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凌
2016年9月,南振中辞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职务。从2013年4月至此,他在这个岗位上尽心尽力,留下了给予母校的深情馈赠:3年里,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变,迅速成长为在中西部卓有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新闻学院——和新华社共建穆青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穆青实验班崭露头角,青年教师们捷报频传,全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投入使用……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他几年来着力在新闻学院进行的软环境建设——“吃亏吃苦,任劳任怨,不争功,不诿过”成为领导班子的自觉追求,“同舟共济、合作共赢、追求卓越、关爱学生”成为教师团队的共识,“勿忘人民”成为年轻新闻后备军的“军魂”。
一、两个校友的选择:古稀之年回报母校
2013年4月,刚刚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岗位卸任的南振中,从时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手中接过聘书,成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这是将近半个世纪后的回归。1964年,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南振中告别母校,进入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在离开母校的49年里,他从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一位知名的新闻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国家通讯社的总编辑。成为新华社总编辑后,他和新华社党组成员一起制定出回避原则,家乡、母校的事情都自觉回避。此后,母校虽有多次邀请,他总是抱憾谢绝。2012年,郑州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成为郑州大学发展战略的一部分。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郑州大学党委主要成员一起,邀请南振中校友回校工作。
但南振中心中,牵挂着对老伴和家人的承诺。自从1986年1月,组织上任命他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室总编辑以来,他就几乎没有休息过。在这个责任重大又吃苦受累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7899个日日夜夜。在48岁生日那天,他对老伴做出承诺:在总编辑岗位上,我只能把主要精力献给新华社;退休之后我将抽出更多时间孝敬母亲、照顾老伴、教育儿孙。没有料到的是,就在离退休还有一两年时,他被任命为新华社总编辑,退休时间向后延了5年。还没到65岁,2003年3月他又当选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年他再次连任。2013年,正当71岁的南振中打算辞掉所有社会兼职,兑现对家庭的承诺时,又收到母校向他發出的邀请。这一次,南振中把决定权交给了老伴。他的老伴陈瑞芬也是郑州大学校友,回报母校,成为两位郑大校友的共同选择。
从此,3年多的时间,南振中把全部心力倾注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上。他把新华社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到了郑大。履职的第一年,他召开了将近20次师生座谈会,真切地触摸到了学院发展的问题与机遇、师生员工们的烦恼与希望。这使他很快摸清了学院的情况,实现了从业界到学界的角色转换,提出的建议和方案有针对性、可行性强。
2014年6月,新华社与郑州大学签约共建“穆青研究中心”。2014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与郑州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抓住“两个共建”的历史机遇,聚合业界学界资源,实现卓越新闻人才的批量培养,学院在本科生、研究生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课程,开办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系列讲座”,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为师生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专题报告。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全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顾勇华,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原总编辑解国记,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郑保卫、胡百精,复旦大学教授童兵、朱春阳等业界学界专家,成批走进郑大新闻学院的课堂,活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2015年,学院与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媒体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困扰学院师生多年的实习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在特色学科建设方面,学院“公共传播”学科方向获得教育部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承担的“新媒体与意识形态传播”学科方向加入了学校“意识形态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这一学科群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特色学科。学院增设的“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已于2016年度开始招生。面对全校二年级本科生择优选拔的“穆青实验班”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成批培养模式,已经初见成效。2016年6月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媒体发表作品集锦》和《寒假乡土纪实》,反映了学院学生参与新闻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
