书香校园等活动属于学校的常规工作,现在却要把这些正常活动穿靴戴帽硬说成是学校课程。课程必须有目标,有教材,有师资,有过程的规划与管理,还要有评价与生成,没有这些基本的元素,能叫作课程?严格来说,只能称作活动。

第二,是学校课程功利化。学校自身具备开设足球队、游泳队、军乐队等学校特色的能力,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为特色而特色,在国家课程并没有完全达标的情况下,把人力、物力、精力集中投入到特色活动之中,严重违背了学校教育的本意,满足的仅是某些人的面子或虚荣心。

再有,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形成了冲击。学校为有特长的学生开设几个活动小组,是理所当然,也是多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的。可是,教师、学生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学校特色课程开设得越多,抓得越实,对国家课程的冲击可能就越大。

后来呢,主流派开始分化,其中有些人发现问题了,开始转向,提出了整合论。他们把各学科进行整合。用整合论进行课改的,有两个学校比较著名:一个是清华附小的“1+X”课程,另一个是谢家湾“小梅花”课程。

文学课

第三个流派是建构派,其中又分为国际派和草根派。后者的代表学校就是我们乐陵实小。某些国际派学校的做法是西化的,我觉得它的问题在于:小学教育究竟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国家的教育方针里要求学生是特长发展还是全面发展?忽略了这两个基本就太危险了。

里面有些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第一,不具普遍性。学校课程国际化的倾向对学校的校舍、师资、社会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要说农村、城镇学校无法达到,就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不是每个学校都可以做到!

国家教育均衡现在还很难实现,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校还存在师资紧张的问题,保证正常的教学运转都很困难,一个人上两门课;也有的学校教师学历低,专业教师匮乏,连最基本的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国家课程都开不全,他们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国家课程落地的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那还真不是现阶段要谈的。个别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生源、资源等优势搞点特色实验还可以,如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恐怕不很现实。

第二是过早专业化。重视学生的特长培养没有错,但是,学生的特长培养是在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之上的个性化发展,还是超越基础的专业培养?

如果只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喜欢什么就开设什么课,如果学生小学阶段喜欢到了初中、高中阶段不喜欢了怎么办?将来走向社会不喜欢了怎么办?小学阶段,到底还是打基础的。每一个孩子,将来都有无数种可能,小学和初中都是为未来打基础的,而不是提前固化。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国际派学校的做法并不是先进,而是一种变相的应试。

学校特色课程的设置是在解决了所有学生达到了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之后的拓展,还是与国家课程并驾齐驱?

以音乐为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培养孩子的钢琴、古筝、舞蹈等专业化特长重要,还是让所有学生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名曲、艺术范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重要?特长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吗?我认为,对于教育过程中表现极其突出的、在某一方面确实特别有天赋的极个别学生应该特殊对待,但是不能过早强调专业化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与教育价值取向、课堂结构、教材体系、评价体系等统筹考虑,而不是只改一处。

第四,走班制、选课制超前吗?超前。

但是,中小学生年纪尚小,如果没有了固定的班集体和班主任,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就会失去集体的约束,长期处于散漫状态下的孩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难深入,人际关系可能会淡化,集体荣誉感也会被削弱。

乐陵实小的课程体系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学生生命成长需要、民族责任和社会发展需要这三点,我们乐陵实也小建构起了一个自己的课程体系。

我们指向的是学生的一生,根据国家课程建构起了学校的四大类课程体系:学科课程、生命课程、文化课程和学法课程。

国家课程只是一个总目标,它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活化、深化。我们乐陵实小,是在解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标准涉及的各种要求,结合学校和师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课程体系、编制校本教材的,再进而把相应课程划分成周目标,同时创建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老师再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班级情况,制定出学期教学规划,把各类课程细化分解到每一周。

我们的课程也不是一次性都列进去的,而是不断进行完善,这个四大课程体系直到2015年才完成。

学科课程体系。这是学校课程的核心课程。我们的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师本课程—生本课程”,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音体美等学科都分别划分为基础性课程、阅读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三大类。

举个例子:语文基础性课程包括汉字课、写字课、朗读课等;语文阅读性课程包括阅读课、文学课、影视课、名曲课等;实践性课程分为观察课、时政课、地理课、规划课、民俗课等。

