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权演变研究

2017-06-15 07:59丁映中
新闻爱好者 2017年1期
关键词:话语权重构互联网+

丁映中

【摘要】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各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工作,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由此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更加与时俱进,还可以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话语权同时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一种类似“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理论;话语权;重构

一、“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内涵及其意义

政治理论话语权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传播及其说服力的活动,广义上涉及5个相互作用的要素:话语传播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体(教育者)、认同主体(受教育者)、认同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本文讨论的话语权演变问题所涉及的社会环境主要是“互联网+”环境。

传统教育模式下政治理论教育很少赋予甚至忽视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其话语权的含义是政治理论教育者基于自身职业而拥有的一种言说权利,宣教部门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政治理论教育的绝对表达权。“互联网+”时代,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拥有者即话语权主体,不仅包括教育者,也包括以大学生为主的受教育者。

“互联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公式,如“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二是指“互联网plus”,就是将传统产业互联网化来实现产业升级,如“互联网+传统打车”,诞生了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互聯网+传统旅游项目”,产生了携程旅行、途牛网等。“互联网+”背景下的政治理论教育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产生新的组织形式、互动关系以及有效数据等。[1]与传统网络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比较起来,“互联网+”条件下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政治理论讲堂搬到网络上,而是通过互联网,将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对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进行升级,让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融入各个行业、各个角落,让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这不仅意味着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受众面更广阔,更重要的是其形式更丰富、媒介更多样、教育传播途径更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也更便捷、更频繁、更即时,政治理论教育也更有成效。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平等及思想多元,使得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弥补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中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缺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通过死记硬背、无条件执行来达到某种特定要求这一不足。“互联网+”条件下的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是现代化媒体的自然延伸,是加强和提升政治理论话语权效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行使政治理论话语权的主要模式。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更加与时俱进,还可以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话语权同时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一种类似“双赢”的效果。“互联网+”的便捷和反应迅速,可以使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对刚刚发生的国内外热点新闻做到即时反应,实现无延迟对接,更可以经常对社会时下流行的话题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能抓住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其对时政问题或家国天下事的关注度。这不仅提高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各自的话语权,也同时提高了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自身的话语权,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实现由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传播转向“互联网+”的前提条件

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是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扩大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力,改变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中以教育者为权力中心,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的现状,让受教育者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此,要完全实现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向“互联网+”背景下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转型,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优化网络话语环境

“话语环境是针对话语权而产生的一系列周边外部因素。”[2]“互联网+”条件下,网络环境是对话语权产生影响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话语环境。“互联网+”与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相结合,不是简单地把政治理论教育讲堂搬到互联网上,更多的是指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系列网络活动和网络行为。这不仅可以让受教育者在“已知已觉”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甚至还可以让其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而这种“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恰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让政治理论传播的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认同主体)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客体),就是政治理论话语传播即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净化网络环境。互联网传递的信息量极大,内容庞杂,而目前我们对网络的监管还不够到位,致使境内外敌对势力常常有机可乘。他们利用网络不断向网民特别是向年轻人传递负能量,宣传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一些人包括一些大学生“三观”动摇,崇洋媚外,偏离了我们一再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使得我们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净化网络环境。这种净化,不仅是阻止和删除负能量和不良信息,更需要做的是向网民尤其是大学生说明这些东西背后的真相,从而巩固和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二)重构话语权的多元主体格局

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话语权主体是一元格局——甚至完全掌握在教育者手中。被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话语权往往被视而不见。当然,这种做法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受教育者不仅是政治理论的认同主体,同时也是政治理论的话语主体,也必然是政治理论的话语权主体之一。进入“互联网+”时代,基于网络平台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的增大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要实现政治理论话语权由传统模式转向“互联网+”模式,就必须在主观上破除这种话语权主体“一元论”[3]的思维定式,承认和重构话语权主体事实上的“二元论”或“多元论”。

(三)承认并赋予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中的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

