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别、效率提升与教育的推动作用研究

2017-06-15 18:05郑丽琴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劳动力经济增长

本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6年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分析——基于DEA模型的Malmqusit》(立项号:2016YBKJ077)、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技术与概率统计课程的整合研究》(立项号:15G019Y)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城乡间不同劳动力人口的生产效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乡村劳动力人口过剩,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效率低,边际生产力低,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小。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城镇化建设,在城乡间实施无差异的教育资源投放,可以大幅度增加GDP产出。

【关键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增长;劳动力;城乡差别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劳动力、生产资料与生产对象构成了推动财富创造与价值增值的生产条件。不同于庸俗西方经济学理论将人视作一般生产要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重视人在财富创造与社会进步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不同历史阶段内,人的数量、质量、与其他生产条件的结合方式构成一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通过生产方式得以联系起来。在经济发展中,注重人的因素分析是有效分析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状态,找出当前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城乡间不同劳动力人口的生产效率进而可为上述疑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进而凝练可资借鉴推广的政策。

二、模型介绍与应用分析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旨在探讨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对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做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數。其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Y=KαL1β1L2β2 (1)

这里,α为资本产出弹性;β1,β2分别为投入要素L1和投入要素L2的产出弹性。由这些弹性得到不同要素之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如果α+β1+β2=1,则(1)式为:

Y/K=(L1/K)β1(L2/K)β2 (2)

本文研究中,可将投入要素L1及投入要素L2分别定义为城镇劳动力投入及乡村劳动力投入两类建立基于城乡差别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进一步地讲,如果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所建立的区分城乡劳动力差异的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则不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Ei=(βi×li/y)×100% (i=1,2) (3)

这里,Ei分别表示城乡两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li分别为不同劳动力逐年增长率;y为GDP逐年增长率。

特别地,两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Ei=(βi×li/y)×100% (i=1,2) (4)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E=E2-E1 (5)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E=E2-E1 (6)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Ye=E×?Y (7)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为:

TYe=E×∑?Y (8)

其中,?Y为GDP逐年增长量。

三、实证分析

将1995~2013年GDP、城镇劳动力、社会总投资和乡村劳动力四项数据代入式(1),对式(1)对数形式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

lny=14.820+0.513lnk+0.383lnl1-1.131lnl2

(1.084) (5.808) (2.241) (-1.079)

r2=0.998 F=2906543 SE=0.033 SSR=0.016 DW=1.514

由(4)式计算得城镇劳动力和乡村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1.95%和14.55%

由(6)式可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2.60%。

由(8)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累计贡献为13219.258亿元。

根据以上函数,做以下综合分析:

在1997~2011年,城乡劳动力对中国经济的整体贡献率为2.60%,折合GDP增值13219.258亿元。

1995~2013年期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5128,这说明中国社会固定资产的边际贡献率仍较高。

城镇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38314;而乡村劳动力产出弹性却为-1.13113。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合计为-0.74802。数据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数量整体呈现过剩态,其边际生产率较低。而社会固定资产和劳动产出弹性为-0.23523的数据表明中国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很低。

另一方面数据也反映中国城乡两类劳动力产出弹性差距过大,特别是乡村劳动力产出弹性为负值,这说明中国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低主要是由于乡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低造成的,是结构性问题失衡造成的。提高乡村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是当前教育政策的着力点。而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城镇劳动力和乡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相差1.5143,说明若政府选择加强城镇化建设,提高乡村人口城镇化速度,可以增加GDP产出。

四、结论

本文研究认为,中国乡村劳动力人数过剩,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效率低,边际生产力低,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小。若政府选择强化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在城乡间实施无差异的教育资源投放,将可以大大提升中国劳动力潜在的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效益,增加潜在GDP产出。

【参考文献】

[1] Klaus Prettner. Population aging and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13(2).

[2] Steven Lugauer , Michael Remongd. The age distribution and business cycle volatility: international evidence[J].Economicletters. 2011(3).

[3] 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11.2.26-29.

[4] 刘穷志,何奇. 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J].经济学(季刊),2012.11(4)119-134.

[5] 尹银,周俊山.人口红利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南开经济研究,2012(2).

[6] 张平,陆明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效增长——展望2013年及后5年的中国经济[J].现代经济探讨,2013(01)5-10.

【作者简介】

郑丽琴(1986-)女,甘肃天水人,理学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数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

猜你喜欢
劳动力经济增长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三部门:多渠道帮助返乡留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