再拿家政课来说,我们有一个内容是人人要学会做12道家常菜,一学期选一道菜。六年小学毕业后,我的学生就能学会十几道菜。由父母教给孩子两道菜,剩下的十道菜,要由你的亲朋好友、同事来充当师傅,教给孩子。一道菜孩子能一次性学会吗?一次学不会就学两次、三次,学生就有了很多次与不同年龄、职业、性格的成年人打交道的经历。家政课也同时解决了学生的社会交往问题。

比如说我们的戏曲课。我们要求学生们都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每个学期,至少要会一个戏曲段子。6年12个学期,学生就至少能唱12个戏曲段子。

再比如说汉字课。3000个汉字,怎么教?专家们的理论就是随文识字,认识生字必须在课文语境当中。这是个理解上的误区。汉字发什么音,有几个含义,如何去写,跟文章有关系吗?没半点关系。学生对汉字的学习是理解记忆还是机械记忆?

我们知道,儿童年龄越小,机械记忆的能力越强。我们就把课程标准要求的3000个汉字,集中到一年级、二年级到三年级,5个学期,每个学期600字。一个学期大约是20周,600个汉字平摊到每个周,每个周约30个汉字。每天学习一点,不在课堂的时候随时随地也学习一些。我们的名曲课怎么上呢?我们把古今中外的100首名曲分解到10个学期,一个学期10首。一学期120周,相当于每两周一首名曲。反复播放,反复听。中午学生练字的时候就播,起码播放两遍。就算孩子是无意识地在听,起码也听了20遍。21天可以形成一个好习惯,听了20遍,基本上就对这首曲子有印象了。这些类似于网络时代学习的特点——碎片化学习。

我们还把名曲课跟语文搭上界了。你如果只是听曲子的话,那就搭不上界了。但是曲子背后蕴含的知识,可以积累为写作的素材,孩子要写作文,这就是素材啊!老师要求孩子,到网上查一查这首曲子的背景知识,作者是谁,什么演奏乐器,什么感情基调等等。每个人又拿出来互相分享交流。这个过程也是学习。

听音乐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们描绘出音乐所表达的画面,引导孩子去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表达自己从哪一组词、那一段曲中获得的感受和现象。

名曲课里有写作能力的培养,你说这是音乐课还是语文课?有些学校所谓的整合,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同时上一节课,那简直是笑话。

生命课程体系。这个课程的内容全都指向学生的整个生命成长。比如说怎么教孩子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怎么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怎么获得生命尊严,怎么让孩子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等等。

家庭会议课。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在每年的年三十晚或者是大年初一,一家人坐下来召开家庭会议,由学生来主持。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亲戚都聚集在一起。各自谈谈过去一年都有哪些经历、收获,存在哪些问题,下一年的规划是什么等等。很多家长不理解,这个学校怎么了?不让我们过年了,大年三十还有这些事?但正是这样的仪式在潜移默化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对这样的仪式理解得越深刻,家庭会议开展得越庄重,大人们的状态越认真,参与、配合度越高,那么孩子就越认真,他就愿意用一年的时间来为这一天做准备。

文化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理想追求、精神信仰、文化认同、历史认知等。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关键期,学校文化的引领很重要。比如我们的家史课,让孩子学会寻根问祖,搜集、整理、绘制、呈现自己的家谱图。

学法课程体系。包括行为标准、组织合作、展台展板、方法途径、评价激励、技术使用、资源整合在内的各种方法、技能和规范。

举个例子,学生上课的时候要互相评价对方的发言,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来评价,那我们这个学法课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我们教学生去评价别人,先客观陈述对方主题或问题,归纳要点,接着指出优点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征求对方和其他同学各方看法,最后还要向大家致谢行礼,因为大家倾听了你的陈述。

比如说我们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的是时政课。每个星期天下午或者晚上,我们要求学生坚持看新闻,关注本周国内外新闻;同时,要把自己认为当中最重要的一条新闻记录下来。然后再和自己同小组的4个同学讨论出本组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新闻。这其中就有交流、分享、争论、说服等等,这些都是合作最核心的东西。虽然是时政课,但是它同时指向合作,指向学生未来的需要。

课堂课程的实践思考

1.课堂评价:打造“高效课堂”是个误区

专家都在高喊“高效课堂”,如果是七八十年代,提倡高效课堂是没问题的。但在网络时代,新课改再提倡高效率课堂,就是一个错误。为什么?