其实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体系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本质上也是平等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平等的。但由于受教育者缺少行使话语权的媒介和平台,其话语权的实现便无从谈起。因此,在角色与制度赋予教育者显性的话语权的阴影下,受教育者本应享有的与受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被忽略或隐性化,只能仅仅存在于理论上。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提供了受教育者有效行使话语权的媒介和平台,使其原来隐性的话语权显性化,从而为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平等话语权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

(四)新媒體、自媒体的规范与健康发展

“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只具有方向性、政治性,存在过度理想化的现状,而没有与时俱进。”[4]“互联网+”背景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产生与实现往往是一个信息的获取、选取及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等充当着重要的传播工具,其广泛性、即时性、便捷性、多渠道性等特点,对话语的介入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给传统的政治理论传播、教育模式以及权威媒体带来了极大冲击。新媒体的兴起和被广泛运用以及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其必须进一步规范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演变

(一)话语权主客体关系的演变

对教育者而言,教育的场所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传统的讲堂等地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很多教育者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嬗变不适应,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依旧恪守传统模式,不能与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致使其本应拥有的话语权不能得到充分实现。传统的政治理论话语权模式是典型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是一种单一、单向地完全灌输式教育模式,即教育者居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居于被动和被主导地位,其表现模式为“主动和主导者(教育者)→被动和被主导者(受教育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支配与从属的关系。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的主被动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主动和主导者与被动和被主导者不再是固定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受教育者也常常反客为主,成为主动和主导者。其话语权不再是单一、单向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而是演变为双向交流的动态相对平衡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受教育者常常“化被动为主动”,也常常成为话语传播的主导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因之相对平衡,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也越来越多地注重实践与交流,不再是单一、单向的灌输式教育。

(二)政治理论话语传播媒介平台的变化

在“互联网+”条件下,话语媒介平台逐渐从真实空间里简单、单向、平面、相对封闭的传统媒介平台,延伸到虚拟空间里复杂、多维、开放、双向甚至多向交互的多元化媒介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站和APP等,而名人效应和众多的“粉丝”乃至“铁粉”,更加放大了这些媒介平台的作用,社会新闻的热点也随着大众关注点的跃动不断更新和切换,自然成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最新话题。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提升和“互联网+”条件下媒介平台的发展变化直接相关。

(三)“把关人”对言说掌控的弱化

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模式下,话语权掌控言说过程中“把关人”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互联网+”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作为话语权主体之一的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政治理论话语的传播者与受众可能置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甚至不再固定在某个确定的位置,因而,对其监控和掌控难度急剧增大,必然导致对话语传播及其内容的控制性逐渐弱化。

(四)教育者的强势话语权弱化,受教育者的弱势话语权强化

首先,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可以匿名。这种方式摆脱了传统实名话语传播的心理束缚,有助于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得传统模式下双方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有所弥合。教育者的强势话语权因之弱化,受教育者的弱势话语权因之有所强化。其次,在网络环境下话语、信息的制作和传播可以摆脱传统时空、渠道、手段的限制而更加便捷,这也会使强弱的态势相互转化并趋于平衡。再次,在“互联网+”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渐趋平等,有着大致相同和平等的话语权,这标志着话语权身份门槛也在向着趋同的方向变化。

四、“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传播演变的原因分析

(一)意识形态观念的淡化与多元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过度重视意识形态的现象逐渐趋于正常,意识形态的观念也逐渐淡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外文化相互交流、交融、渗透和激荡,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新常态,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全社会特别是大学校园里已随处可见,自然为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提供了不同的标准。大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仍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互联网+”时代激增的信息尚不能完全正确辨识,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我们的很多政治理论教育者依旧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或行为的训导,不能根据形势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正确观念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导致政治理论话语权被削弱。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对未来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与新媒介的裂变式传播