二、新闻学院教职工互勉信条:建设愉快工作的小环境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如何才能生产出令人愉悦、催人奋进的精神产品?这既取决于社会的大环境,也取决于生产者的精神状态。而新闻学院的教师们又肩负着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他们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面貌。如何让新闻学院的教师愉快地工作?南振中通过“茶话会”和“石头汤”的方式和大家恳谈。他邀请老师们到他的办公室或者宿舍喝茶,边喝边聊,在看似随意的聊天中,为他们疏通思想、鼓舞情绪,并通过工作机制和方法的调整,令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有效发挥。“石头汤”来自一个古老的寓言,说的是一个村子里的村民打破坚冰,寻找和谐的故事。在新闻学院,“石头汤”特指同事们和老院长一起在学生食堂围坐就餐,你买一个汤,我加两个菜,简陋的环境,却最容易催生人和人的亲近感。
为培育良好的学院文化,南振中参照他当年在新华社总编辑室工作时提出的“互勉信条”,草拟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职工互勉信条》,并在吸纳全院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后,形成了“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以苦为乐,追求卓越;清廉从教,淡泊名利,堂堂正正,为人师表;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同舟共济,情同家人”的教职工互勉信条。他还利用他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新闻学院教职工做“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小环境”报告,对互勉信条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专业上追求卓越,工作中为人师表,同事间互相包容。
如何让抽象的信条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南振中用他的行动感染着大家。在他的倡导下,学院领导班子不参与院里的评优评先,把机会尽可能提供给一线的教职员工。无论大小会议,南振中总是提前5分钟到场。他保持着过去几十年做记者养成的习惯,无论学生、老师发言,他总是记个不停。这些笔记和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起,很快又被整理进他的个人资料库,成为他对重要问题开展专项研究的基础。3年来,他针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多项调研,所有的书籍、论文、讲话稿都是自己一手完成,不需要秘书、同事和学生起草。他住在校园宿舍,吃在学生食堂,老师、学生们经常在食堂里和校园的林荫道上遇见他,和他聊天。他真诚地倾听师生的意见,随时吸纳进他的工作计划。新闻学院的老师大都和他有过多次的信息往来,他回复短信、微信和邮件之快令大家印象深刻。有一位老师讲了这样的故事:由她本人承担的工作因为多种原因拖到了最后一刻,在需要上报材料的当日凌晨两点钟才完成。完成后她发了一份给院长邮箱,不料凌晨5点就收到了回复,对她没有半句责怪,只是提出了中肯的意见。3年多来,南振中没有批评过任何一位同事,只是用他一贯的“律己严苛、对人宽容”的作风影响着大家。在互勉信条的倡导下,新闻学院的人文环境显著改善,老师们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活动之中,这种充满正气、和谐共生的学院文化,是南振中留给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七十五封回信:行动是无言的教育
当今高校中,由于學科评估、职称评定等指挥棒的影响,重科研、轻教学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老师们关爱学生,在学生身上投入精力与感情,培养好人民的子弟,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南振中用他的行动再次做出了回答:2015年元旦前夕,他针对大学生读书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向7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读书兴趣、动力、方法、经验体会及矛盾困惑等诸多方面。问卷回收后,他从中筛选出70多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研究和思考后给每一个学生写了回信。整个寒假,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完成年龄相差半个世纪的后辈学子“布置”给他的“寒假作业”。2015年4月,这些回信以《大学该怎么读》为题由新华出版社整理出版,系统地讨论了“大学该怎么读”这个基本问题。针对“大学有没有起跑线?”“如何摆脱拖延症”“从枯燥中寻求趣味”“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力”“要有问题意识”“跨专业研究生的优势”“博士生读书的两个层次”等问题,南振中娓娓道来,和年轻学子们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
新书出版后,他自费购买400多本,赠送给郑州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并给新闻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每人写了一封亲笔信。在送给新生的签名本中,南振中题写了这样一句话:“心中别有欢喜事,向上应无快活人。”这是51年前南振中毕业时母校老师送给他的临别赠言。这两句诗的直接出处是清末民初时期著名书画家吴昌硕的一副篆书联。原始出处来自白居易的两首诗:“得老加年诚可喜,当春对酒亦宜欢。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欢喜二偈》)和“时泰岁丰无事日,功成名遂自由身。前头更有忘忧日,向上应无快活人。”(《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南振中说,“欢喜”是佛家语,指心灵的宁静和愉悦,它与世俗的“快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平常所说的“快活”更多侧重感官的享乐。按照星云大师的解释,一个人心中别有向往,别有追求,别有期许,就会放弃许多世俗的“快活”,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不断进取,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是他一生艰苦奋斗却始终能保持心情平静愉悦的心得,也浸透着他对后辈学子的期许与祝福。
四、勿忘人民:塑造新闻后备军的军魂
任何一所学校,偶尔冒出一两个“尖子人才”并不困难。南振中苦苦思索的是,如何促进卓越新闻人才的成批涌现。塑造新闻后备军的“军魂”成为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起点和贯穿始终的线索。经过研究和讨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把穆青倡导的“勿忘人民”确立为院训,以此来锻造新闻后备军的“军魂”。“勿忘人民”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符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论断;符合中宣部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效果预期。以“勿忘人民”来塑造新闻后备军的军魂,能够使新闻学子们理解新闻事业的根本目的和存在意义,从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新媒体时代获得“定力”。