第一,新课改的理念中课堂是生成知识的课堂,课堂不是传递知识,不是灌输,而是学生内心的生成。但是,知识体系、能力、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能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里解决了吗?这一切都不能在一节课上解决,那效率何在?效率只能解决知识点的问题,而其他的目标根本不能在一节课上解决。也就是说,只要是高效率的课堂就是传递知识的课堂,就是应试的课堂。跟新课改的理念相矛盾。

从投入和产出来看,名师出一堂课,要用一年的时间去准备,最终出课也就是几节课。普通老师能这么做吗?这就没有效率。

我的提法就是:由关注效率到关注效益,由课堂的高效率到教学点高效益,是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生成了多少,而不是老师讲解了多少。

什么样的课才能评价为好课?有标准吗?我们的专家、教研员去听课,评价的标准是凭老师的表演还是学生的知识生成?还是看课堂的气氛?理论上我们都知道,是凭知识生成。但是大家的关注点还是会集中在课堂的表面化、外化,跟知识生成没太大关系。大家就看看老师课堂设计精彩不精彩,问题和情境设计如何,接下来老师凭借自己的才艺、技术开始在课堂上唱,跳独角戏,到后来呢,就成了老师和一部分优秀学生来表演。

再打个比方。数学是链条状的知识结构,前面的知识掌握不了,后面的根本听不懂,所以必须复习前面的。

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先复习旧知识,他先把成绩靠后的学生叫起来提问,假如这个学生说,不会。那好,坐下。再提问一个成绩中游的学生。一般来说,这个学生能回答出来,但是可能在表达上颠三倒四,缺乏逻辑性,数学语言不过关。假如这个时候有老师来听课,按照高效率的课堂来进行,这位上课的老师就必须再叫起一个成绩上游的,等这位同学回答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后,再回头问前两位同学,你们听懂了吗?

那么这两位学生,即使没有听懂,也会说懂了。老师为了这堂课的完整性和高效,这两个孩子的问题就会被忽略。接下来他会开始讲新课。这就是所谓的高效率。

中小学的课堂,就是在专家“打造高效课堂”的旗帜下,走向了误区。最近这五年,我在全国各地讲课呼吁,一部分人接触、接受了我这个观点。但是就算是意识到了,做起来也很难。

2.教学目标:培养想学的学生比会学的学生更重要

教学目标和教育目标不是一回事,不是课时目标,也不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会学习和想学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仅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代社会需要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亲子锻炼

学生考上大学后,还能做到自主学习吗?现在是一个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而我们让孩子在没有走进大学校门之前就已经厌恶学习了。所以进了大学之后,更是60分万岁。我们的教学目标,只解决了学生会学、会考的个人问题。网络时代,培养想学的学生比会学的学生更重要,我认为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是我对中国教育的第二贡献。

所以说,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解决知识的问题,而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

我们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进行了解读,发现三维目标在知识和能力的维度上没有提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如果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内驱力。

在三维目标“过程、方法”这个维度,我们感觉缺少了“习惯”这项内容。学习方法再好,如果不能形成习惯,那它永远都不能内化成学生的品质,更无法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好的学习方法,即使老师教会了,如果学生不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或者在课上用课下不用,在学校用在家里不用,现在用将来不用,也是徒劳无益的。

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度,我们把“态度”理解为文本中作者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把情感理解为作者在文本当中所倾注和体现的那些情愫,教学中我们只要在课堂上把它挖掘出来就可以了。后来我们才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终极性教育教学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的当堂生成目标。

比如:“态度”这一目标的教学,除了理解作者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端正自己学习的态度、做事的态度、做人的态度,学习他人学习的态度、做事的态度、做人的态度等等。

3.课程定义:我们忽视了什么

国内的专家对于课程的定义是:课程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借以向学生传授社会认为重要的学识及传统的价值观。而美国学者罗纳德则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帮助支持下,获得知识方法、优化思维、发展技能、转化态度、形成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内容和过程。”

这两种课程观是有明显区别的,罗纳德的观点认为:第一,课程是教育,而不是教学;其次,课程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方面;第三,内容和过程又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最后,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理念里,教育只局限于正式的过程,下了课就没有语文没有数学了。这是非常狭隘的,它只关注了内容而忽视了过程,只关注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内的教学过程,而忽视了生活中那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大作用的内容和过程,关注了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目的是育人。

4.教学依据:“我们的依据是超越了国家课程标准的”

我们的教学依据是什么?是课本吗?