互联网技术发展令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现实世界之外,还平添了一个虚拟世界。这个新的虚拟世界里也有着完善的社会关系与生活形态,并且通过网络技术与现实世界相通联。在这个虚拟空间内,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不仅可以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满足好奇心,还可以利用其便于浏览、检索、筛选信息等特点学到最新的乃至全新的知识,更可以进行人际交往、随时发表意见,甚至“恶搞”和“吐槽”。与现实社会相比,部分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大学生们很容易、很自然地认为虚拟社会更理想、更自由。这很容易放大现实世界的缺点或不尽如人意处,从而放大虚拟世界的优点,使之过于理想化。这种对比和频繁切换也使部分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政治理论话语权的现状产生不满并力求改变的现状。[5]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条件下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教育主管部门以至各高校,普遍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如调整和规范了思想政治类课程,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采用了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加大了实践课比重,推出了一批精品课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加强了与大学生多渠道、多方式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等。从目前的结果看,虽然这些举措值得肯定,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实效性未达到预期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话语权虽然在逐步增加,但其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者之间还远未具有真正的平等地位。凡此种种,说明其最终的实效性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实践。

五、“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重构

(一)把握与坚守:积极关注新的话语权主体需求

一般而言,在现实世界的环境下,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的机构、组织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前两者更具主动性、主观能动性、目的性、意识性及自觉性,更易于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被教育者,从而通过被教育者展现自己的话语传播主体性,其话语权主体地位和需求是角色赋予并一直拥有的。而受教育者一直以来仅作为“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认同主体,历来没有被视为话语权主体,其话语权的主体需求也一直被忽视。

“互联网+”条件下的网络虚拟世界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具有便捷性、资源共享性、交互性以及信息与话语传递的即时性。这种宏观背景下的政治理论的教育、传播工作改变了传统单向、单一的灌输模式,形成了一种不囿于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平等、开放、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式。“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方式与话语传播主体需求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冲击,其教育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主体和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其话语权也大为削弱。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种种特点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特别是大学生行使自己在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中的话语权,更唤醒与激发了他们的话语权主体意识,产生了新的话语主体需求。“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能够根据网络教育信息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与取舍,可以根据自我需求进行教育模式的选择、调整与决定,可以对不认可的观点和做法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自主作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决定。有鉴于此,教育者作为传统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应当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把握并順应这种发展潮流,搞清这种新的交互变动的话语权关系,在坚守和维护自身应有的话语权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关注、认可并满足新的话语传播主体需求,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

(二)继承与重构:改造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模式

“互联网+”时代,各相关机构在继承与延续我国特有的文化和思想政治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对原有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模式进行调整、重构、创新、发展,从而建立起了全新的模式。新模式下,以大学生等为代表的受教育者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状况及在全部话语权分配和重新分配的大格局中,已然开始了变迁。相关机构包括各高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者必须顺应这个潮流,主动更新自身的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大力整合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放下身段,努力与大学生等受教育者平等沟通和交流;要有意识地把互联网作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主阵地、主渠道,更有效地灌输与疏导、释疑与解惑,更耐心地倾听大学生的诉求,回应其关切,努力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传播的实效性。

(三)对话与创新:推动教育与传播平台的搭建

促进大学生等为代表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的良性变迁,需要一个好的交流平台。要努力创建一个以“互联网+”为背景,以教育者话语权为主导,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平等对话为基础,双边交流、互动便捷的政治理论教育与传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整合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和传播资源,创新教育教学和传播模式,更新内容,改进方法,重构合理、科学的话语权分配格局。

(四)引导与批判: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政治理论话语权的相关规章制度,是提升大学生等“互联网+”条件下话语传播影响力和实效性的制度保证。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实施网络实名制应该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网络言论应该自由,但必须有度。实名制等规章制度是对互联网话语传播的一种硬约束,可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把这个“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2]占建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话语权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3]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4]叶德明.思想政治教育浅论[J].教育评论,2009(3).

[5]施义慧.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2月第六卷第四期).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2015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话语权重构互联网+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