当代大学生追求真理,但不喜欢空洞说教。为求实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采用“还原感性”的方式,把“穆青精神”具体化。穆青研究中心聚合新华社和郑州大学的科研力量,开展穆青生平研究、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究、穆青新闻作品及笔下典型人物研究。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撰写的《穆青传》被列入学院学生阅读书目。穆青研究中心举办了“‘勿忘人民——穆青纪念展”,每年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参观“穆青纪念展”都是必修一课。注重实践倡导“重走穆青路”,寒暑假的乡土调研和学期中不断开展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了解国情、省情,密切了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扎根泥土,勿忘人民”成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五、追求卓越: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职称、收入、住房、专业发展等多重压力。如何引导他们以苦为乐,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南振中回顾他从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新华社总编辑的经历,提出了高校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南振中看来,“做傻事”“花笨功夫”“找难题让自己受苦”,都是成才的必备条件。30年前,他在撰写第一本书《我怎样学习当记者》时,就曾开宗明义,把“新闻记者——令人羡慕的‘苦差事”作为第一个章节的标题。学会愉快地吃苦,“苦中有乐、以苦为乐、乐在苦中”,就可以做到“身苦心不苦,身累心不累”。
第二重境界是作出贡献。奉献有“有效”和“无效”之分。只有“有效奉献”才能称得上是作出了贡献,只有“有效奉献”才能给最广大人民带来利益,只有“有效奉献”才能激起人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力求实现“奉献与贡献的统一”,这是高校教师追求人生价值的第二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是“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高校教师的价值观不仅包含着“默默奉献”和“有效奉献”,而且包含着“能力”和“造诣”。要实现“奉献、贡献、造诣相统一”,就要做到“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他鼓励青年教师们用“本领恐慌感”来鞭策自己:时代发展如此之快,数字技术又把学生和老师置于同样的信息环境之中,如果不努力充实提高自己,就会面临学生和同事在课堂内外的多重挑战。申报重大课题或者项目要填写最近五年间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果上一个五年科研成果较少,就会影响下一个五年;下一个五年的科研成果较少,又会影响到未来的六至十年。他向老师们传授自己建立专项研究资料库的方法,鼓励他们利用长短不一的“缝隙时间”进行学习。他召开座谈会,请老师们互相分享学习和研究的经验,营造“比学赶帮,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他以自己一生“自我加压、不断榨油”的经验,激励老师们不断提高自我期许,专注于学术创新。在他的引导下,学院的青年教师精神焕发,成果丰硕。3年来,学院共承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其中重点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两个科研团队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80%以上的课程在网上教评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六、人生A4纸:青山不老夕阳红
2013年的就职发言中,南振中曾表示,履职期间他将根据母校和学院的安排做好三件事。第一,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学院的比较优势,争取通过几年努力,使学院在中西部地区新闻院校中独树一帜。第二,每年新生入学时,选择有关大学生读书、成才等带有共性的问题,与年轻校友交流沟通。第三,对4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梳理后,选择若干个与现实需求相连接的新闻学专题,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力求把相对新鲜、较为有用的知识呈现给学生。
3年过去了,南振中完美地履行了他的承诺。学院的公共传播二级博士点获批,穆青研究和新媒体公共传播成为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其影响超越中西部地区。利用与新华社共建穆青研究中心和与河南省委宣傳部共建新闻学院的双重契机,学院引入了人才、资金、政策和媒体等大量优势资源,为未来几年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参与了每一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以“学习点亮人生”“年轻记者的成才之路”“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勿忘人民的警示价值”等为题,在郑州大学做了多场报告,上万师生从他的讲座和书籍中受到启发。
在发给郑大新闻学院领导班子的辞别邮件中,南振中用一张画满了格子的“人生A4纸”表明心迹。从22岁进入新华社工作,到65岁退休后又在全国人大履职7年,再到回报母校的这3年多,生命的指针已经指向了75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国男性人口平均寿命为74岁。他说:“‘平均寿命以内回报社会;‘超额岁月陪伴家人,这是我此生的两大‘宏愿。”
“祖国不会忘、母亲不会忘、故乡不会忘、母校不会忘”,是南振中时常提及、念念不忘的责任。他用岁月诠释了“感恩”和“奉献”的含义。他提出的富有强烈感召力和时代意义的“勿忘人民”院训,他所勉力培育的追求卓越的治学氛围和互相包容的友善环境,他脚踏实地、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关爱学生、平易近人的师者风范,将成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员工们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编校:张红玲