我们知道,在美国是没有课本的。老师的教学依据教学大纲来组织材料,设计活动,这些是老师自己来做的。在中国就是依据课本。有些人问我,李校长,教科书不就是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吗,依据课本就是依据课程标准啊!

这是个悖论,也是个伪命题。因为任何一个版本的教科书都不可能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识字写字的目标又细分为: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这就是国家课程标准,但是你看教科书里有吗?我们六年级的学生都达标了吗?达标率不会超过20%。

一个学生不达标,可能是他智力的问题;一个班学生不达标,是老师水平不行;如果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不达标,那很可能就是教材的依据错了。

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是依据课标教学,那就会想办法把这些东西落地;一律依据课本,就没有落地。

有些人说我狂妄。回过头看,很多走在国内教育改革前列的名校,他们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乐陵实小的依据还不仅仅是国家课程标准,而是从课本到课标、从课标到需求、从学科到纲要、从现实到未来。

课程标准为底线,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民族社会发展需要是上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依据是超越了国家课程标准的。

5.课堂结构:周目标、前置性学习、学习合作

基于我提出的大课堂观念,我们的课堂流程是从周目标开始的,依次为前置性学习、组织化合作、课堂展示。

周目标导航或问题导航,就是将学期教学内容分解到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网状化教学方式。

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在课外多花时间来学习,想要在课堂展示时表现得更好,赢得信任与尊重,树立学习自信心;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就根据个人情况向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方面拓展延伸。所以说周目标是面向全体的,但又进行了分层教学。学生每周拿到周目标后,就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学习方式和进度。

我们的前置性学习跟预习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目标不同。预习的目的是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服务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它自身缺少生成性目标。前置性学习的目标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培养生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成性要求。

第二,内容不同。预习的内容局限于对某一篇文章的学习,仅是现在前置性学习内容涉及的极小的一部分。前置性学习指向的是周目标的所有内容,既有识字、写字、成语、诗词、经典等积累性内容,也包括文本阅读、文学鉴赏、名曲名画欣赏等阅读性内容,还涉及观察、时政、家政、地理、体能等实践性内容。

第三,作用效果不同。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基本上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前置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是教学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东西,我们要求必须在这个环节完成,后面的课堂教学基本不再涉及,教学过程相对前移,为后面的课堂展示提供了可能。

真正的教学是什么呢?是告诉学生基本的要求后让他去练习,不要怕他做不好。一开始这个渔网撂出去之后根本没有散开,不要紧,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错中学,慢慢就会了。

组织化合作,合作学习的落脚点不应在小组合作形式上,应该在合作性组织的创建上。

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我们分别用星星的名字代表小组成员,如:金、木、水、火、土。“金星”一般是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土星”一般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种以星星命名的方式,消除了对“后进生”的歧视。在评价过程中,老师实施的是捆绑式评价,即评价每个小组,这样就淡化个人竞争,强调合作意识。

为了小组的答案和分数,他们课下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能力较弱的同学。只有把最弱的解决了,那么他们小组的分数才能上得去。

周末市场

学校教育社会化:“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完成的事业”

教育不是一件学校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事业。

你看现在社会出现的一些教育问题,不单单是反映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家长是学校的同盟军,但是家长并不一定是天然的同盟军。如果他们的观念跟不上我们的课改观念,就有可能变成课改的阻力。所以说,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是很迫切的。

我们刚开始课改的时候,就同时在开发整合家长资源了。我们乐陵实小很多年前就成立三级家长协会:学校家长协会、级部家长协会、班级家长协会,一共是288人。我们有章程,还有制度,责任和要求都是很明确的。

校级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对外帮助学校协调反映一些大的问题,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时候也需要他们参与和听证。级部、班级家长协会的职责也是要监督学校的常态管理和运行,但更多的还是协助学校去组织活动,开家长会等,在家校沟通和活动组织上发挥更大作用。

家长协会的作用有哪些?一个是学校和家长教育思想能够统一,家长能对学校教育观念、办学理念有认同,对我们的工作有了解,这样对学生的培养也是系统的;另外,家长也能对学校的工作开展起到监督作用,我们不搞封闭办学。

我们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是“家长课堂”。家长队伍是很庞大的,里面蕴含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一些家长是某些行业的专家能手,是活教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到我们的教学中。那么在我们需要这些资源时,就需要家长能站出来。比如学生拜师学厨艺的家政课,就是在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的。

我们借助家长,让孩子们进一步走进社会,走进自然,把学校的发展育人与发展中的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